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落实中日两国关于进一步推动环保合作的联合声明,推动新形势下的中日环保合作,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于2009年2月24日共同举办了“中日环境合作论坛暨推进循环经济项目启动会”。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科技部JICA项目办、日本驻华使馆、JICA中国事务所等单位的领导出席论坛并发言。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地方环保局、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日本驻华使馆、JICA以及两国的企业、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等的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日方代表60余人。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元首鉴于自己人民在历史和文化上的共同性和对国家间在各个领域合作的重要作用的共同认识于1998年3月26日在塔什干进行了会晤,希望以此来为共同经济空间的建立创造条件,促进中亚各国人民的和平、安全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领导人:——完全支持塔吉克斯坦加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关于  相似文献   

3.
多视角看中日农产品贸易互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冰  刘春艳 《改革与战略》2009,25(10):172-175
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日益成为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研究的热点。文章从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及贸易强度指数三个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发现,中日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并呈上升趋势,其中竞争力提升效应使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扩大贡献最大。鉴于上述分析,中日两国应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继续走向双赢。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智猪博弈分析了最有利于建立两国经济合作关系的方式,并对中日经济合作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中日双方应采取合作的态度对待双边经济合作,在形成经济合作关系的过程中,日本应该承担更多责任。  相似文献   

5.
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的情况下,中日政治关系却无法实现对称的发展。日本新领导人主政之后,对亚洲邻国的政策有所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关系出现了某些趋向好转的积极势头。但是,中日双边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并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应该继续进行双边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借助多边机制,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中日两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由于双边关系因素,未能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形成更多的合力。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双方都有很多可为之事;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又会为中日两国提供在多边框架下,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双边关系的积极条件。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主张中日两国应积极共同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借助多边手段和机制,维护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塔吉克斯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巴霍杜尔·阿布杜拉耶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称,塔吉克斯坦欢迎中国参加其水电开发项目并以此推动双方在该领域的合作。巴·阿布杜拉耶夫认为,中、塔两国在电力领域的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08,(1):17-17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1月3日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这是他出任总理以来首次访华,也是印度总理5年来首次访华。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将中印两国的关系定义为“超越双边关系”,为将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签署了《中印两国铁道部间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9个备忘录。15日,辛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题为《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演讲,并出席了柯棣华中印联合医疗队的成立仪式。  相似文献   

8.
应国际合作社联盟主席格林女士的邀请,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副主任王世成率领代表团于2011年11月13日至24日赴墨西哥坎昆参加了国际合作社联盟大会;大会结束后,应智利罗普拉东市政府和巴西ACESG圣高撒度企业商业联合会的邀请,率代表团对智利和巴西两国进行了访问交流,考察了两国的轻工产品市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应印度政府、柬埔寨人民党和奉辛比克党邀请,2007年9月2日—14日,重庆市委书记汪洋率中共代表团,对两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印度和柬埔寨睦邻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推动了与两国政党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同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于9月15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期间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11.
经贸信息     
乌兹别克斯坦出国者的换汇标准提高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中央银行命令,自2002年3月7日起出国者可在被授权银行的兑换点一次兑换750美元外汇现金,而不论目的地的距离远近及目的国的发达程度。发布这一命令的目的是,增加外汇兑  相似文献   

12.
连线     
《中国经济信息》2013,(20):10-11
01李克强访越成果丰硕应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总理阮晋勇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3年10月13日至15日对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新领导集体就任后高层领导人首次访问越南。此次会谈签署了促进合作尤其是经贸合作的文件。边界和领土问题也是两国关注的焦点。●加快推进经贸合作双方一致同意成立三个工作组,开展两国在海上、陆上、金融三方面合作。两国三个工作组要在年内运转起来,稳步落实两国有关合作规划和备忘录以及重大经贸合作项目,力争双边贸易额2017年达到1000亿美元。优先推动互联互通项目,中国政府鼓励本国企业以多种方式同越南开展投资合作,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东亚金融合作,还是“日元亚洲化”战略和“人民币亚洲化”战略的实施都增大了人民币与日元在东亚区域内的交集。在这种情况下,日元和人民币的关系自然成为中日两国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两国选择货币竞争,竞争所能得到的利益远远小于它所带来的危害;但是如果中日两国进行货币合作,则不仅能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两国货币亚洲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两国应超越双边关系,作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一方进行合作。这种新关系和角色定位对双边关系也会产生积极影响。8月24日,中韩正式迎来建交30周年。3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环关系取得全方位发展,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重大福祉。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在北京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时任韩国总统卢泰愚就是这年中韩建交的见证者之一。30年后,卢泰愚之子卢载宪接受了韩文《中国》独家专访,回忆这段改变东北亚地区格局的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慧 《亚太经济》2022,(2):19-28
中日两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最终签署。2022年1月1日,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正式生效,中日经贸合作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原则和投资等都将面临新变化。中国应积极应对RCEP生效后中日双边经贸合作的新变化,在货物贸易方面应扩大对日本优势产品出口和高质量产品进口,提高中日贸易数字化水平,做好贸易风险防控。同时,应深化中日服务贸易多领域合作,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用好原产地累积规则,扩大中间品贸易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地位;利用投资规则加强日本投资的虹吸效应,促进绿色低碳投资合作。  相似文献   

16.
应英国皇家工程院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近日对英国进行了访问,并接受英国皇家工程院授予的国际奖章。徐匡迪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布朗签署了两国工程院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并在签字仪式上发表讲话,介绍了中国工程院的情况,并表示两国在工程技术上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一今年,是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十周年。这是值得纪念和祝贺的一年。十年来,尽管世界局势非常动荡,充满着危机,但是,中日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联合声明”和“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精神指导下,一直在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中日友好关系所以能得以顺利发展,不仅是因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也不仅是由于彼此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经济基础不同,两国完全可以在取长补短和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关系;而且是因为这种  相似文献   

18.
中韩两国经济上互补、地理上相邻、文化上相似、人员交往频繁,因此两国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双边贸易的扩大有利于两国经济,双方应努力使两国贸易按照自由贸易原则朝扩大均衡方向发展。此外两国政府还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来支持和推动两国间文化、观光、学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戚文海 《中国经贸》2007,(12):54-57
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实践表明,中俄之间贸易较多,合作不够,科技合作更显不足。提高两国的合作水平仅靠贸易很难奏效,一般商品贸易推动双边合作的潜力很有限,需要在高水平上加强两国科技合作,通过共同创新,优势互补,实现两国的共同繁荣。应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所赋予两国在经济科技合作上的新内涵,摒弃传统合作的狭隘利益,打破束缚两国合作的旧有局限,着力面向未来,从长计议,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存在频繁的经济往来,对比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这对加快东亚服务贸易合作十分重要。文章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法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就中日两国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贸易竞争力及分解状态进行分阶段分析,得出中日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存在差异、中日两国服务贸易出口倾向不同、中日两国服务贸易生产和出口结构存在差异等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服务贸易竞争力驱动模式、拓宽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优化服务贸易生产与出口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