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周杨 《江苏商论》2015,(1):41-46
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许多航运企业为提高运力选择船舶融资租赁方式来增加投资。船舶融资租赁是融资租赁的一种,已成为航运业重要的融资手段。但是,由于出租人相对弱化的所有权,使得出租人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如何防范船舶融资租赁中的风险,确保自身的债权利益,是出租人参与船舶融资租赁交易时的关注重点。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各有所长,作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进行了总结和研究。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船舶融资租赁的概念,分析了船舶建造方或船舶卖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交易过程中的操作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以及其他船舶融资租赁出租人的特殊风险,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上述风险的具体对策,并对中国立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船舶优先权是海商法体制下独特的制度,对船舶融资有着不可回避的影响.但尽管如此,如果融资人能够充分注意到这项制度可能带来的问题和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风险可能给融资人带来的负面影响,船舶融资事业仍然是大有可为的.由此产生的由于优先权所产生的资不抵债是银行不得不关注的风险,大力发展船舶融资,帮助银行更好的规避风险,帮助业务开展是我们的重要日标.  相似文献   

3.
2007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给造船和航运造成极大冲击.船舶融资也被视为高风险。造船界在实践中已经采取了风险防范措施,但对于船舶融资中的诸多惯例和创新.缺乏系统而深人的理论分析。因此。多数人对船舶融资的相关措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中国是造船和航运大国,船舶融资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中国要借鉴国际经验拓展船舶融资业务.也必须切合本国实际,因此,认知船舶融资相关举措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发展并创新自己的船舶融资产品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2017年,连续两年亏损的中国船舶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结合相关理论及行业情况,从融资结构的总融资结构及营运融资结构两个层面分析,得出了中国船舶2015-2017年借入资金比率偏高,2015年金融流动负债占比营运资金过高,从而导致短期财务风险较大的结论.为降低财务风险,提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优化营运资金结构,适当降低财务...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我国船舶融资领域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中国进出口银行在船舶融资方面的举措几乎成为业界的风向标.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继续对中国船舶工业给予支持.发挥好金融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船舶融资已成为近期一个越来越热的话题.最近,由于工作需要,多次参加各类船舶融资座谈会、研讨会,从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那里了解了一些船舶融资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主要涉及到银行融资风险、贷款担保风险、船东违约,弃船风险、在建船舶抵押风险、船厂恶意逃避银行债务风险、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船舶融资工作方面拟开展的工作、船舶企业向金融机构提出的需求等很受启发.我觉得有必要将这些情况和问题归纳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船舶工业物资总公司于二○○二年十二月十日至十三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了中国船舶工业二○○三年度船舶配套产品洽谈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积极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实集团公司领导指示,与时俱进,繁荣船舶工业;开拓创新,发展配套产业。会议通报了目前船舶工业生产经营的形势;对目前船舶配套产品质量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座谈;供需双方就产品性能、工艺技术进行交流,业务洽谈;召开了新产品介绍会,对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进行了重点宣传。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关造船厂、配套厂、研究院所、有关部队、基地以及海军的修造船厂、地区船厂、联营配套企业等单位的代表共计约240人。应该说,这次会议是我们为船厂服务、为军队服务、为用船单位服务、为联营企业服务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8.
吴莉婧 《商业研究》2007,(4):187-189
船舶融资租赁交易的合同关系,将不属于传统融资租赁合同范围,但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抵押合同与保险合同也纳入研究视野,从而完整地展现船舶融资租赁交易的合同架构。在此基础上分析船舶融资租赁交易所面临的特殊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与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接单难、盈利难、融资难——在肖前市场环境中.船舶工业如何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8月29日.来自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以及造修船、融资、配套、科研、船舶交易等领域10余家企业的代表汇聚青海两宁.参加由中国船舶报社举办的《船舶经济贸易》第三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专题沦坛”。热议当前造船市场的现状和走势.共同探讨船舶工业加快结构渊整、促进转型升级的良策。  相似文献   

