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巨变看得见摸得着——BBC & FBC 记者尼克·马齐由于工作安排,身兼 BBC 记者 &FBC 记者的尼克·马齐来到重庆工作。“现在掐指算来,我来这里居住已经有18个月了。”“我现在工作和生活都在重庆,为了能及时地向世界各地播放我在重庆的所见所闻,我在办公室里设立了一个录音棚。还有一件东西是必不可少——地图。就在这  相似文献   

2.
敬礼!老兵     
崔力 《重庆与世界》2015,(20):66-67
2015年9月10日,武警重庆总队1000余名2013年9月全国首批秋季入伍的义务兵正式退出现役。今年是我国兵役制度改革后首次在秋季实行义务兵退伍,也是第一次全军实行2次士兵退役制度。这1000余名战士在重庆服役的两年时间里,先后参加了驻地抢险救灾、扑救山火、城市武装巡逻等任务,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老早的八月七,农历上就已显示了“立秋”,但前段时间的重庆却是没停歇的热。许是因为润七月,重庆前两月连续的40度高烧,使火种就像农民伯伯种地撒苗豆一样地四处散播。于是,报纸、电视、广播整天报道着军民联手灭山火、众志成城抗旱救灾,整座城是炸了锅。虽说灾情严重、人民苦难不应当只是说说而已,不过,幸好人们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到底让老天爷红了红鼻头,打了个喷嚏,让重庆人的心跟着凉快了下来,整座城的火气也渐渐消了。  相似文献   

4.
“我有幸在重庆工作三年多,三年的工作和生活至今仍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重庆,是我的第二故乡啊。”在看望干部群众时,贺国强动情地说:“离开重庆后,一直惦记着回来看看家乡的干部群众,今天,我终于回到家了!”  相似文献   

5.
重庆在直辖10年间取得的巨大发展,让我猛然想起弹指一挥间这句话。25年的时间很快就逝去了,重庆这座城市和重庆人民早已成为我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庆的近代历史里,重庆与加拿大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大使馆就设在当时作为陪都的重庆;更早些时  相似文献   

6.
《重庆与世界》2015,(3):8-13
<正>我代表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全体人员,祝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自治区的人民羊年大吉!同时,值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希望我们能从过去的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继续为未来的目标和挑战共同努力。祝重庆和世界各地的中国朋友们:回想我刚来重庆担任柬埔寨驻渝总领事的前三个月,重庆市政府外侨办的领导们对我工作的支持让我印象深刻,当然还有当地人民的友好帮助,重庆的独特魅力让我感受到了家一  相似文献   

7.
周勇 《今日重庆》2006,(3):16-19
1月12日下午,新任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和市长王鸿举、市政协主席刘志忠等市领导会见参加政协会议的港澳委员,汪洋感慨地谈起了他对山城重庆的感受,“来重庆20天,通过走走看看和一些资料介绍,我发现咱们重庆很快就能让人喜欢。”在他的眼中,重庆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一虎为巴,两江环抱,三都之地,四方要冲”,汪洋就这样谈起了他来重庆后的第一印象。1月15日,市政协会议举行闭幕会,汪洋书记发表讲话, 他又说道,“千里为重,广大为庆,兼收并蓄,是为重庆”。汪洋书记的上述两句话,对重庆给予全新的定义,引起强烈反响,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正>印象重庆:好大一座城与安卓先生的采访被安排在他工作的公司办公室里,刚刚结束会议的他,穿着一件polo衫和西裤,一脸微笑地向我们走来,谦逊地用中文打着招呼,"你好你好"!安卓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在美国康明斯公司工作,2011年8月,因为工作安排,他被派到重庆康明斯发动机公司担任外方总经理一职。"那个时候我对重庆这座城市真的一无所知,心里有点害怕,也有点激动。得知要来这里,我还特意在网上搜索了一下  相似文献   

9.
2006年的炎炎夏日,加拿大驻重庆领事戴尚安来到了山城重庆,这个年轻、充满活力,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加拿大人,“下车伊始”便忙了个不亦乐乎,积极奔走与云贵川及重庆等地.为促进加拿大与中国西南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他说:“来到山城,有点像回老家的一样,重庆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城市,如今我非常高兴有更多的时间了解这座城市,并且与我的家人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0.
<正>丝娃娃,总觉得这种传统的小吃就是贵阳的,那种味道也久久留在了贵阳。最近在重庆偶遇了一家丝娃娃的馆子,抱着对贵阳丝娃娃酸爽脆嫩的怀念,忍不住走进去回味了一番,果然又惊又喜,味道一点都没变,酸辣够味,在重庆也可以吃到贵阳味道的丝娃娃了!两年前因出差的机会到贵阳,一位朋友邀约我出来叙叙旧,走在街上她满心欢喜地左手指一家馆子,右手指一家摊子,向我介绍了无数贵阳的美食,馋得我直吞口水。最后她告诉我她要带我去吃丝娃娃。看着我疑惑的眼神,她调皮地笑了一笑,说:"别急,去了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来自重庆的读者,我一直比较关注买房的问题。在重庆举办的大小房交会,我都尽可能地参加,因为去房交会现场不仅能够看到在建在售的楼盘,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多地了解一些关于购房的新资讯,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正月初一,当家乡的村民还沉浸在新年的欢庆中时,一场山火已经在悄无声息地蔓延。凌晨,大火映红了夜空。如此明显的山火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初二早上曾见两辆消防车开往事故发生地救火,然而并不见成效。大火足足烧了一天两夜,火势蔓延了至少3个山头,一直到初三早晨,大火终于自己熄灭了。据估计,这次火灾面积至少在1000亩以上。  相似文献   

