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禹光升 《发展》2010,(5):62-63
广播直播节目以它贴近生活、走近听众的突出特点,在与广大听众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到了人们的情感世界,这其中,尤其以情感型谈话类直播节目最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此类节目不仅使谈话式直播节目真正做到了与广大听众朋友倾心交流、情感互动,也使广播节目主持人所从事的事业真正成为了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2.
谈话节目(talk show)原出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入中国。本文尝试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力图把握谈话节目某些表象背后的深层的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将谈话节目与我国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做出相对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谈话节目是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它本质上属于大众传播活动.谈话节目往往能吸引观众,但决定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主持人.主持人是谈话现场的调控者和参与者:选择合适嘉宾、搜集背景材料、设计节目形式、控制现场、倾听、互动……主持人的交流艺术在谈话节目中非常重要.主持人的交流艺术,包括倾听和讲话两个方面,要想有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倾听是良好沟通和交流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广播谈话节目把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了人们生存空间的开放拓展以及个性理念的成熟与提高。一个好的谈语节目主持人应当是整档节目的灵魂。在广播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应以真诚的态度、平等的心态和真挚的情感与听众交流,才能赢得听众的信赖。  相似文献   

5.
杨扬 《黑河学刊》2011,(11):30-30
目前,谈话类节目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此类节目已开始深刻的影响着受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于主持人风格特色、驾驭能力、交流心态等因素的缺乏使节目看起来暗淡无光,甚至有些节目进入了模式化的误区,没有看点。因此如何提高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艺术已成为时下电视界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刘波 《理论观察》2010,(1):157-158
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以新闻事件为由头和内容,通过对新闻嘉宾的现场访谈和主持人的思路引导,反思新闻事件带给人们的思考,给人以启迪。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诞生于199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推出了我国第一个电视谈话节目《东方直播室》。  相似文献   

7.
高亮 《黑河学刊》2014,(9):22-23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在其出现之时,给我国文化的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给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引入阿多诺的"非同一性"思想,从批判的角度来审视大众文化,会让我们对大众文化有一个新的认识,能让我们跟随时代的脚步更清楚的认识大众文化及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让大众文化能健康长久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电视谈话类节目《对话》与《超级访问》的特点,阐述了电视谈话类节目交谈与倾听的重要性。指出倾听是交流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同时,作为讨论组织者的主持人也要掌握"说"的技巧,要少说,善引导。要善于组织和控制现场的气氛,使现场的观众具有"向心力",使节目充满活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电视节目多元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我国,"谈话类"节目正逐步走向成熟。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话题是"谈话类"节目的灵魂、主持人是"谈话类"节目的核心、参与者是"谈话类"节目的骨骼。对这几方面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会对进一步挖掘"谈话类"节目自身所蕴藏的潜力,从中找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大众文化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甚至不可抗拒的文化力量,逐步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体.探究分析大众文化传播的内在规律与电视传媒这一传播媒介的关系,是当下新时代发展情况下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对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中西方的大众文化,具有截然不同的气质和魅力。第一,在文化交融中,挑战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中国大众文化破茧而出,不断发展。第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在渐趋成熟中彰显了共性。第三,中华传统文化根及其基本思想的作用,中国大众文化在发展中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契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电视谈话类节目《对话》与《超级访问》的特点,阐述了电视谈话类节目交谈与倾听的重要性.指出倾听是交流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同时,作为讨论组织者的主持人也要掌握“说”的技巧,要少说,善引导.要善于组织和控制现场的气氛,使现场的观众具有“向心力”,使节目充满活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电视谈话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屏。从最早的上海东方电视台创办的《东方直播室》,到后来火遍全国的《实话实说》,谈话节目以不可抵挡的势头向前发展。虽然谈话节目是节目制作群体通力合作的结果,但是由于即兴谈话的不可欲知性,主持人在谈话中的引导、控制作用非常重要。从某种角度而言,谈话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本片笔者将对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技巧进行简明论述。  相似文献   

14.
陈嫡  肖中华 《魅力中国》2014,(1):316-316,31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逐渐兴起,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一共有200多个,伴随着谈话节目数量的迅速发展,节目质量的进展则显得比较疲软。本文分析了本土电视谈话栏目在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部门统计,谈话类节目在我国中央台及地方台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各级电视台谈话类节目将近170个左右。但是,节目办得多并不代表节目就有质量、深受大众欢迎,往往很多谈话类节目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几年,政治类电视直播新闻谈话节目成为谈话节目的新形式,使得谈话类节目不仅仅只是为了"谈"而谈,而是要为广大人民大众服务的,这句话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6.
陈旻 《魅力中国》2014,(7):98-98
中韩两国大众文化交流发展快速平稳,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理解,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友好,但同时也呈现出“韩流”强劲、“汉风”势弱这一不平衡局面。本文拟通过对两国大众音乐文化交流现状的把握,分析这一局面背后的原因,从而为两国文化友好交流和我国音乐文化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牛恒军 《魅力中国》2014,(11):279-279
对广播热线节目主持人而言,沟通贯穿于整个节目的始末,如何在一档节目中以真诚、有效的沟通技巧,与听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最终得到更多的听众,在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是广播热线节目主持人应有的素质。只有掌握了该技巧,才能真正担负起引导话题、调度情绪、协调气氛、拉近谈话对象距离并提起对方谈话欲望的重任,而该技巧则控制着一档节目的全程节奏,决定着节目的走势和趋向,保证最佳的节目播出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兵 《发展》2012,(8):100-100
1954年美国NBC播出《今夜》栏目,开创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先河。电视访谈节目的主要形式是主持人、嘉宾、观众对某一话题进行现场交谈,通过交流增进对话题的理解。因其成本低、收视率高、制作容易而被引入我国。国内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于上海东方电视台在1993年开播的《东方直播室》栏目。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开播后,国内电视台纷纷效仿,开办访谈类节目,  相似文献   

19.
丁云 《理论观察》2009,(4):169-170
谈话类节目的崛起与发展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广电的一大景观。谈话类节目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将人们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切、真实、自然的情感交流,通过谈话的形式传到人们的耳际,把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拉近了。它已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简单的信息交流,而且体现了人们生存空间的开放拓展以及个性理念的成熟与提高。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谈话类节目遍地开花,水平高低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听众有褒有贬,特别是谈话类节目播出次数多,语言量大极容易出错。  相似文献   

20.
在谈话类广播节目中,现场交流进行得好不好,不仅是对主持人主持功底的考验,更是检验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认真把握好现场交流的三个“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