10.
造船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离不开银行的信贷支持。中国在发展造船的同时,融资政策一定要同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良性循环。世界主要船舶建造地,如欧洲、日本、韩国等都在其船舶工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提供出口信贷(包括买方信贷),强有力地提升了其船舶出口的竞争力。其做法可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丹 《商业研究》2011,(7):104-107
通过阐述世界主要船舶基金不同模式,及对各个国家船舶基金融资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船舶基金特质(包括基金的运作与管理、基金各利益方协调以及船舶基金风险)问题,透过船舶基金在航运资本市场存在的困境,提出对我国船舶融资租赁路径选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12月11~14日,中国船舶工业物资总公司在厦门召开了“中国船舶工业2002年度船舶配套产品洽谈会”。中船物总系统各地区公司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船厂、直属船舶配套企业、联营企业、中远、中燃、中水、港务局以及军方代表共计302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12日的大会由中国船舶工业物资总公司副总经理张辉东主  相似文献   

13.
造船和航运等相关企业如何把握商机,寻求合作共赢?金融机构如何助推中国船舶工业做强?日前,来自造船界、航运界、金融界的众多权威代表聚集一堂,发表演讲,相互交流,探讨船舶融资创新渠道  相似文献   

14.
船舶融资一直以来是外资银行垄断的“自留地”。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欧洲金融机构已有数百年的船舶融资发展历史。挪威、德国、希腊等国的银行基本垄断了国际船舶融资市场.并成为船舶融资市场的主导力量。相比之下,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中资银行对船舶融资尚未形成业务规模。然而.全球船舶融资市场格局却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了重大调整。危机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5.
接单难、交船难、盈利难、融资难……在当前的市场寒冬中.企业该如何破解生存与发展中的诸多难题?9月7日.来自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以及航运、造修船、融资、配套、科研、船舶交易等领域20余家企业的代表汇聚山城重庆.参加由中国船舶报社举办的《船舶经济贸易》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中国船舶工业发展专题论坛”.热议当前航运、造船市场的现状及走势.研究发展良策.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破局发展.如何通过相互交流促进各单位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6.
为中国船厂开立《对外预付款还款保函》(下称“保函”)是国内银行支持中国船厂发展船舶出口贸易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内银行进军国际船舶融资市场的第一站。目前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代表,已有十几家国内银行将开立《保函》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发布了若干关于金融支持船舶工业的指导意见,指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优质造船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帮助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渡过难关。然而,由于国际市场的持续低迷,一些企业破产和重组,船舶工业的信贷政策不断被金融机构限制,造船的总资金缺口问题仍然很严重:造船企业的融资成本不断增加,企业发展资金显著增加,现金流日趋紧张。此外,由于船舶及船舶设备市场的不断下滑,船舶配套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因此,针对江苏省船舶制造企业由于金融抑制所导致的财务萧条和经验经营困难等问题,展开船舶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选择优化。探寻其运作机理,进而探索出适合于本省船舶制造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实施路径,助力本省船舶产业的提质升级,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理论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危机来临如何选择出口信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4日,法国巴黎银行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了“第二届出口信贷研讨会”,来自近40家进出口企业的1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以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为主题,法国巴黎银行的专家们先后对银团贷款市场、结构融资、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信贷的影响、汇率风险防范、融资保函和碳排放融资等作了专题演讲。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造船模式.提高了船舶企业的造船效率,降低了市场风险,给船舶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缺少一套完整的船舶工业数字化评价体系,我们无法对几十年来船舶工业建成的数字化系统的应用水平和发挥的作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经济联合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进出口银行牵头组织的“2008年中国船舶与金融论坛”场面异常火爆,吸引了造船业、航运业、金融业及其他相关行业600多人参会。大大出乎会议主办方的预料。这表明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了包括国内外金融界在内的相关方面的广泛关注。“当资本快速向一个行业聚集的时候。风险往往也会随之加大。”为此.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坍会会长张广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全行业要珍惜船市的大好形势,确保按期保质交船.维护中国造船在国际市场的良好信誉;银企各方应联手互动,广开融资渠道,规避潜在市场风险,共同推动中国船舶工业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