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月13日,在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枫木村的古枫香树公园,沿山公路正在拓宽改造,挖掘机轰鸣运转、工程车往来如流;2号、3号民宿已完工,1号民宿正进行主体施工;8个新建的帐篷酒店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三峡恒合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成为国家级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的热闹场景。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平均海拔1200米,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高山生态旅游的一片热土。正因如此,万州区投资90亿元在这里打造三峡恒合旅游度假区,计划2025年全部建成。  相似文献   

2.
<正>恒合土家族乡地处万州区东南部,距该区行政中心65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63%。辖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休闲氛围浓厚,春可踏青赏花,夏可纳凉避暑,秋可观叶养生,冬可嬉冰玩雪,是重庆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乡镇,也是重庆市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恒合土家族乡原生态自然风光保存完好,是高山生态旅游的一片热土。2019年,万州区委、区政府决定建设以龙凤溪谷景观廊、森林度假区+乡村休闲区、康养旅居小镇为核心的三峡恒合旅游度假区,以“指挥部+国企+乡镇”的共建机制,倾力打造国家级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区建设》2023,(4):14-15
<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富裕……南通广大乡村正涌现出越来越多乡村振兴“典型”。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在江苏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培育工作,计划五年内建成市级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250个乡村振兴先进村。2021年,首批各有50个村庄作为培育对象入选。如今的南通,一个个乡村正在蝶变,一片片产业正在发展,一处处乡风正在改善……先进村在“单打一”上出亮点,示范村在“弹钢琴”上见成效,南通的乡村已初步呈现产业欣欣向荣、生态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治理井井有条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胡武鸣  艾亮 《老区建设》2022,(20):44-45
<正>针对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优、乡村振兴人才力量薄弱、优秀青年人才入党渠道不畅等问题,2022年以来,渝水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组建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为平台,在全区乡镇创新实施“青苗行动”,引导人才向乡村基层一线流动,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一池活水”。  相似文献   

5.
赵阳 《老区建设》2022,(6):66-67
<正>永修县在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时,该县乡村振兴局以“三变三不变”模式,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从“扶贫办”到“乡村振兴局”,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初心2021年6月16日,永修县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该县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步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十三五”期间,  相似文献   

6.
<正>两江交汇,山水一体。灵秀南岸,以千万种姿态扮靓着重庆之美。近年来,南岸区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写满了荣誉:先后获评全市生态振兴示范区、全市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在2019、2020年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获市级通报表扬;2019年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区,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荣誉背后,是南岸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五个振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建设“强富美”乡村的目标,推动南岸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7.
《宁波通讯》2022,(8):4-5
<正>从2016年到2021年,泗洲头镇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省级文明镇,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省级森林城镇等一批国家、省、市级荣誉,并承办了全国乡村治理现场会。五年来,泗洲头镇累计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3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和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亿元,分别较前五年增长10.2%、9.9%和8%。  相似文献   

8.
<正>一、前言拥有科学有效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高质量推进的重要保障,进而发展成为实现乡村发展、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2021年9月,教育部提出:让人才培养扎根在中国大地上。人是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治理的主体,也是决定其发展状况、建设程度、治理效益的关键性因素。“十四五”时期全面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功能,充分增强人力资源与乡村文化资源的耦合关系,以乡村人力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粮食产量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农民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9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创建全国环境与健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座谈会”在重庆市万州区召开,旨在为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创建全国环境与健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建言献策,在环境与健康方面助力万州区整体发展,为把万州打造成为重庆第二大城市打下良好基础。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重庆市万州区副区长吴宏伟,万州区经济开发区副主任谭俊英,万州区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先祥,万州区科委副主任李果,万州区科协主席蒋明以及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的中高层领导出席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两山”理论发源地,近年来,浙江在“生态+”模式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传统的“乡村产业”不断拓展升级,深度融合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催生出“乡村康养”新业态。2021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互促转化提供了新动能。在此基础上,研究浙江文旅产品对接“未来乡村康养”能够进一步理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撬动乡村康养周边业态的融合发展,拓展乡村振兴发展新思路,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三峡库区(重庆)对口支援经贸洽谈会和第十二届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6月25日——6月28日在重庆万州区举行!本次“一会一节”的主题是:深化对口支援工作、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打造三峡旅游精品、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的新库区。  相似文献   

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021年,针对北京市大兴区“落实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兴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产业发展更加兴旺、生态振兴成果更加丰硕、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更加明显、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幸福,村民满意度逐年提高,但仍存在村庄规划不够贴近实际、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水资源供给排污不能满足要求、常态化管护机制不到位、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等短板,需要进一步攻坚克难、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4.
吴楠 《老区建设》2022,(6):60-61
<正>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进一步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中央一声令下,数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奔赴乡村第一线。如何准确吃透党中央精神,尽快摸清村情民情,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返贫促振兴措施,是第一书记们要面对的难题。面对陌生的“战场环境”和艰巨的“作战任务”,乡村振兴战场上的新兵难免产生本领恐慌和心理焦虑。习近平总书记对驻村第一书记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5.
<正>一、前言乡村产业建设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从乡村产业建设主体、保障体系和环境建设三个维度助推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是我国新时代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该战略,并确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之一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依托乡村产业建设与发展。树立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举措。会议强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成为高频词,引发代表委员关注热议。顶层设计为乡村振兴建设注入新动能“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今年全国各省份两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翻开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政策顶层设计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实现到“十二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宜将扶持欠发达镇乡农民奔小康与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结合起来,由宁波市政府和余姚、奉化、宁海、象山等县(市)政府制定实施一项面向宁波市级重点扶持的16个欠发达镇乡农民的优惠政策,让农民以退出宅基地或放弃批地建房为条件,可按用地建房的最低成本价购买1套位于县城的保障性住房——“下山出岛迁居房”(以下简称“迁居房”),以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帮扶欠发达镇乡农民增收奔小康。  相似文献   

18.
《宁波通讯》2010,(2):2-3
<正>宁波鄞州供电局是一家年供电量在50亿千瓦时以上的县级供电企业,担负着鄞州区17镇乡、6个街道、1个旅游度假区的供电、运行和检修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自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从今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到2024年全国两会,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不断清晰。  相似文献   

20.
《宁波经济》2022,(7):52-53
<正>“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必经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浙江省提出围绕“三农”工作主题主线,着力推进产业振兴、城乡融合共富共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宁波《关于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的意见》提出持续推进现代绿色都市农业强市建设,推动稳产保供、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方面再上新台阶。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发展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宁波市分行坚持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己任,践履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围绕总行党委和宁波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富民强村、城乡融合、改革创新和乡村善治六大领域,着力塑造乡村发展新亮点,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以开发性金融助力宁波共同富裕先行市和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