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爱芹 《黑河学刊》2012,(12):72-73
基因隐私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基因信息进行自由支配的一种人身权利。基因知情权是指权利主体知悉、获取基因信息的权利,也就是赋予不同主体知悉个体基因信息的一项权利。必须审慎处理好基因隐私权与基因知情权的冲突,才能达到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陈叶茂 《特区经济》2006,(4):297-299
本文在基因检测登记、结果集中管理的基础上,赋予公民基因检测的自由,对不同的选择采用不同的保费核算规则:对放弃基因检测的,可不考虑基因因素对出险概率的影响;对选择基因检测的,保险人可以知悉并使用其基因信息作为保费核算的依据,但要对其知悉范围、使用目的加以限制,并加强对被保险人知情权和基因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收集与分析已经是当今公共信息采集工作的趋势,而这些庞大的信息源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公民的隐私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公民对自身隐私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从而导致公共信息收集工作与公民隐私权的冲突愈发剧烈,文章通过分析公共信息收集与公民隐私权冲突的现象与原因来进一步探索冲突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权,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对于网络隐私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在我国保护网络隐私的几点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个人数据隐私权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功能开发中保护个人数据信息的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6.
赛博空间的不断发展,已成为侵害网络隐私权的天然屏障。侵害网络隐私权行为日趋猖獗,人们的网络隐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保护网络隐私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刘力 《魅力中国》2014,(18):294-294
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隐私受到侵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已经发展成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的法律问题,要想实现有效的法律保护,就必须重新定位网络隐私权的权限范围。从古至今,我国对于隐私的保护是在不断发展的,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这还远远不够,尤其是网络以及科技的发展,使得隐私的保护面临了更大的挑战以及进步。本文主要针时此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其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我国现行法律构建有隐私权保护体系,但这些立法缺乏可操作的标准.因而,我国应当制定网络隐私保护方面的专门法律,并建构网络隐私保护的行政执法体制.  相似文献   

9.
论隐私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和隐私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隐私权强调的是个人利益,而公共利益强调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公共利益的"公"的特点与隐私权"私"的特点,使得两者的冲突不可避免。平衡两者间冲突的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界定公共利益与隐私利益;公共利益应当由特定机关(主要是立法机关)加以界定;公共利益的实现必须遵守正当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10.
"高官无隐私"是用来形容公共官员隐私权应受必要限制的法律谚语。文章旨在探讨公共官员隐私权应受必要限制的理由及受限范围、方式,同时,对公共官员隐私权受必要限制过程中的保护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赵杨杨 《魅力中国》2014,(20):316-316
隐私权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随着当今社会信息交流的深层化和频繁化,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也日显尖锐。这种冲突在明星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表现上尤为突出,从文章到黄海波,网络上先后出现了多起明星隐私泄露事件,再一次将公众人物隐私权问题带进人们的视野。如何正确引导、运用传播的力量。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保护明星的隐私,也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捉奸"这一民间风俗可谓源远流长,时至21世纪的文明时代似乎仍有经久未衰之迹象。不久前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河南郑州罗某在家将丈夫衰某与情妇孙某捉奸在床,为了"取证"用相机拍下了两人的裸照。身为第三者的孙某则以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为由向有关组织控诉。我们谴责第三者缺德,但这种以牺牲公民隐私权为代价的捉奸之举是否可行,甚至提倡,颇值得反思。西方传说中的人类先祖亚当和夏娃在蛇的引诱之下偷食了伊甸园的禁果,从此萌生了羞耻之心。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就滥觞于积淀于人性幽深之处的"羞耻心",正是有了羞耻之心,"隐私"这一文明人的精神特质才凸显出来,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用兽皮和树叶遮蔽身体其实就是人类隐私意识最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除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以外,也为非法散布,隐私提供了一个大平台,以网络为媒介侵犯网民隐私的问题变得非常严重。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广大网民开始诉诸法律来解决此类问题。如何完善我国的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笔者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扬 《魅力中国》2010,(22):121-121
新闻报道是关于人的活动的报道,但是并非所有的人的活动都应当纳入采访报道的范围,媒体也没有对一切畅所欲言的特权。新闻自由是新闻报道的灵魂,隐私权会一直紧随其后,每个人都有要求保护自己的隐私的权利。这就引出了本文一系列关于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网络赋予隐私权以新的特点,使得隐私权客体的覆盖面有所扩大。随着信息处理技术和传播手段不断发展,网络空间成了隐私权侵权行为的温床,个人的网络隐私受到了越来越大地威胁。要加强对网络隐私权侵权状况的具体分析,要加强民事法律制裁,同时完善相应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构建明确的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6.
流新  王佐 《科学决策》2006,(2):62-62
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事有拒绝、排斥任何未经法律允许的监视、窥探和防止个人私生活秘密、个人信息被披露的权利。但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对他人隐私在互联网上恣意传播进行牟利的行为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威胁甚至侵害了公民私生活的安全和隐私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借助CiteSpace软件,选取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CSSCI来源期刊与北大核心期刊,对1997—2022年间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门涉及民商法、行政法及地方法治、新闻与传媒等领域的复合型学科,领域内20余年的发文量呈现稳步上升状态,个人信息、大数据、隐私权与隐私保护是该领域的高频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开是现代法治社会普遍遵循的一项重要司法原则。然而.司法公开给个人带来的必然是个人私权利被限制,其中最为突出的即对隐私权的侵害。从司法权的功能角度分析,司法权出于探求案件事实真相的本旨而追求司法公开并因之触及隐私,有其坚定的现实理由和切实的理论根据;而从法理上看,司法的被动性决定了司法公开必须以公民的个人权利而不是公共利益为前提。由此,庭审过程中司法公开和向社会的司法公开找到了其分别的限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电子商务所具有的特殊性,侵犯他人网络隐私权的行为类型复杂、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这就给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信息时代对公民网络隐私的法律保护,不仅需要在现有的民法体系中寻求突破,也需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不仅要对传统的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予以法律禁止,还要对网络条件下产生的新型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加以制约.为此,本文从网络隐私权的涵义入手,根据我国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并参照国外有关网络隐私权的立法,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一点自己不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是特定企业发行的,仅限于在本企业或本企业所属集团或同一品牌特许经营体系内兑付货物或服务的预付凭证。单用途预付卡持卡人和发卡商家之间存在预付式消费合同关系。从单用途预付卡法律关系入手,分析目前存在的解释权争议、消费者权益保障难、隐私权遭侵害等问题。进而建议,我国可以通过制定行业格式合同、加强企业预付资金管理和隐私保护制度对单用途预付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