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从根本上解决粮油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要抓“前场”,要切实抓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一抓“种子培育” 2004年4月,中国农业部正式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从此,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区国家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获得了永久性进口保证,长驱直入地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豆一、豆二只是期货市场上的大豆之争,那么,国内榨油厂的艰难度日、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日渐萎缩显然就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所直面的挑战。在主要农产品中,为什么只有大豆如此让人焦虑不安?有观点认为,表面上看这是非转基因和转基因二者的博弈,背后  相似文献   

3.
核武器只是一种威慑,但美国靠一个种子公司——孟山都,就能干掉很多国家.阿根廷就是一个例子.一开始转基因的种子通过走私的途径进入阿根廷,当阿根廷种植转基因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到了99%的时候,美国声称要收取种子的专利费,以至于阿根廷农业部不得不成立一个补偿基金,举全国之力来偿还.所以农业不仅仅是一个种地和养猪的问题,更不是一个短期视野就可以把握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比核武器还重要的重大的战略产业,需要引起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大豆冲击中国大豆产业:过程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家琼 《南方农村》2009,25(3):49-52,64
受转基因大豆的冲击,1996年中国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大豆净出口国的地位,成为净进口国。这一事实与跨国公司操纵转基因大豆有着直接关系。本文从跨国公司在转基因大豆技术研发资源获取、转基因大豆种植、转基因大豆销售及其在中国投资加工转基因大豆和加工产品就地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剖析,系统展示了跨国公司转基因大豆冲击中国大豆产业的详细过程,提出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相适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大豆危机,从深层次来讲,是非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大豆之间的一场较量;较量的胜负,不仅事关黑龙江大豆产业的生存与否,还事关人类是否还能享用“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这一大自然恩赐的宝贵又稀缺的物种。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农作物品质改良,当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油菜、转基因玉米已被消费者接受的时候,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到了什么程度,是否有害?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大豆产量增长趋势来看,在最近的40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大豆产量持续增长。进入2000年以来,虽然中国大豆需求猛增,带动南美产区产量大幅增加,但最近三年来,由于受土地面积等因素的限制,世界大豆产量增长有减缓的迹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1980—2010年巴西和阿根廷玉米和大豆生产和贸易数据,对其种子市场被跨国种子企业控制前后的玉米和大豆生产和贸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国玉米单产水平明显提高,大豆种植规模得到迅速扩张,由此带来两国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大幅度提升,改变了玉米和大豆世界贸易格局,巴西从玉米的净进口国发展成为玉米净出口国,两国大豆贸易规模得到扩大,已经发展成为美国主要的大豆出口竞争对手。从巴西和阿根廷的经验看,中国既要合理利用跨国种子企业进入的机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必须加快推进国有农业科研机构分类改革进程,提高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豆复兴     
<正>内忧外患国产大豆如履薄冰1、国产豆产量萎缩进口大豆和种植收益低是主因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是目前世界上非转基因大豆的主要生产国。1994/1995年度之前,我国一直是传统的大豆出口国,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对大豆及其产品的消费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1995/1996年度,我国首次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2004年,国外资本大举进入并开始向我国大豆加工业渗透。当年,国内主要大豆加工企业因对国际市场判断有  相似文献   

10.
<正>一是严格监控转基因大豆进入本区域,保持地产非转基因大豆的优良遗传性状;二是增加绿色大豆的认证面积,推广有机大豆种植,提升北大荒大豆品质和产量;三是申报北大荒非转基因  相似文献   

11.
又是一年春来到。春天意味着生机,更孕育着希望,然而对于关心国产大豆命运的那些人来说,从种子到种植面积再到最终产量,从进口冲击到下游需求乃至整个压榨行业的境遇,关于大豆的这些事,在这几年里却总让他们难以轻松。这并非自寻烦恼,杞人忧天。近年来,在转基因大豆大量进口的冲击下,在玉米大豆比价结构不均衡的  相似文献   

12.
国产大豆面临技术受阻、生产能力下降、相对成本日益升高的现状,其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适时推广转基因大豆种植、提高大豆单产产能、缩小大豆贸易逆差成为了当前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大豆产业现状、挖掘了转基因大豆的产业资源,从而提出了转基因大豆产业的发展路径。指出转基因大豆产业资源优势在于:长期以来大豆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消费习惯的养成、大豆主产区优越的生产条件和加工能力、居民食用和产业加工需求催生的市场前景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有效监管。同时指出中国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共生共存的发展路径为发挥地缘优势开展集群化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高产节能大豆的研发,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其生态安全,发挥政策导向及宣传效力以指导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受国际转基因大豆进口的冲击,国产大豆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2015年,国家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推动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壮大,提升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影响力带来了机遇。本文从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发展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具备的优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九三管理局实际提出了注重绿色发展,加强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建设;积极拓展市场,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实施品牌战略,全面叫响"豆都"品牌等壮大民族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可能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目前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中进口的80%都是转基因大豆。进口转基因大豆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很大的风险。通过分析进口转基因大豆对中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存在的可能风险,指出中国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转基因大豆进口及研发,妥善解决转基因大豆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安全管理政策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和鉴别大豆进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已有数据,就转基因安全管理政策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经验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最主要因素是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出现的国内需求增长,其次是进口大豆(含转基因成分)所具有的价格低廉的优势,而转基因安全管理政策对中国大豆进口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标签政策对抑制大豆进口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豆为例,对转基因标签政策出台前后的大豆进口量、大豆进口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出转基因标识政策没有通过预期的机制达到限制转基因大豆进口的目标,相反贴标签程序的繁琐和增加的相应费用,降低了企业效率,徒增产品价格。本文认为,我国消费者目前对转基因产品尚处初识阶段,所以有必要加贴标签,但是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使消费者认识对转基因产品的消费趋于成熟理性。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姿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可能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目前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中进口的80%都是转基因大豆.进口转基因大豆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很大的风险.通过分析进口转基因大豆对中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存在的可能风险,指出中国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转基因大豆进口及研发,妥善解决转基因大豆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农民放弃大豆改种玉米的趋势短期不会改变,产区加工压榨企业经营困难近几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大幅减少,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加工压榨企业"等米下锅",开工率普遍不足,生存困难。虽然从2008年开始,我国出台了大豆收储政策,但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明显。目前,我国大豆产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已引起市场关注。尤其是在今年我国转基因大豆进口量有可能突破6000万吨,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产量预计在1200万吨左右的背景下,大豆产业问题已引起了各方的讨论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近期,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新闻层出不穷。61名院士联名上书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上千吨转基因菜籽油流入国储库风波乍起;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区九成豆企亏损停产:张掖市一纸禁令喊停种植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犹如待嫁新娘,大家都在猜测她盖头下的真实模样。究竟什么是转基因?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类产生危害?转基因农业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困局     
商务部日前己赴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调研。 接近商务部的知情人士透露,这次调研是国务院高层领导要求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我国大豆产业的情况及其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