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如今,当人们再踏进银行的时候,就会发现,外币存款率出现了许多变化:外币存贷款利率不再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如果你有300万美元以上等额外币要存银行,利率还可与银行"侃价"。这是我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重大改革带来的新景象。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0年9月21日开始,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银行协会统一制定,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经历了20多年之后,实质性改革终于浮出水面。同时,这一改革也预示着,人民币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2.
利率市场化,四大行将少赚一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旱涝保收"的管制利率已带来诸多痼疾,但面临利润巨额损失的估算前景,在推行利率市场化的问题上,大银行们显得投鼠忌器。千真万确的实话,往往并不受欢迎,尤其是当"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金融业内话题之后。"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自己  相似文献   

3.
国家开发银行最近决定,取消行业差别利率,实行新的固定资产贷款利率。一、按照"收支平衡、保本经营"原则,制订开发银行的贷款利率。二、改变贴息方式,取消基本建设贷款行业差别利率,直接贴息到项目,实行基本建设硬贷款收息和贴息两条线。即一方面,贷款企业按照开发银行的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另一方面,开发银行将财政贴息资金直接贴给贷款建设项目;同时兼顾行业与地区差别,按照不同  相似文献   

4.
小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多因素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贷款利率定价对于小型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市场化的非完全性和贷款企业信息的非对称性,所以研究基于市场导向型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对小型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讨论贷款利率定价的市场机制;然后给出基于"国债利率、社会资本收益率、银行调整资本收益率及银行贷款规模"贷款利率定价的多因素模型并以银行A的季度营运数据为实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讨论了相关的贷款利率定价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面停止房贷是"损人不利己"之举,或将带来严重社会后果。近期北京、广州、天津、武汉等地多家银行都以"额度用尽"为由,暂停了房贷业务,一些银行虽未停贷,但也纷纷取消利率优惠甚至上浮利率,房贷的审批流程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长。"金九银十"遭遇"房贷荒",苦了"刚需"族。银行做出住房按揭贷款是否停止的决策,不能只考虑贷款回报率和狭隘的风险防范,应充分考虑当下我国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制度规则下,余额宝对银行贷款利率不可能产生实质性影响近期来关于"余额宝们"的种种说法,引起了社会上的热议。有的说,"余额宝们"推高货币市场利率,促使银行融资成本增加,导致居民住房贷款利率以及实体企业贷款利息提高;有的说,"余额宝们"的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加速了利率市场化进程;有的说,"余额宝们"通过基金公司把90%的以上的资金投资银行协议存款。  相似文献   

7.
政策法规     
国家开发银行经批准,决定于今年起取消行业差别利差,实行新的固定资产贷款利率。1、按照"收支平衡,保本经营"的原则制定开发银行的贷款利率。2、改变贴息方式,取消基本建设贷款行业差别利率,直接贴息到项目,实行基本建设硬贷款收息和贴息两条线,即一方面借款企业要按照开发银行的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另一方面开发银行将财政贴息资金直接贴给借款建设项目。同时,兼顾行业与地区差别,按照不同项目、地区和贷款期限实行不同的贴补率。3、软贷款仍按人民银行批准的4.68%和5.94%两档利率执行。4、技术改造贷款比照其它专业银行的利率档次和水平执行。  相似文献   

8.
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加速发展,令银行传统的以存贷差为主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罗斯柴尔德家族旗下爱德蒙得洛希尔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汤熠长期关注银行股,他表示:"中长期来看,银行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从日韩利率市场化过程来看,5~7年内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机,未来2~3年对中国银行业是一场炼狱。"中国银行业人视为"暴利机构"由来已久,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指出,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多重压力下,中国银行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步缩小,中国银行业基本已经告别动辄就30%至40%的高利润增长期。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再启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靠规模扩张与"吃利差"的传统模式,银行还能活下去吗?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发各界关注。就在新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明确表示:"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此前一个月内,央行内部多位官员密集撰文或发表观点支撑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宏观很好,微观不好"。这是近年很流行的一种说法。其注解是:宏观上的增长"一枝独秀",有高于7%的增长率;微观除少数垄断企业和外企,多数企业惨淡经营,不图赚钱只求保本。何至于此?在于银行业对企业的暴利盘剥与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逆向调节。垄断支撑的银行暴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和其他企业一样,都是从事交易的经济人,只是交易物有些不同,以资金为商品,以利率为价格,存款利率是买入价,贷款利率是卖出价,存贷款的利差是银行业的利润率。照此市场机理,银企双方应在讨价还价中展开搏弈,并在利益均衡中达成双赢。然而,银行的垄断经营和利率管制取消了市场经济的定价机制,剥夺了资金购买者的价格博弈权,并构成银行业由垄断所支撑的暴利经营。  相似文献   

