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刊词     
《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一个专业性学术刊物。它为经济史的研究成果提供发表园地。《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刊物。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间的辩证关系以观察历史,又要求具体地分析具体问题,实事求是。据此,本刊将要发表通过历史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间互相作用的具体发展过程的分析,探索中国社会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成果。宏观分析的著作,微观  相似文献   

2.
情感同题作为一个哲学主题是古老的,从实证科学角度说,早已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现代学术的发展,它也成为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近些年来,情感问题已成为新兴学科创造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哲学的社会历史学派和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在研究科学的社会语境、科学的文化建构和科学认知的本性时,虽然已经开始涉及到情感问题,但至今仍未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到学科的概念系统中去.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的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 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也包括调整完善农村关系和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4.
岳峙 《上海国资》2010,(4):82-82
熟悉韩毓海作品的人都知道,韩毓海多变。从最早的文学研究到后来的社会理论,到政治哲学,再到历史地理,再到现在的历史。用刘小枫的一个书名说,韩毓海真可以算得上“拣尽寒枝不肯栖”。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决定于其所处的社会生产发展状况,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发展和完善,历史地看,其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民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归结到一点,就是民生的哲学。从革命与斗争哲学,到改革与建设哲学,再到发展与和谐哲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走过的历史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逻辑。在这一历史发展和逻辑演进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的思想,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以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善民生为己任,逐步形成了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民生哲学。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选择了唯物史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哲学依据之后,就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形成了群众史观思想.毛泽东强调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主体作用,同时重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客观作用.群众路线是毛泽东群众史观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芦静  朱艳丽 《魅力中国》2011,(17):127-127
正如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一样,经济法不是自古就有的“神话”,而是法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法律家族的一个新成员,经济法诞生于现代社会,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法律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性,本文从经济法的发展入手,着重对其与法哲学得关系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加快和深化企业改革,实行经济承包,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是我们当前的中心任务之一。我们金属回收行业的改革如何深化,是值得每一个立志改革的同志深思的现实问题,也是研究金属回收企业挖掘潜力,改善经营机制的新课题。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必须与之相适应,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某些部分与生产的发展不相适应的时侯,就必然提出改革这些不相适应的要求。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必须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特殊重要的地位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都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范畴,在阶级社会里都有阶级性,都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只是到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它们才真正变成了科学。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伟大事业,需要有正确理论指导,在不断开拓和探索中前进,弄得不好还会出现反复或倒退,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已有先例,教训是极为深刻的。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较早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1960年毛泽东同志在《十年总结》一文中就指出:“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相似文献   

11.
黄德燕 《魅力中国》2010,(6):318-318,309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欧洲大陆步入中国的上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在中国得到发展,日趋灵活有效地解决中国社会实践的重大课题,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同时经历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尺度,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证明世界化维度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相互交融,共同构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杂图景。实现理论和现实的融合、历史和未来的融合、坚持和发展的融合、中国视角和世界视角的融合,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互动研究的四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哲学体系发达,但国内学界将周易作为历史哲学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但事实上,周易在对人文环境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人事变更及对历史发展的认识,进而成为人类文明可共享的一种宝贵资源。周易历史哲学在总结历史盛衰现象的基础上,建立起历史盛衰之哲学基础,并力图透过历史现象,寻求形上学之依据,将历史哲学之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之精神密切联系,将历史发展之原则融入到时时变易之流,将历史作为个人生命与族群生命的展现。  相似文献   

13.
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对发展概念的研究历史较短,经历了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到认识到社会问题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再到环境与发展的相辅相成,最后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发展水平度量指标也经历了不断演进的过程,从GNP是度量发展的惟一尺度和指标,到对社会指标体系的重视以及对GNP进行调整并提出经济净福利指标,最后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从经济学入手,通过对商品、资本、劳动等要素的特性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全面异化的分析,深刻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现代性"病症,提出通过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改造来根本解决这种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视角的局限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编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研究状况与"十一五"发展趋势》(社会学卷)指出:"对于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要强化思想史的方法意识,保持社会思想史和社会学理论之间的适度张力,从历史情境和内在逻辑两个方面挖掘社会思想的深刻蕴意,切合历史实际解读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历史进程和演变逻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土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万书平 《黑河学刊》2013,(7):65-66,187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出来的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等,构成了我们党长期重视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但是马克思并不满意黑格尔关于哲学即为"密纳发的猫头鹰"的理解,他曾把自己的哲学形象地比喻为"迎接黎明的高卢雄鸡"。意思是说哲学不应仅在完成"对思想的思想"后而束之高阁,而应当进入头脑并进一步实现服务现实和改造现实的革命性功能,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内在的理论品格要求马克思主义者把自己的哲学和革命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指明改造世界的真正现实的路途。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都发端于西方近代哲学趋于终结的大背景下,二者有着相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但是,西方现代哲学力图推翻传统哲学的一切思想,否定传统哲学知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试图开辟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哲学的全新的思想领域。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和人的健全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改变社会不合理状况的动力和手段。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真正实现了思维方式上的变革。文章通过对西方现代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在思维方式上进行的思维方式变革进行比较,认为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变革才是一场真正的思维方式变革,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18.
周楠 《魅力中国》2014,(10):269-271
“斗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特点是“斗争哲学”产生的国际背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斗争哲学”产生的历史根据,中国共产党长期的弱势地位是“斗争哲学”产生的客观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从“斗争哲学”转向“和谐哲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其现实合理性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的论述是中共执政理念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转变的理论依据,中共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是其执政理念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转变的现实依据。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科学处理和谐与斗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当代学者的伦理-政治研究,如泰勒的"本真性伦理"和关于"自身"的历史研究、李尔的"灵魂动态交通"理论等均表明,对生命的理解已经成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研究的必要维度。从尼采和福柯奠基于生命哲学的伦理-政治观点出发,把握从希腊思想、基督教到当代自由主义中的生命概念及其伦理-政治转换,思考个人主义和个体生命/社会生命的双重性,既清晰体现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创新过程与生命哲学发展的根本联系,又充分展示了生命研究对于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思维的突出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自我批判的品质,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中国社会和人类世界的发展强烈诉求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从“类意识”出发研究社会实践中凸现的问题,并借此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