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及新三板市值的大幅增加,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已经初具成效,但是不同板块之间由于缺乏流通机制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转板制度的推出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那么,什么是转板制度?新三板引入转板制度有什么意义?转板制度应该如何推出?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金融学与法学结合的视角,本文分析了新三板市场转板制度面临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转板的可操作性不高、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以及法律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并为我国转板法律规则的制定与完善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新虹 《商》2014,(18):48+41-48
中国创投及私募(VC/PE)经历十余年发展,却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前期掀起的一阵阵投资热潮后,VC/PE如何全身而退,成为大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阶段,IPO仍为我国VC/PE退出的主要渠道。但面对2013年,IPO遥遥无期的煎熬,许多投资机构及企业选择了新的退出方式,如选择并购及新三板。在此类IPO通道分流的小队中,新三板的低流动性及转板不确定性造成了企业积极性很低。然而,国务院推出新三板扩容方案,明确将新三板挂牌企业范围扩充至全国,并指出转板的机制,挂牌企业可直接上市。在理顺流动机制和转板机制后,新三板的影响力将获得实质提升,对于VC/PE而言,新三板将是优秀候选退出通道。  相似文献   

4.
朱涛 《中国商论》2015,(2):69-71
2014年新三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三板企业在挂牌数量、交易量、融资能力、估值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但也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市场流动性不足,挂牌公司质量参差不齐,转板机制缺失等不足,最后从增加挂牌企业数量,大力丰富市场融资工具,推出竞价交易制度,实施市场分层管理制度,降低投资者门槛等方面提出新三板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4年新三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三板企业在挂牌数量、交易量、融资能力、估值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但也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市场流动性不足,挂牌公司质量参差不齐,转板机制缺失等不足,最后从增加挂牌企业数量,大力丰富市场融资工具,推出竞价交易制度,实施市场分层管理制度,降低投资者门槛等方面提出新三板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三板市场自推出以来,成为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的重要融资平台。然而,在其近几年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市场成交不足、挂牌企业家数少、转版困难等诸多问题。以青岛市区域性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着重分析了青岛市民营科技企业在新三板融资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既要对民营科技企业自身制度改革,又要对青岛区域性新三板市场现有制度的改革,以解决青岛民营科技企业新三板融资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伴随新三板分层制度、转板IPO的相继实施,以及大宗交易的即将推出,新三板市场备受瞩目,但流动性问题至今仍是困扰新三板的第一大难题。本文通过构建流动性综合测度指标对2016年我国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进行测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16年新三板挂牌企业为样本,通过流动性综合测度指标对新三板做市交易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着重分析了做市商的引入对流动性水平的影响,并控制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变量和公司基本财务特征变量。结果表明做市商的引入对新三板做市样本企业的股票流动性有显著影响。利用Amihud的非流动性指标(ILL)进行稳健性检验,再一次验证了研究假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备战新三板     
王孟 《市场周刊》2014,(1):52-56
2013年11月14日,股转系统在北京召开了新三板扩大试点主办券商动员暨技术系统建设培训会,同时发布了技术系统建设时间表,表明新三板的制度改革进入倒计时。在此次会议上,证监会对新三板的交易制度做了初步规划,整个交易制度分三步进行:首先,推出协议成交系统以取代目前深交所的系统,计划2014年1月份内测,5月份上线;其次,推出做市商制度,5月份内测,8月份正式上线;最后,推出集合竞价系统。  相似文献   

9.
《市场周刊》2014,(1):70-71
在2014年,新三板仍将大跨步地向前进。对于2014年新三板的工作,全国股转系统董事长杨晓嘉表示,2014年新三板将持续推动市场制度建设,夯实市场发展基础。将在适应市场创新方面做一些配套的制度更新、在融资工屋的创新、转板制度建设、做市商制度建设方面做一些工作。同时,还将评估完善现行制度规则体系.从今年开始,到明年上半年梳理现行的49个规则制度。此外,还将配合证券法修订,及时总结案例,从而奠定市场发展的法律基础;推动解决两广及退市公司方面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日益成熟,挂牌企业公司治理日渐规范,融资问题得以缓解,随着市场逐步扩大,市场结构开始变化,市场需求逐渐多元,新三板市场的融资能力欠佳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日益突显出来,因此,很多壮大的挂牌企业将目光投向了 A 股市场没希望可以通过转板上市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文章分别从几个角度研究了转板上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5)
新三板扩容之后,对做市商制度的研究一直在学术界谈论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什么是做市商以及做市商的优点和积极意义,其次研究分析我国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可能存在什么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期盼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中国版纳斯达克"的新三板市场,一直以来肩负着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重担,更是在2016年年底跻身万家时代,成为全国最大的场外市场。然而,其备受诟病的流动性问题依然严峻,如何有效地盘活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俨然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从分析我国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现状着笔,深入探讨造成现阶段流动性困境的各方面原因,进而提出再分精选层﹑建立转板机制﹑股权众筹﹑限售股解禁等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三板扩容,是《创业家》2011年最大期待金融家、投资家、创业家一直在为推出一个真正的"板"而努力然而大部分已成悲剧新三板才是中国的创新板,它已是体制所能容忍的极限  相似文献   

14.
新三板市场推出以后,其已经成为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的重要融资平台。从目前新三板融资的现状来看,还有较多问题的存在,所以探讨新三板融资现状与建议,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民营科技企业新三板融资中的现状以及问题出发,探讨了完善民营科技企业新三板融资的对策建议,为解决民营企业新三板融资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巍 《创业家》2011,(1):44-47
新三板扩容,是《创业家》2011年最大期待 金融家、投资家、创业家一直在为推出一个真正的“板”而努力 然而大部分已成悲剧 新三板才是中中国的创新板,它已是体制所能容忍的极限  相似文献   

16.
姚恩育 《浙商》2014,(3):30-31
有投资机构表示,未来监管层需要出台对公司转板的具体安排,比如对挂牌新三板时间、信息披露质量、业绩增长的要求,从而避免扎堆导致转板“堰塞湖”。  相似文献   

17.
《商》2016,(7):208-209
新三板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全国股转系统接受挂牌企业以来,一系列利好政策和制度的实施,让新三板各项制度建设日趋完善,融资功能逐步显现,投资活动也日趋活跃,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新三板市场的定位先对新三板做简要介绍,之后从新三板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方面入手,进行具体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说明,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分析了新三板市场的股权流动性问题,并通过月度换手率和成交额两项指标进行综合性的评述,认为2014年之后新三板市场股权流动性高于2013年的原因主要包含了货币资金的流入、"做市商"交易制度的推出以及投资者对新三板市场的兴趣与日俱增,并在最后还提出了提高新三板市场股权流动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日,安永发布《中国内地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和香港仍是全球IPO活动最活跃的地区,2021年全球IPO活动是近20年来最活跃的一年,至今共有2,388家企业在全球上市,筹资4,533亿美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上升64%和67%。"内地改革证券法以及后续推出创业板注册制、科创板制度局部改善、北交所成立、试点红筹股回归和新三板精选层转板等,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  相似文献   

20.
新三板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的发布,无疑是为破除新三板自2015年开始长达五年的持续低迷,以期改善中小企业的流动性不足、融资风险高、融资规模小、转板难度大等融资困境。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改善了市场结构,也为新三板融资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从风险控制、市场环境、政策模式、自主创新等角度,为新三板中小企业的融资改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