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军 《广西经济》2009,(12):53-53
下渌村位于武鸣县南部的双桥镇天井岭脚下,全村辖有6个自然屯,5个村民小组,210户810人,党员40名.村民代表30名;全村耕地面积1148亩.林果面积4410亩;全村农户经济收益主要以龙眼种植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以村集体果园和山林发包为主,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91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相似文献   

2.
《广西经济》2015,(2):19
陆川县计划于2016年前,打造以100亿元橘红产业为龙头产业,带动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20万亩、总产值超300亿元的中药材健康产业。建立300亩以上种植基地20个以上,形成8万亩橘红种植基地。该县还大力发展橘红树下立体特色养殖,注重与乡村观光旅游相结合,积极推广农家乐等发展新模式。通过特色种植橘红向游客展示"春华秋实"的橘红生态景观,在橘红树下配置一些园林建筑、休闲设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高度重视橡胶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逐步建立了科学种植、规范管理,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病虫害预测防治等一整套措施,全州橡胶产业在种植、管理、产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第一天,位于成渝城市群中轴线上关键节点的铜梁区迎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广铜"一带一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区揭牌亮相。这个以打造新时代东西部区域合作典范为使命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区首期启动2平方公里,主要承接沿海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大健康和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的正式成立,不仅意味着铜梁与广州开发区合作开启加速度,也标志着铜梁区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速。  相似文献   

5.
《广西经济》2015,(2):31
今年以来,东兴市在巩固"红姑娘"红薯和"皇帝果"特色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兰花、石斛、莲藕等种植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品牌,引进企业再打造200亩兰花基地、打造300亩石斛基地、500亩莲藕基地、100亩石斛育苗基地等,整合资金1000多万元对石斛等特色产业进行扶持。目前,全市水果种植面积21925亩,良种占95.6%,主要水果柑橘投产面积9860亩,龙眼5890亩,荔枝3050  相似文献   

6.
优质核桃种植达到6.2万亩、蔬菜种植达到9.3万亩、油用牡丹达到5000亩,基本消除了产业‘空心村’,贫困户人均从新型富民产业中实现的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北郎中村,规范村集体经营体制,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成立村集体企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持续增收,促进了各项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和村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成为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的典范。北郎中村是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域规划中心村,村域总面积6400亩、土地面积4500亩,总人口1800人。多年来,北郎中村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组建了北郎中农工贸集团,促进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带动村民持续增收、各项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世林 《发展》2013,(2):37-38
一、明确思路抓落实。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一)着力培育富民产业,积极推进生产发展。我们依据各乡镇区位优势和气候特点,制定了主攻蜜瓜、枸杞、葡萄、甘草、果蔬、草食畜六大特色产业。2012年全县蜜瓜、枸杞、葡萄、甘草、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5%,达到38万亩,较2008年增加26.83万亩,增长171%;  相似文献   

9.
2012年,云南省实现林产业总产值1587.4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07亿元;第二产业809.43亿元;第三产业171.06亿元。林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核桃、茶叶等经济林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云南林产业的主导产业有木本油料、木材加工、观赏苗木和林下经济。其中,木本油料种植面积已达4 200万亩,产量60万吨,核桃、  相似文献   

10.
一、陇南油橄榄产业的基本状况与特点 (一)油橄榄产业已成为适生区群众扶贫攻坚、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1.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陇南市自1975年引种油橄榄以来,油橄榄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4底,全市油橄榄种植总面积43.83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73%,其中挂果面积15.5万亩,约占全国的50%.全市共建成500亩以上示范点256个,500~1 000亩示范点34个,1000~5000亩示范点32个,面积在5 000~10 000亩的示范点7个,陇南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11.
花红李是云南文山州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文山州自1996年开始规模化发展花红李种植,到2004年底,在全州范围内已建成花红李生产园6万多亩。目前在文山州的花红李生产中存在着生产管理技术落后的问题,特别是在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与世界》2022,(11):50-51
<正>10月28日,市政府外办副主任李明全率队赴铜梁区调研。铜梁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廖强参加调研。调研组认真听取了铜梁区汇报外事工作情况及铜梁区公安局、区文化旅游委、区招商投资局交流发言,并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与指导。李明全表示,市政府外办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搭建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3.
一、大圩草莓产业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灵川县大圩草莓产业的发展要追溯到上世纪末。1997年,江洲村委副主任刘荣胜率先从贵州省引进草莓试种成功,大大吸引了该村其他农户,村民们纷纷效仿。到2000年,全村种植革莓已达248亩,户均2.21亩,江洲村成了桂林市闻名的“草莓洲”。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圩的草莓种植规模不断壮大,辐射到敢兴、毛洲、秦岸、茯荔等村委,种植面积近1000亩。  相似文献   

14.
资源县发展金银花产业大有可为资源县种植金银花已有50年的历史。目前,全县种植面积35000多亩,年产干花180吨左右。其中梅溪乡种植15000亩左右,资源镇15000亩左右,瓜里乡种植面积1000亩左右。资源县是广西的一个边远高寒山区县,山多耕地少,可发展的经济作物不多,农民增收的路子少,因此,种植金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与世界》2023,(12):64-67
<正>2023年12月7日,海辰储能重庆基地一期投产仪式在铜梁区举行。把储能生态布局与铜梁的经济发展相融合,是铜梁培育转换发展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抓手,也是助推铜梁打造中国西部新型储能产业新高地的一大重要助力。2023年,铜梁从内陆开放、产业带动和外经外贸、特色文旅等多个维度同向发力,在落实市委“一号工程”的新赛道中跑出加速度、干出新成效,一大批具有铜梁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6.
“10年前,寻甸倘甸镇新华村委会首次引进、试种德国鸢尾,种植面积一度达到了700亩(1亩=1/15ha)。没想到,由于受市场价格等方面影响,这项‘富民产业’不仅没给新华村百姓带来滚滚财源,还面临产业夭折。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宁波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和振兴乡村文化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既有特色又有成效的发展路子。位于宁海县力洋镇的海头村,村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0亩、总人口1616人,这些年来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党建引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为宁波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广西经济》2015,(2):31
去年,防城港市防城区通过积极争取,成功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区,防城区以此为契机,加快金花茶、绿化苗木、特色水果、矿泉水、无公害蔬菜等生态产业发展。2015年防城区计划种植金花茶5.3万亩以上,种植火龙果、百香果等特色水果3600亩以上,发展食用菌超过100万袋。同时,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重点打造华石—那梭现代特色农业(核心)  相似文献   

19.
<正>黑龙江省兰西县发展蔬菜产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如今,蔬菜产业在兰西已形成产业链条,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今年,兰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多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预计蔬菜总产值可达到18亿元。  相似文献   

20.
首阳镇是陇西县经济发展的西大门.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大力实施“产业强镇、项目建镇、商贸活镇、科技兴镇、依法治镇”五大战略,实现了经济实力增强、社会和谐稳定、群众生活改善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以产业培育为抓手,因地制宜,多轮驱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把中医药产业作为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的首位产业,广泛推广应用地膜穴播育苗、露头栽植等适用增产技术,引导群众合理倒茬轮作、施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加快推进草畜产业规模扩张,累计引进基础母牛羊1.25万头(只),发展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4个、养殖专业村6个、肉羊养殖示范户520户.加大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左右.大力发展林果产业,优质林果基地栽植面积达8 320亩.把全覆膜技术作为抗旱增收的重要途径,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二是坚持以城镇建设为总览,完善功能,组装配套,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