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扶贫项目如何准确瞄准贫困农户是反贫困理论的焦点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文章从政治关联的视角深入分析了这一问题.通过对5省30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1)具有政治关联对农户参加扶贫项目有显著正向影响;(2)村级治理不完善是导致政治关联影响扶贫资源瞄准的重要原因;(3)政治关联影响扶贫资源瞄准的外部原因是政府主导的扶贫项目过多,公益组织在扶贫领域发挥作用太小.因此完善村级治理,鼓励公益组织在扶贫领域中发挥作用,降低政治关联对扶贫项目瞄准的影响,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文章揭示了村级治理不完善与扶贫项目瞄准之间的矛盾,并从政治关联的角度分析了公益组织在扶贫领域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性.研究结论对我国治理贫困和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劳务输出作为一种资本流动方式和投资活动,目的就在于让人力资本流动起来,从而获得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济收益和差额工资.目前我国出现流动的劳务人口主要是由各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组成.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由不同地域的经济收益差异引导的,目前我国劳务输出已经出现产业化发展趋势.本文对我国目前的劳务输出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从而...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将解决好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一系列思想理念和措施。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扶贫工作,我们一般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论上来认识,特别是将其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上来进行论述;其实,开展扶贫工作也是评价国家制度价值的一项标准,有着伦理学的理论依据。文章拟从国家制度价值标准的角度来分析国家开展制度性扶贫的政治伦理、经济伦理和生态伦理等,揭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扶贫的制度选择的必要性和社会发展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金融扶贫绩效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市场与扶贫的有效结合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传统财政扶贫的效率、效果,缓解财政压力,还能开发贫困地区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政府、金融机构、贫困人群三方的帕累托最优。文章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五项原则的规范下,对金融扶贫项目参与各方进行角色定位和利益划分,明确各方在金融扶贫项目中的目标和职责,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金融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旨在为金融扶贫工作的绩效评价提供一套相对合理的标准,促进金融扶贫绩效评价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5.
石中华 《经济师》2001,(6):186-187
世界银行全面参与中国贫困战略始于90年代初,1992年,世界银行出版了一份题为《中国:90年代扶贫战略》的调查报告,提出世行援助中国扶贫攻坚的一揽子意见,西南扶贫项目(1995年1月1日启动先导工程,项目覆盖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和贵州省),秦巴扶贫项目(1997年1月1日启动先导工程,项目覆盖区四川省,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部扶贫项目(项目覆盖区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省)是世行在化贷款支持的,主要解决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绝对贫困问题的跨行业多渠道的一系列综合扶贫经济,高效地使用,并仅仅用于协定规定的扶贫项目,世界银行要求,中国的财务管理和会坟制度能提供及时,真实可靠的财务资料,对每个一人贷款的项目,要求定期提供财务报告,并对其进行审查,对每一份财务报告进行定期审计。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国家,以人为本是基本指导思想,其实践直接关乎社会稳定和谐.素来,贫困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经济现象,困扰着各个国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重点问题.自精准扶贫提出以来,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其实施为我国实现小康社会注入了新的动力.本文在对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作出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精准扶贫实施优化对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是以贵州省台江县南宫镇精准扶贫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台江县南宫镇贫困现状分析,从精准扶贫项目的瞄准、精准扶贫资金投入与使用、精准扶贫项目管理、精准扶贫项目成效四个方面研究分析贵州省乡镇精准扶贫实施情况,利用计量回归方法和因子分析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各种绩效指标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各种绩效指标的主要因素,针对扶贫资金效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扶贫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扶贫涉及的组织机构膨大,管理层级多,职能条块分割,加大了农村扶贫工作的协调难度与运行成本;现行农村扶贫治理机制中,农村扶贫资金与项目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合一、监督职能缺失,没有形成应有的治理机制制约功能、制衡功能与目标约束功能。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制度创新,通过确立法律制度,完善政策体系,建设保障机制,细化扶贫战略与目标,重组扶贫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形成制度规范下的有效的农村扶贫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并界定了农村生态扶贫的概念,提出云南省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生态扶贫效率低下,因而有必要对影响农村生态扶贫项目效率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以便提出改进云南省农村生态扶贫效率的对策建议。基于此,考虑到非期望产出,文章构建了农村生态扶贫项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DEA模型,利用云南省4个州市共27个县进行实地调查所搜集的数据,对这27个县的生态扶贫项目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当时农村贫困人口有8000万,国家计划用7年时间,即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由于中央政府的重视,近年来中国农村脱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于扶贫工作主要是向贫困地区投入资金和技术设备等,从而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他们脱贫。因此,扶贫重点的选择直接影响扶贫的结果。而面向新世纪,中国扶贫的重点及方式应该有所转移。 一、由重点贫困县向非重点贫困县转移 中国的扶贫政策是以确立国家重点扶贫县的方式开展的。国家“八七”扶贫计划在全国共…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实行的财政扶贫行政化运作模式,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公司化运作模式通过在财政扶贫资金直接到贫困农户无偿使用之间增加一个公司化的实体,按照公司制成立的实体管理和使用财政扶贫资金,对国家无偿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扶助项目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和效益分析,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政府主导型扶贫运作模式的缺陷及其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扶贫的推进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力量来完成。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在组织、重点、手段、任务、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对扶贫主体的选择、扶贫组织的构建、扶贫任务的确立和扶贫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政策扶贫:目标选择和农民增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中国1998—2009年分县数据,考察了新时期农村扶贫政策的目标选择问题和农民增收效果。新时期国定扶贫重点县的选择主要依据一个县的初期经济水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到了照顾;新时期扶贫政策对国定扶贫重点县农民收入具有干预效应,但效应的大小根据初期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扶贫项目对农民的增收效果还具有一定的时期滞后性。  相似文献   

14.
