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银行家》2014,(11)
正央行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大幅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不大10月5日,央行发布消息称,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强调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此次例会与二季度相比没有变化。招商银行率先执行房贷新政,多家银行研究制订实施细则10月8日,招商率先开始执行房贷新政。继央行9月30日宣布房贷认定新标  相似文献   

2.
姚东 《中国金融家》2015,(2):104-105
时隔两年多之后,中国央行实施全面降准。2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同时,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  相似文献   

3.
从半年内的三次定向降准不难看出,我国货币政策在坚持稳健中性基调的基础上,政策边际有所调整,同时,流动牲管理日趋常态化与精细化。继今年1月和4月两次降准后,央行决定实行年内第三次定向降准。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  相似文献   

4.
正6月16日,央行正式实施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继4月25日定向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央行年内第二次定向降准。与第一次相比,此次定向降准的导向更为明确、范围更为扩大、标准更为具体。此次符合降准条件的银行包括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  相似文献   

5.
<正>2月29日晚间,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央行降准的时点在市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笔者认为,央行此次降准并非"迟到的爱",而是在国际国内复杂环境下作出的合理之举。央行为什么选择在此时降准?有关人士认为,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时机。比如G20会议上,国际社会和中国都希望人民币保持稳定。另一个原因,则如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所言,主要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6.
奔马旋去,三羊即来。"立春"这一天,央行宣布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商行、非县域农商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对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4个百分点。这是自2012年5月以来时隔32个月央行首次普遍降准。降准后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19.5%和16%的存准率。业内测算此次降准将释放  相似文献   

7.
尽管鲁政委预测剔除本次降准之后,2015年还有两次降准和一次降息。但他强调,就降准的必要性而言,今年三次降准远不够。2月4日晚,央行宣布全面降准,从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此之前,业内对降准的期待一直很强烈。在央行宣布降准之后,多位经济学家表示此次降准只是序幕,未来降准、降息将轮番上阵。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中国房地产金融》采访时预测,剔除本次降准之后,2015  相似文献   

8.
《银行家》2020,(4):75-75
央行决定于2020年定向降准3月16日,央行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1%。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央行发布2019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3月17日,央行发布2019年支付体系运行数据。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支付业务量保持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9.
一月大事     
《金融博览》2020,(2):6-7
央行部署2020年七大重点工作2020年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19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20年七大重点工作,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2020年首次全面降准落地2020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这是2020年央行第1次降准,也是2018年以来央行第8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预计可一次性释放长期稳定流动性逾8000亿元。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且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此次央行定向降准,尽管在2017年"紧货币"的惯性思维下,市场依然会认为2018年是"严监管+紧货币",这不免使得此次新型降准远超市场"预期之外"。但事实上,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央行最重要  相似文献   

11.
尽管目前存在不少驱动人民币贬值的因素,但是央行仍然会以中国政府的信用来保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2月4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即从2月5日起降准国内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0.5%,并相应对一些特殊的金融机构采取定向降准政策。这是中国央行近3年来第一次降准。尽管这次央行降准符合市场预期,但同样对市场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股市的影响更是会大。估计从2月5日起中国A股会出现一波升势。这是没有多少疑问的。  相似文献   

12.
本刊点评     
6月27日央行发布消息,自28日起定向降准并同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后,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分别至2%和4.85%。这是央行自2014年11月启动本轮降息降准“连环组合”以来,第四次降息、第三次降准。央行上一次在同一天宣布降息和降准是在2008年12月12日。专家分析,同时降息降准,历史上并不多见,突出两个特点:一是定向降准,二是普降利率。这两个特点给予了提振实体经济鲜明的信号。  相似文献   

13.
正距4月25日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准率仅1个多月,央行宣布,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将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同时,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也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远大于4月25日的降准范围,但是释放的资金仍然有限,中金测算,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700亿~800亿元。6月1 6日,央行定向降准扩展至股份制银行,其中招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都在降准之列。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分别被允许降低0.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资金量大约在2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读者感言     
编辑部各位老师:你们好,就在几个小时前,我的手机里刚刚弹出了央行降准的消息。随后各种振奋人心的分析报告从四面八方涌来,有人甚至说这是央行给投资者发的红包。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我想知道,如何操作才能接住央行的红包?山西读者严欣佳编辑部回复:本次降准虽然来得突然,却也是在意料之内,因此虽然对提振股市有积极作用,但是市场却表现乏力,甚至在  相似文献   

15.
回顾     
《清华金融评论》2020,(2):11-11
央行降准释放8000亿元资金,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Q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m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6.
流动性之谜     
缥缈 《新理财》2012,(7):28
5月12日,央行宣布今年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6月7日晚间,央行宣布调降居民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3年半来央行首次降息。在此期间,4月以及5月的经济指标显示宏观经济的总体概况,其趋势是短期向下,中期未必乐观。中国经济下行、信贷持续维持较低的发放水平,本来均是市场预期。但与此同时,市场同样预期央行将有一定的措施,弥补实体经济在流动性方面的紧张状况。因此,从金融改革的角度看问题,业界对于本次"降准"以及"降息"(即"双降")的时机,有很多精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我国央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对定向降准的实施效果以及可能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整体效果来看,定向降准政策实施后,所有样本企业的融资约束均有所缓解,且农业企业的改善程度比非农业企业更加显著。第二,从传导机制来看,定向降准政策可通过增加企业信贷可得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改善银企信息壁垒等渠道,显著提高农业企业的信贷规模并降低其融资成本。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定向降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流动性优先投向农业企业等受支持对象,实现了预期政策目标。为进一步增强定向降准的政策效应,建议优化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对已享受定向降准政策的金融机构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精确流向受支持行业和领域,同时采取配套措施助力企业减负降本、打破银企信息壁垒,提升涉农信贷市场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银行家》2014,(11)
正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历史阶段时期,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市场希望央行全面降息、降准的呼声不断高涨。考虑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保持定力,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基准利率和准备金的稳定。另一方面,主动作为,通过适时定向降准,SLF、SLO等方式,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外科手术式适时适度调整。从2014年年初至今的调控效果来看,基准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虽未出现调整,但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异常充裕,资金价格不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中国金融家》2014,(7):143-143
股市黄建V:【定向降准】央行最近两次定向降准,是尽力避免全面放水,以更准确的货币投向来支持实体经济。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央行的货币调控注重的是精准性和针对性,改变行业旱涝不均的局面,不仅为稳增长注入动力,更要为调结构注入动力。全面降准无异于满地放水,精准性和针对性显然不足,因而未必可取。恒生资本1981:【信贷资产证券化】政府可以通过银行把房地产抵押债券打包投向市场,这样可以缓解房地产对金融市场冲击,可以有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将流动性差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资产,  相似文献   

20.
《福建金融》2014,(7):1-1
正最近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贯彻落实中央定向"微刺激"政策,先后出台了两次"定向降准"和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等措施,政策目标十分明确,旨在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社会各界期待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正向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早在几年前央行已对部分县域法人银行金融机构实行"定向降准",许多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在探索"三农"和小微企业服务升级的新模式,并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