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研究表明,从短期来看,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从长期来看,农村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长期存在的协整关系抑制了当前消费支出的增长。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优化当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影响机制的微观基础出发,运用协整分析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消费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没有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促进作用.因此,应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1978年至2010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挤入效应,这种挤入效应效果不明显,且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更好地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政府应从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社会保障支出与消费水平关系实证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将收入变量引入消费者最优理论模型并将农村与城镇经济分别加以考虑,改进并重构了社会保障支出与消费水平关系的计量模型。以该改进模型为基础,文章利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更加深入地研究了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与国内以往实证研究不同的结论,即在长期均衡中,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均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即挤进消费水平;其中,增加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这些结论为我国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障支出政策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SAS统计软件对河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存在差异。城镇居民消费以提高生活水平为主,农村居民消费以维持基本生活为主。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改变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金融对农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数据选择与基本分析为了进行实证分析,我们选择1990-2006年间的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农业贷款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数据根据2000-2006年株洲市统计年鉴和2000-2006年株洲市金融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整理而得。1.总量增长趋势明显。从1990年至200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9%,尤其是1991、1993、1994、1995、1996年的农村居民增长速度比较快,2006年末,人均纯收入达到4366元。在收入增加的推动下,同期农村消费总量呈现连年持续攀升走势,消费增速最快的两个区间是1993-1996、2001-2006,这两个区间的曲线斜率较大,这意味着其边际增量(即消费增加额)较大,到2006年末,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达3333元,是1990年的6倍左右。2.消费结构有所升级。不仅个人消费总量发生了变化,消费结构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食品支出与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下降,恩格尔系数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在上升,表明农村居民饮食消费逐渐从“吃饱转向吃好”。二是交通和通信支出是农村居民消...  相似文献   

7.
财富效应是消费函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财富效应的角度,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萎缩的原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发现1999年到2010年中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农村居民家庭银行储蓄与住宅资产未发挥财富效应,而生产性固定资产对农户消费支出具有统计性质十分显著的财富效应.在分析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发挥财富效应,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包括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倡农村居民集约化居住,增加对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  相似文献   

8.
基于总量和分类支出的视角,从宏观层面对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1998~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确实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尤其是对以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为主的发展享受性消费的挤入程度要大于以衣食住为主的基本生存性消费;但在民生财政具体分类支出方面影响却存在着差异,即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而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支出影响微弱。因此,在稳步扩大民生财政支出比重的同时,应注重优化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等,全面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总量和分类支出的视角,从宏观层面对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1998~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确实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尤其是对以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为主的发展享受性消费的挤入程度要大于以衣食住为主的基本生存性消费;但在民生财政具体分类支出方面影响却存在着差异,即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而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支出影响微弱。因此,在稳步扩大民生财政支出比重的同时,应注重优化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等,全面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ESDA-GIS方法探讨了我国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财政农业支出、财政转移性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显示:(1)财政农业支出由正向不显著逐渐变得显著,呈北高南低的稳定空间格局;(2)财政转移性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呈东高西低的稳定空间格局;(3)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且财政支出刺激农户消费的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