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7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垃圾分类宣传从而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接受并自觉落实垃圾分类行为成为了一大难点,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偶遇抽样分别实地深度访谈了城关区广武门街道、草场街街道、雁北/南街道的48名基层垃圾分类宣传人员和128名居民,整理分析出垃圾分类宣传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合垃圾收集后末端分类难度大、作业环境差、成本高的问题,研究制定起始源分类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生活垃圾分别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后收集,建立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节省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及财力投入。  相似文献   

3.
方丁 《价值工程》2021,40(29):29-33
本文对我国目前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做出总结,同时通过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非径向数据包络分析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15-2019年我国的垃圾管理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对如何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生活垃圾已基本做到无害化处理,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较为落后.2015-2019年生活垃圾管理效率因技术水平不足而未得到显著提高.研究最后提出,通过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率,从而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生态治理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绿色发展举措正在全国落地生根,加强环境治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垃圾围城"状况日渐严重,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影响日趋严重。因此,对垃圾进行科学分类和有效的回收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新时代生态治理的大背景,针对目前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对垃圾分类回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析,探讨垃圾分类回收全流程的利益实现机制及其相关对策,从而为促进科学、合理、高效的垃圾分类回收提供启发性的理论借鉴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关键。既有研究多以居民和垃圾处理企业作为分类治理主体,本文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生产链,以生产企业、居民和垃圾处理企业的序贯决策特征为基础分析各主体在垃圾分类处理中的决策过程。通过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以及对考虑或不考虑生产者责任两种情况下的社会最优决策条件进行比较,得到如下结论:适当的惩罚有助于生产企业、居民和垃圾处理企业选择社会最优策略;是否考虑生产者责任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有直接影响;静脉产业发展有助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所以,可以通过完善并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多管齐下提高居民分类执行率和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等措施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相似文献   

6.
刘颖  赵杨 《价值工程》2022,(29):136-139
经济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诸多便捷,便利生活的同时也留下数以万计的垃圾,垃圾分类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已由点到面逐步启动,依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着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处理建设,使得用户能够有效规范地对垃圾进行分类。本文设计一款智能小程序,以帮助用户解决生活垃圾分类问题。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从系统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操作等方面对智能小程序的系统运营路径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贺俏毅  陈松 《城市问题》2009,(12):88-91
介绍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社区的居民垃圾分类回收模式。通过分析加拿大学者运用设计行为理论对居民垃圾分类回收行为所作的研究以及对相关实践经验的总结,认为应当从提升个人和主观准则、创造硬件设施条件、运用诱导因素等方面来促进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徐明强  吴新华 《价值工程》2019,38(26):60-61
主要阐述了生活垃圾的危害和垃圾分类,并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我院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校园垃圾分类回收提出了一些可行方法和应对措施,提升校园师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
张卓伟  赵霞 《城市问题》2023,(7):84-92+103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政策实施四年以来,监督和奖惩制度已在多地实施运用,但仍存在约束失灵、效果有限等问题。通过建立博弈理论模型提出假设,并选择北京市六个主城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门槛Logit回归、调节效应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监督和奖惩制度均能有效促进居民垃圾分类,且奖惩制度组合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监督力度对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边际促进作用递减,且是奖惩制度的负向调节变量,特别是对惩罚制度的负向调节作用更强。在控制变量中,环境认知与垃圾桶设施配备能够正向促进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而租户的垃圾分类行为相对较差。为此,提出推进垃圾分类要注重奖惩制度结合,实行奖惩制度的同时适度放宽监督力度,以更好发挥制度组合的作用。同时,仍需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加强对租户的管理与引导。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许多地区通过垃圾分类使得垃圾得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近年来,我国在此趋势下做出响应,首先在46个城市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并计划在2020年前建成"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基本完整"的体系。本文以上海市作为代表,研究垃圾分类制度实施以来,上海市垃圾分类现阶段进展情况以及民众对于垃圾分类的反馈,并根据调查进一步探讨我国推行垃圾分类的原因、难点、不足之处,解决办法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对垃圾的处理方式需进一步改进。