袁明宝  余练 《开放时代》2021,(3):162-179
全面脱贫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应有之义.在经历了体制改革扶贫和开发式扶贫阶段后,精准扶贫战略成为完成全面脱贫任务的制度保障.精准扶贫战略的制度设计、政策运行契合了当前中国贫困人口结构现状,成为政府主导推动的制度化、组织化反贫困行动.通过驻村工作队的组织嵌入、扶贫资源对贫困户内生需求的嵌入,以及行政动员与社会动员的互嵌,实现了精准扶贫目标的靶向准确和国家扶贫意志的贯彻.在运动式贫困治理背景下,精准扶贫形塑出基层组织积极治理和精细化治理的逻辑,并重构了县乡村责任共同体,实现了外部扶贫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的有效结合.在政府组织、资源输入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基层组织贫困治理能力,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反贫困机制,成为保障全面脱贫稳定实现和贫困群体长远脱贫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减少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别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就中国政府的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和贫困减少的长、短期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扶贫资金对农村贫困减少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扶贫资金抑制了农村贫困的减少,但这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经济增长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同时,加重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扶贫资金运行机制、提高扶贫项目的瞄准性,对于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扶贫的精准度是旅游扶贫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就必须对旅游扶贫进行精准识别。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探讨旅游扶贫精准识别以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精准化,对今后的旅游扶贫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精准扶贫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的概念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和旅游扶贫项目识别两方面的内容,最后提出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的市场甄别机制和"意愿—能力"识别模型及旅游扶贫项目识别的"RHB"框架。  相似文献   

17.
方黎明  张秀兰 《财经研究》2007,33(12):47-57
中国农村制度化扶贫是一种开发式扶贫战略,其政策效应日益削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更为分散;相当数量的真正贫困人口没有能力从扶贫项目中受益;现行的扶贫策略也难以有效针对疾病、教育等致贫风险。现阶段中国扶贫政策在收入救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提高贫困风险人群应对贫困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扶贫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 1978-1985年间的 8年 ,主要是通过对旧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推动扶贫工作 ;二是 1986 -1993年 ,又用了 8年 ,在中央的领导下 ,全国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三是1994-2 0 0 0年 ,中央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用 7年的时间基本解决最后 80 0 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三个阶段大规模扶贫开发和扶贫攻坚 ,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农村贫困人口由 1978年的 2 5亿下降到 2 0 0 0年的 2 6 0 0万 ,平均每年减少约 10 18万 ,贫困发生率 (即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 )由 30 7%下降到 3 %以下。经过第一、第二个阶段的探索和实践 ,我国扶贫工作指导思想 ,也由救济式“输血型”扶贫 ,转变为开发式“造血型”扶贫。这就是 ,在国家给予必要支持的条件下 ,贫困地区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 ,有组织地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 ,逐步形成和增强贫困地区、贫困户的自我积累能力与自...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政策推行实施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工作的特点使其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脱贫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本文梳理了精准扶贫的提出及其内涵,从各项研究和国家顶层设计方面分析了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社会工作从经济援助、能力建设、文化建设三维介入精准扶贫的路径方式,强调外部保障和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性,促进社会工作更好的助力精准扶贫,实现真正的脱贫.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稻城县为研究对象,对该县的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相关的扶贫理论与当地具体实际的结合,分析在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之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笔者经过对稻城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情况的实证研究发现:扶贫工作中存在脱贫标准实现度不高、巩固脱贫成果缺乏持续动力、政策设计和落实存在偏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针对扶贫发展中的典型问题,本文提出发挥贫困户主体作用,摆脱输入式扶贫;发挥各类组织在脱贫中引导作用,联动扶贫主体与脱贫主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调动和整合扶贫资源;发挥群众、第三方和政府的监督作用,确保脱贫扎实推进等方面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