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对少子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日本政府以数字经济促进劳动力就业,在如何实现数字经济赋能劳动力就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在回溯日本数字经济赋能劳动力就业逻辑机理的基础上,分析日本如何通过政策、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改革来释放数字经济赋能劳动力就业的潜能,同时剖析其取得的现实效果和存在的现实阻碍,可以为我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一定借鉴和启示。对此,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需进一步优化就业政策和激励保障机制,打造数字人才“新生态”,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更快地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数字化变革。  相似文献   

2.
结合已有研究从理论层面梳理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并用我国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产业层面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就业结构优化,且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中介作用。具体来说,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服务化来促进就业结构优化。此外,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的就业结构有异质性影响。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就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何倩 《广西经济》2023,(5):29-34
数字经济和就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关注面,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影响就业技能结构的机制,利用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并利用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对机制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直接促进了就业技能结构的高技能化,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数字经济赋能就业技能结构存在非线性影响。基于此,相关部门可通过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数字人才培养方式、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间数字经济平衡发展等措施以促进我国就业结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4.
张颖  辛爱洪 《科技和产业》2024,24(4):101-108
选取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K-Means聚类分析法对我国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就业水平进行测度评价,通过面板模型、分维度回归、门槛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就业水平二者均在时间趋势上呈增长趋势,空间特征上均表现为东部高、中西部低;数字经济有助于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信息化发展、数字交易发展、数字金融普惠发展能显著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互联网发展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不显著;数字经济对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作用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不同地区的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胡拥军  关乐宁 《改革》2022,(4):42-54
数字经济深刻影响着就业市场的变革,使得就业载体、就业形态、就业技能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既存在巨大的就业创造效应,又面临显著的就业替代效应,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在机理,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产生着结构性的影响。从就业创造效应来看,数字经济提供新型就业岗位对稳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数字经济蕴含的扩就业总量的巨大潜力仍未充分激活,在劳动制度、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从就业替代效应来看,数字经济对优化就业结构的成效明显,但需要警惕就业替代效应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冲击等风险苗头。数字经济是未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基石,要破除就业壁垒、加强风险应对,积极优化数字经济就业创造效应与替代效应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6.
林龙飞  祝仲坤 《南方经济》2022,41(12):99-114
在"数字中国"和"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数字经济释放就业效能被社会寄予诸多厚望,但其在理论文献上缺乏直接的经验证据。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278个城市数据的匹配数据,采用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对数字经济进行测度,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克服实证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文章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所得结果依然支持数字经济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正向效应。基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尽管正向影响农民工高质量就业,但在影响效应上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当数字经济为中等发展水平时,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边际效应达到最佳。这意味着今后以数字经济为抓手推动农民工高质量就业需遵从"适度"原则,需谨防过度数字化带来的"就业无效"和"就业低效"问题。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新生代"、"高技能"、从事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居民服务业的农民工就业质量促进作用更明显。本研究为目前国家倡导"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就业提质扩面"提供了实证支撑,结论对推动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作为基于信息技术的经济形态,以数据驱动和技术创新为特点,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和财务决策智能化。分析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面临的财务转型现状,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应用和建立合理的财务体系应用两方面探究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财务转型路径,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财务转型升级、激励我国数字经济进一步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秋妍 《科技和产业》2023,23(18):99-106
基于2017年云南省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中相关数据,运用投入占用产出技术,测度了云南省数字经济行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云南省数字经济行业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带动各行业就业,产生不同的拉动和推动效应,并且数字经济行业发展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女性就业。为此,建议加大对数字经济行业的财税扶持力度,鼓励跨行业协同交流合作,同时加强数字经济行业对于女性人才的培养和吸纳,提高女性科技人员的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新就业形态作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种新经济业态,凭借其智能性、灵活性在经济体系中飞速发展。在数字经济推动下的新就业岗位促进了劳动者素质水平改善、就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男女就业不平等性降低,但同样也造成了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劳动力结构不平衡、新就业者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因此,国家应该持续完善新就业形态相关法律和监管机制,努力提高全体劳动者数字化素质,协助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适应当前数字化转型的需要。文章在分析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探究了当前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助力江苏省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造面板数据,使用面板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机制检验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户正规信贷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户生产性正规信贷需求和消费性正规信贷需求的概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主要通过促进金融知识积累进而提高家庭生产性正规信贷需求,对消费性正规信贷需求的促进作用则通过数字支付渠道实现。  相似文献   

12.
宋欣欣 《科技和产业》2023,23(7):111-116
数字经济时代就业质量的提升对稳就业的实现至关重要。利用2011—2020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证检验产业升级与数字经济和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就业质量。同时,产业升级在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质量提升方面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能通过产业升级路径来提升就业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国家当前就业质量,需要推动产业升级,加大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晓霞  陈晓东 《改革》2022,(11):54-69
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链转型升级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这将对产业链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构建一个包含数字经济与产业链创新的决策模型,从理论上分析数字经济与产业链创新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基于OECD投入产出表测度产业链创新指数,从创新投入和创新利润两个维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产业链创新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产业链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产业链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金融危机之后、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以及对外技术依存度较低的产业链中尤为显著;门槛检验显示,数字经济对产业链创新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跨越门槛值,数字经济促进产业链创新的边际效应得到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就业的规律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推进,世界就业呈现出一系列规律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就业方式、就业结构以及劳资关系的变革上。正确认识全球化进程中劳动就业的规律性特征,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开放以及就业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电商交易规模的不断增加,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数字经济具有很强的网络效应,可以带动居民消费实现转型升级。本文结合2008—2018年的电商交易规模与深圳消费结构相关数据,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析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本研究认为居民收入增加、商品价格变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是影响深圳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最后给出实现深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2013—2020年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有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地理位置省份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中部、西部和沿海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应从政府、企业角度加大该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基于供需双方需求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毕业生在数量规模以及需求上与市场用人单位需求的不对称,导致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10所高校的毕业生以及部分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分析并揭示了大学生就业与用人单位选人方面各自的需求,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存在问题的看法。通过分析阐述,旨在能够给正在求职或者将来需要求职的大学生们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冉光和  唐滔 《改革》2021,(11):104-117
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视角阐释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社会就业的原理及机制,并采用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社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社会就业.相较于国有单位及企业就业,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就业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第三产业就业增加,但会抑制第一产业及部分第二产业的就业,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优化社会就业结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新基建的投入以提升社会整体就业水平,拓展对中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以促进个体及私营就业,科学协调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缓解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9.
林发彬 《亚太经济》2020,(6):140-145
通过就业弹性系数、结构偏离度和回归分析显示,台湾地区制造业对就业一直都有吸纳能力,其中信息电子吸纳就业的潜力还很大;台湾地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以工艺创新方式创造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从作用机制看,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借鉴其经验,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重点,积极推进制造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0.
龚建 《老区建设》2010,(12):7-8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各个方面都有着影响,而作为人口大国,我国日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藐业数量、质量、结构、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