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刑法因果关系应分为两个层次,即为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事实因果关系是确认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归因性的客观联系,法律因果关系是判断行为人对犯罪结果是否具有责任,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司法机关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从事实因果关系逐渐过渡到法律因果关系、从而认定因果关系。在确认归因性后的基础上渐渐加强对归责性的判断过程。法院对因果关系的归责性作出相应的判断时,要综合多种相关的价值元素进行考虑,如刑事政策、刑法的精神、刑罚的依据、行为的危害性以及规范违反刑法的程度、行为对结果的作用和该情况下公众的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3.
刑法的因果关系向来是刑法问题研究中争论不休的焦.虽,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判断案件事实是否符合构成要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在因果关系中最为复杂的便是存在了介入因素,介入因素的判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有决定性作用。对于介入因素的类型分析,有助于厘清介入因素对因果关系的影响,进而认定先前行为、介入因素与结果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和逻辑的意义的因果定义可以表述为“所谓原因,乃是对于结果的一个非必要却充分的条件中的一个非充分却必要的部分”。在刑法领域,并没有在以上意义上使用因果关系概念。我们不会把引起一个结果的所有必要因素都认定为“原因”。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概念不是“单纯客观”的东西。已经在必要条件意义上的基础上基于某种标准进行了价值筛选。刑法因果关系的主要学说包括条件说、相当说、客观归责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渎职侵权犯罪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针对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中有关劳动刑法的规定总共是有4个罪名与“劳动刑法”有关:重大安全事故责任罪、强迫职工劳动罪、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恶意欠薪罪。随着经济的发展,凸显出我国有关劳动刑法的规定,还有些不完善之处。本文通过对中国刑法中国有关劳动刑法现状的分析,以及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提出了对中国刑法中有关劳动刑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刑法因果关系新思考》一文首倡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学说,该文首次将刑法因果关系上升到逻辑的高度,并科学讨论了因果关系进程中的介入因素。继续的深入研究发现,因果关系存在于犯罪的所有形态中。在犯罪未完成形态中,存在且只存在充分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因果关系。在非直接故意的结果犯中,犯罪的认定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具有唯物决定性。在监督犯罪的场合,应当坚持责任自负的原则,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分别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相似文献
8.
9.
对一般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认定,实践中采纳的是相当因果关系说。对传统民事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认定,是在依据对事实的科学评价基础上进行法的价值判断。由于环境侵权行为存在着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必须将法的价值追求作为评价原则予以贯彻。 相似文献
10.
学生发生伤害事故总有一定原因.有因才有果,直接因果关系很好确认,间接因果关系难以确认.在确认因果关系时,如果能考虑“因”对“果”的“作用”“因”对“果”的“距离”“因”对“果”的“影响”,并由此确定责任承担者及责任承担份额,就相对公平. 相似文献
11.
因果关系是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和重要的关系之一,也构成了社会科学领域理论建构和论证的核心内容。虽然社会科学研究中呈现出实证和诠释相互交锋、科学主义与人文关怀彼此交织的多元局面,但强调科学实证的主导范式并未发生根本性变迁,理论化的因果机制分析仍是社会科学科学化的核心标识和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受贿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腐败犯罪,在中国内地刑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刑法中都规定了相应的受贿犯罪的条款,用于惩治公务人员的腐败行为。香港刑法中的受贿犯罪包括:一是公务员索取和接受利益罪,二是公共机构雇员索取或接受利益罪。通过对其犯罪构成内容的具体研究,对内地的受贿罪研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因果关系在侵权案件的审判中相当重要,是法院确定是否构成侵权和承担责任大小必须考虑的因素。然而,我国法院在侵权案件中认定因果关系很随意,因果关系认定要么过于宽松,要么过于严格,造成判决的不公正。本文从影响因果关系的因素出发,提出了法院在认定因果关系案件时应当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否可预见、盖然性大小、当事人双方过错程度,并如何判断这些因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判决更加科学公正对司法实践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是最为困扰法院和学者的问题,必然因果关系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可预见性理论及法规目的说都各有所长,也都各有所短。相比较而言,可预见性理论较为简明,也更符合中国实际。因而,应以可预见性理论为基础,兼采其他学说之长,构建我国因果关系认定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涉及共同过失犯罪的案件数量也越来越多,其造成的社会危害也越来越大。由于共同过失犯罪在立法上的缺失,造成在司法实践中对共同过失犯罪的定罪处罚失去依据。要对共同过失犯罪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完善刑法中共同过失犯罪的规定提出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侵权责任法》对于多数人侵权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深入说明,从因果关系角度出发能够更好地理解各法条的立法目的,从责任承担的角度理解又能更好地区分不同立法目的中存在的合理性与矛盾处。因此,理清各条文之间的界限,澄清各法条之间的争议,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因果关系是犯罪论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也是据以归责的前提条件。理论界却鲜见以渎职侵权犯罪为视角对因果关系进行专门研究。理论的缺位加之因果关系本身的复杂性使得渎职侵权犯罪因果关系之判断一直是反渎职侵权干警无法回避的隐痛。本文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存在介入因素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侵权责任法》对于多数人侵权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深入说明,从因果关系角度出发能够更好地理解各法条的立法目的,从责任承担的角度理解又能更好地区分不同立法目的中存在的合理性与矛盾处。因此,理清各条文之间的界限,澄清各法条之间的争议,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安乐死是一个跨越多学科的问题,社会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法学等各个领域对此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它突破了传统的伦理观念,牵涉到医学中一对固有的矛盾,即延长病人生命与解除病人痛苦的矛盾,同时由于其具备了犯罪的形式特征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对于这样一种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