13.
重庆印象     
<正>今年7月1日,我与其他89名美中友谊和平志愿者一起来到中国,虽然有点疲劳,但还是对即将开始的培训非常期待。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中文,学习中国文化和如何在中国教学。我们一直都在焦急地期待着自己会被安排到哪,终于在8月份确定下来。也正是这一天,我知道了在未来两年我将在重庆工作和生活。老实说,最初我还是不太确定。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城市有点紧张。但是不管怎样,来到重庆的第一天感觉非常舒服,就像在自己家一样,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正1.8米的个头,戴着印有"ST.John’s"的红色鸭舌帽,用流利的中文和店员交流工作。在重庆鹅岭贰厂文创园,记者见到了这个在重庆小有名气的老外Ben Brown(本·布朗),中文名叫河边,朋友、同事都亲切地称他Ben。"我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ST.John’s(圣约翰大学)是我的大学"。Ben指着自己的帽子介绍,他曾在重庆留学、工作过,成了重庆  相似文献   

15.
6年前,深圳人张镜从澳大利亚学成回国后,把自己的创业地放在了重庆,创办了重庆精益管理培训学校。现在,身为重庆蓝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张镜,对自己当初的选择颇感欣慰,“只身一人来到重庆创业,优良的投资环境给了我一份实在和一种安心。”一个安全、放心的重庆让她在重庆的事业蒸蒸日上。张镜感慨,平安绝不仅仅是字面理解的含义,更多的是心灵深处对城市的一种可依靠感和踏实感。  相似文献   

16.
新年祝福     
<正>衷心祝愿重庆与世界杂志社及其读者,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恭喜发财!——菲律宾驻重庆总领事亚美丽达·阿基诺我仅代表埃塞俄比亚驻重庆总领事馆及我本人向重庆市政府及重庆人民致以新春的祝福,祝大家新年快乐!总领事:吉尔马泰莫斯艮2013年顺致安好!  相似文献   

17.
我与重庆     
李钢 《今日重庆》2005,(3):92-93
从理论上我认为重庆这样的城市只适合诗人居住,于是重庆就开始折磨我,直到把我也折磨成诗人。在成为诗人以后的岁月,我跟这座城的关系很协调。这个过程有点儿像婚后的那种磨合。如今我跟重庆已是老夫老妻的感觉。这话也不对。一个人的变化只能是渐渐老去,而座城市的变化却会明显地越来越年轻。我因此又顿生老夫少妻之感。  相似文献   

18.
在谈论到重庆这座全世界改变最快,发展最快的城市,重庆正成为引领制造业,旅游业等的经济发展引擎以及未来外商投资的聚集之地。所以我认为这是重庆重塑城市品牌形象的最好时机。  相似文献   

19.
薄若瑜,一个57岁的荷兰籍加拿大侨民。2005年9月,老薄在重庆开设了“若瑜轩”古玩店,加上老薄一直以来享有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盛名,由此他被朋友们授予了“重庆第一洋古董”的雅号。他举止斯文彬彬有礼,浅蓝色的眼睛清澈见底,脸上毫无几十年周游列国的飘泊和沧桑,只有额头的几丝皱纹和略显稀疏的金发才传递出实际年龄。2005年一个冬日的午后,我应邀来到了他的古玩店。在那里,我见到了薄若瑜和他的重庆太太小玉,也许是他的热情与幽默感染了我,我们很快成了朋友,而小玉则给我们当起了翻译。就这样,我开始和老薄热烙地聊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重庆秋日的午后,阳光温柔地透过咖啡馆的宽大玻璃,淡淡地洒在靠窗而坐的新西兰人菲尔特的脸上.53岁的菲尔特心情舒畅,满脸微笑,正与四名重庆大学生愉快地用英语交谈着.   “怎么到重庆的?“女大学生问.   “爱上了重庆姑娘,她成了我的妻子,便来到了重庆.“菲尔特指着打理咖啡馆的重庆美女Merry说.“她既严肃又可爱.工作的时候她很严肃,平常又非常可爱.“菲尔特将双手放在头顶上做了一个顽皮的手势,惹得女学生们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