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由好到差分别为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适应、学校适应、学习适应。男生的主流文化适应、民族文化适应差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差异。推进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适应,要建立渠道,增强指导;教学方法贴近民族学生;重视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功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内成立少数民族学生社团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也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发扬与继承。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校教育面临着教学资源过剩、学生辍学、城乡学生比例失调、文化适应艰难等问题。因此,加大对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必要的扶持、调整和完善,对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等是有利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高校应立足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各自优势与协同作用。思政理论课教师应注重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实效性角度研究思政教育,辅导员要在关爱学生日常生活与管理中加强思政教育,二者形成共同合力,与学生保持密切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注重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共同致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崔鹏  张金耀  吴岳 《魅力中国》2014,(23):142-142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为更好地适应新的思政教育大环境,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从思政教育工作的视角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在加强思政教育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管理,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骏  邱仁富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1):168-171,193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和源泉,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是由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决定的,表征为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民的精神需要和农村传统文化自我价值提升的诉求;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必须正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全方位推进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必须在凸显乡村特质的同时重塑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传统,着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的创新,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少数民族文化在和谐高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厦存在的问题着手,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和谐高校建设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新思路。1、加强文化认同感;2、加强学生的培养;3、积极开展民族活动;4、运用高科技手段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完善保存;5、宣传民族文化使少数文化传承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些年高校扩招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受传统文化和现代主流文化双重挑战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愈显困难。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择业过程,其实质就是在经历至少20年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选择与被选择、融合与发展的复杂角色转型和文化适应过程,同时也是价值观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群体本位文化特质模式转型到适应市场经济的个体本位文化特质模式的转变过程。因此,探寻社会、政府及高校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整合文化价值观,构建文化视角的职业指导体系,完善少数民族就业保障的法律保障机制势在必行。由此,可避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
鲍相龙  赵清 《中国西部》2014,(37):18-20
<正>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相对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区域之间的相对闭塞,很多偏远农村学校的老师教学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学生的学法单一、思维单一,接受的文化也是单一的。因此,开展民族学生双语教学,提高民族学生素质,使少数民族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在民族地区对学生开展双语教学也势在必行。民族地区推行民族语与汉语并重的双语教学,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种手段,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少年在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中,不仅能够学习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还能够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这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689名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性别差异,但不存在生源地差异。应采取建立交流渠道、实施贴近民族学生的教学方法、重视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措施,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适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下简称: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叙述了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双主体"模式的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可行性,探索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双主体"育人模式的路径:创新教育理念,把双主体思政工作落在实处;优化交流机制,保障学生思政工作交流互通;完善理论与实践体系,保障理论指导与实践认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贵州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博物馆的对策: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民族博物馆与综合类博物馆常态交流机制;通过巡回交流展览培养一批专业人才;积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收藏.  相似文献   

13.
孙静 《新西部(上)》2013,(Z2):136+146
本文以网络上热议的"切糕事件"为背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切糕事件"的起因、处理结果及其影响进行思考,认为"切糕事件"揭示了以下几点内容:一是不要把与少数民族有关的问题都当作民族问题处理;二是要加强网络立法;三是要加强各民族间面对面交流。  相似文献   

14.
天津国际化社区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种内外部因素影响,如交往心态、交流沟通、文化适应、社区参与等,制约了社区文化功能的发挥。国际化社区文化的构建,必须实现文化互适应、培育多元文化融合;增进外籍居民社区归属感,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现文化的共建共享;细化文化管理服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立外籍居民管理信息库,提高文化管理和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多元交流与碰撞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精神视野得到开拓,思维创造性得到提升。但是,多元文化的冲突也正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首先对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进行了概述,之后分析了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最后探讨了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6.
苗族地区马克思主义教学案例库建设能激发苗族地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热情、提高分析少数民族现实问题能力和有利于加强思政课程与社会相关部门的联系。而案例库建设的实施办法包括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和苗学会集体开发与共享、苗族教师个人开发以及苗族大学生参与开发等。教学案例库的体系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苗族案例库来建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国家重视,学界对此进行了颇为丰富的研究,但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少数民族学生人际沟通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分析兰州市商业学校藏族学生群体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呈现的问题,文化上的偏见则是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中的最大障碍,加强跨文化理解,进行平等跨文化交流,才能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龙 《新西部(上)》2013,(Z1):180-181
文章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此,在工作中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坚持公正公平、适当照顾、相互交流的原则;探索他们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有效途径,是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设成长成才的环境;加强政治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把准人生的政治方向;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训练等。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文化经贸交流与合作是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贸交流从无到有、由民间发起到政府推动、不断热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深入,大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录取率也不断增加。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文化上与汉族学生存在差异,其入学适应性问题凸显。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高校应积极创新思路,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交往、心理、生活等方面完成对新环境的适应,尽快适应并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