垃圾分类对于高校校园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规范化垃圾投放和分类回收,有助于营造绿色校园。垃圾分类技术也需要创新,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去进行智能垃圾分类,克服传统垃圾分类的弊端。当今大学生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垃圾分类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比较容易,对智能垃圾分类的知识认识比较全面,能够侧面反映该城市居民的认知程度,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智能垃圾分类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垃圾的排放管控,将其变废为宝并减少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文章具体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为例,来研究建立智能垃圾分类站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厦门实践经验谈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及其综合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分类回收符合循环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可以使垃圾减量,结合我国的垃圾分类特点,简单阐述了当前垃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且垃圾分类回收有其重要的意义,垃圾的分类回收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提高垃圾的资源利用率。能够大力推进厦门地区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同时促进了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及其循环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陈传多 《价值工程》2021,40(33):191-193
城镇化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治理问题越来越倍受关注,如何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已成为环境整治的关键.本文基于蚌埠市377份样本数据,借鉴计划行为理论并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受到受教育水平、垃圾分类意义了解率、垃圾分类麻烦感和分类技能等四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居民的分类行为受到意愿、分类设施和技能三个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垃圾处理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如何在经济与有效的基础上对其管理,将涉及社会的良好运行以及环境的有效保护。上海市与北京市居民对于其所在地的生活垃圾处理的不同体会,可以感受到两地关于垃圾处理方式的差异。本文将从社会成本角度对这两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的成本构成及差异进行比较,意在得出对现行垃圾分类处理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传多 《价值工程》2021,40(33):191-193
城镇化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治理问题越来越倍受关注,如何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已成为环境整治的关键.本文基于蚌埠市377份样本数据,借鉴计划行为理论并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受到受教育水平、垃圾分类意义了解率、垃圾分类麻烦感和分类技能等四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居民的分类行为受到意愿、分类设施和技能三个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传多 《价值工程》2021,40(33):191-193
城镇化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治理问题越来越倍受关注,如何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已成为环境整治的关键.本文基于蚌埠市377份样本数据,借鉴计划行为理论并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受到受教育水平、垃圾分类意义了解率、垃圾分类麻烦感和分类技能等四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居民的分类行为受到意愿、分类设施和技能三个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吴君民  贾卉 《价值工程》2020,39(1):85-89
在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政府部门的参与程度、垃圾分类回收的成本四类影响因素建立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的层次结构模型,通过"九级尺度法"对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各权重进行排序。研究结果显示,不便程度、投放成本、家庭观念、激励措施四个因素对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效益影响最大,并提出应提升垃圾分类便捷程度、降低智能垃圾分类成本、强化家庭垃圾分类意识、丰富垃圾分类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传多 《价值工程》2021,40(33):191-193
城镇化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治理问题越来越倍受关注,如何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已成为环境整治的关键.本文基于蚌埠市377份样本数据,借鉴计划行为理论并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受到受教育水平、垃圾分类意义了解率、垃圾分类麻烦感和分类技能等四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居民的分类行为受到意愿、分类设施和技能三个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传多 《价值工程》2021,40(33):191-193
城镇化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治理问题越来越倍受关注,如何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已成为环境整治的关键.本文基于蚌埠市377份样本数据,借鉴计划行为理论并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受到受教育水平、垃圾分类意义了解率、垃圾分类麻烦感和分类技能等四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居民的分类行为受到意愿、分类设施和技能三个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垃圾分类一直是近几年的城市治理重点,但也出现了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垃圾分类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我国大多采取政府主导的垃圾分类模式,为研究居民在政府主导的背景下垃圾分类参与意识提升问题,对上海两社区进行研究,通过访谈、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得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识在强制性垃圾分类政策前后具有显著差异性,两社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主要由于社区的管理差异。由此,社区可以通过改进管理举措而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