11.
6月20日,这是疯狂的一天.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在近年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两项利率往往不到3%. 受此影响,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大幅上升,金融机构普遍感到"钱荒",市场深陷流动性危机.但这背后绝不仅仅是流动性本身的问题,而是与"影子银行"密切相关. 就像入侵的外来生物,"影子银行"正疯狂而又野蛮地生长,其规模之大,足以"造成系统风险",这个游离在监管之外的"影子",可能引发一场金融危机,并将危机无限放大.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应该理性地看待影子银行,它确实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必要的信贷补充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子银行提供的资金是以银行为本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就在市场大声疾呼"钱荒"的同时,央行却并没有释放更多的流动性,银行闹"钱荒",央行不"放水".此举被认为是管理层下决心遏制不断膨胀的"影子银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瑞杰  刘倩 《北方经济》2006,(22):55-56
一、推行房地产证券化的迫切性和意义 (一)分散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是以银行为核心的,因此,银行面临的风险也将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银行信贷面临四种风险,即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提前偿还风险. 1.房地产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分散利率风险.住房抵押贷款期限一般比较长,通常是10-20年,甚至是30年,利率波动的可能性很大,利率波动对住房抵押收益的影响也会越大.目前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实行的是单一品种的浮动利率贷款,商业银行随时可以根据人民银行利率变动而上浮或下调利率,买房者也承担了较大的利率风险.一旦通胀率提高,利率随之提高,消费者借贷的热情必然降低.银行对住房抵押贷款的呆账率也会提高.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行固定利率为基础的贷款,这样购房者的风险降低了,但银行仍然要面对利率风险,通过房地产资产证券化,银行将贷款一次性出售获得收益,利率风险则随贷款也转移出去了.  相似文献   

13.
鲍涛 《浙江经济》1998,(12):50-52
银行微观经济理论的第一个模型,是信贷配额理论。即使在西方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利率来调节资金的供求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银行定的利率,要高到使资金的供求相等,但利率高了之后,资金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利率越高,向银行借  相似文献   

14.
利率市场化 苦旅何时休 目前,你把你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放在哪家银行都无所谓,因为一样的安全,一样的利率。可是,要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发现我们国家也有了银行家,那时你就能充分感受到他们的智慧与精明了。他们会笑容可鞠地先与你握手问好,然后再告诉你他们银行将会给你“特殊的存款利率”、“特殊的贷款利率”。你会从每家银行给你的不同好处中,体验到他们一个更比一个“精”。 上述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就是我们将来的银行——期限也许不会太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今年7月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在3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目标。9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中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至此,利率市  相似文献   

15.
王韶辉 《新财经》2013,(10):48-50
我国未来5~10年的利率水平将呈逐渐走高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债投资者急需一个产品来对冲利率风险。甚至有市场人士认为,称国债期货是专为银行解决利率风险设立的对冲工具也不为过,只是目前主角尚未粉墨登场。阔别18年后,国债期货于今年9月6日正式归来,这个曾经制造了"327国债事件"的"坏孩子"终于重回资本市场,成为推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与改善债券市场流动性的重要衍生品。上市当日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作为我国第一个场内利率衍生品,国债期货上市标志着我国期货衍生品市场进入了  相似文献   

16.
央行2020年以来已多次"喊话",银行体系适当让利给实体经济。3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应对国际疫情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布会上,就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方向,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说,要继续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以此引导贷款实际利率不断下行。要积极引导银行体系适当让利给实体经济,让"稳经济"和"稳金融"实现共赢。而在一个多月前.  相似文献   

17.
董露茜 《新财经》2013,(2):43-45
银行对电子商务领域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原因很简单,过去银行被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支付慢慢孤立,与客户的距离越来越远,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在"利率市场化"和"资金脱媒"压力下,银行正在加速电商布局。2012年12月,建行"善融商务"正式宣布其交易额突破35亿元、融资规模接近10亿元,商户数量过  相似文献   

18.
反思钱荒     
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从2013年5月份以来,金融市场的资金利率全线攀升.以三个月国债利率为例,5月7日,其到期利率为2.59%,6月19日升至3.39%,升幅高达30%;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狂涨,6月20日的拆借利率高达7.66%,比5月7日的2.36%暴涨了2.24倍.同期固定利率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也从2.35%陡升到6.97%,涨了近两倍.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自2010年底以来,第三次攀上如此高位. 每年6月底央行会对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进行检查,这个时候,各银行会回笼现金.往年各银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筹够足够的钱以应付检查,但今年,各银行发现,筹钱变得很难了,由于种种原因,只能通过同业拆借的方式来筹钱.6月27日是今年6月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于是银行间市场上6月20日的7天期回购利率被急需钱的银行机构追到了历史的最高位,"钱荒"出现.  相似文献   

19.
张长征  唐鹏 《特区经济》2004,(12):222-222
一、利率风险管理创新的轨迹分析在银行传统的业务中,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实行的基本上都是固定利率制度,利率没有市场化,同时金融市场也不发达,人们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基本上属于空白阶段。银行按照规定的利率吸收存款,并根据规定的利率发放贷款。所以,无论是存款利率还  相似文献   

20.
2005年3月,在中国人民银行房地产政策指引中,第一次提出允许探索"固定利率房贷".不过,当时购房者根本不知有固定利率这回事,而银行则对之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