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贫困山区的情况 山西省的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其中人均收入在120元以下的贫困地区有31个县,总面积4.9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1.7%,人口43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6.9%。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总的来说是地势高寒,地形复杂,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从气候分区看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黄河沿岸和汾河沿岸的18个县为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雨量在420—550毫米之间,位于吕梁山和太行山中低  相似文献   

2.
据2005年底国有林场摸底调查统计,云南省共有国有林场135个,其中纳入《云南省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实施规划》(2006年-2010年)的有92个,占全省国有林场的68%,贫困林场职工总数6042人,占全省国有林场职工总数的75.5%。面对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问题的现实,当务之急,国有林场要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推进内部经营管理改革,大力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3.
祥云素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奥运之火”的称誉,是祖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县份之一,始建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因“彩云南现,县在云之南”而取名云南县,1918年因省县同名改称祥云县。县境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县境东与楚雄州的大姚、姚安、南华三县交界,南和弥渡县相连,西与大理市接壤,北和宾川县毗邻。全县国土总面积2425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86.4%,林木绿化率68.67%,森林覆盖率60.21%。  相似文献   

4.
吕梁地区十三县,除汾阳、交城、文水.孝义平川四县外,其余兴县、临县等西山九县,属于依靠国家财政补贴的连片贫困地区。1983年,这一地区人均收入百元以下的有2,943个村庄,273,194户,1,048,052人,其中52万余人的人均口粮在300斤以下,占到贫困乡村总人口的49.7%。1984年,山区群众的经济收入虽有显著提高,但与平川四县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干旱是世界性问题。全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占陆地总面积的35%,中国是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较大的国家,旱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52.5%,其中,甘肃省是全国最干旱的省份之一,全省旱地面积3600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0%。近年来,甘肃省通过长期不懈努力,探索出一个以全  相似文献   

6.
一、目前遵义山区农村贫困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贫困现状。经过“八七”扶贫攻坚,我市贫困县(市)和贫困人口大量减少,目前全市已由大面积的全面性贫困阶段进入局部的区域性贫困阶段,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插花型”的特点。全市现有务川、道真、正安、习水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116个重点扶持乡(镇)、2398个重点扶持村,分别占全市县(区)、乡(镇)、村总数的30.77%、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中部平原的十七个县(区),位于辽河中下游地区,年平均气温6.5—8.7℃,无霜期150—170天,年降雨量570—760mm,适于玉米、水稻、高梁、大豆等作物生长。共有耕地面积2,200余万亩,粮豆面积约占全省30%,产量约占全省40%,商品量约占全省70%,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相似文献   

8.
甘肃旱地农业的基本出路小苏在甘肃省现有的5200多万亩耕地中,旱地就占了68%,旱地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全省农业的整体状况及效益。由于甘肃中东部干旱地区(包括干旱、半天旱、半湿润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很差,十年九旱,旱地农业生...  相似文献   

9.
<正>甘肃分行立足甘肃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的实际,自觉扛起信贷扶贫大旗,积极探索信贷支持产业扶贫的"甘肃模式",在助推定西马铃薯产业扶贫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结合市情行情,不断完善信贷支持措施定西位于甘肃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传统的纯农业地区,自古因"苦瘠甲天下"而著称。全市7县区全部处于六盘山连片贫困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5年末,贫困人口46.21万人,贫困面17.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在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0.
贵州是我国竹类分布的中心区之一,大部分地区属中亚热带,气候暖和,雨量充沛,湿度大,无霜期长;全省竹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各地区均有竹类植物生长。初步调查表明,境内有竹类植物15属60余种,种数占世界总数的1/9,占全国的1/3;竹林面积5.44多万公顷,其中毛竹就有2万公顷,总蓄积量在13亿株以上;主要竹种有刚竹属中的毛竹,中部地区常用的毛金竹,西  相似文献   

11.
试论搞好农业科技扶贫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兵团有62个贫困团场,占团场总数的36%,其中有40个团场的扶贫工作被列入国家扶贫计划。科技扶贫在整个扶贫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扶贫团场的生产发展、技术应用及管理水平的提高、职工收入的增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得到了多方面的肯定,而且“靠科技应用实现...  相似文献   

12.
定西是甘肃中部地区十八个干旱县的典型代表之一,而鹿马岔村又分布在该县一条比较完整的小流域范围内。鹿马岔小流域是长期失控,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穷地劣的地方,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一条比较典型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小流域。从1983年起,由省科委组织、并在  相似文献   

13.
一、怒江州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怒江州属于民族“直过”地区。全州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实现了社会形态的历史跨越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与全省、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怒江州仍然是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全州所辖泸水、兰坪、福贡、贡山四县都是国家重点扶持县。全州有25.4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占全州农业人口的63%;有绝对贫困人口17万,占全州农业人口的42%;有12.7万人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占全州农民的三分之一;有4.5万特困农户居住在茅草房、权权房、木楞房中。  相似文献   

14.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全国闻名的老、少、边、穷山区。1985年,全区有贫困乡642个,贫困户78万户,贫困人口412万,分别占当年全区总数的80.3%、75.8%、75.9%,是全国贫困区域的“贫中之贫”。经过十多年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1996年全区  相似文献   

15.
正定西位于甘肃中部,辖属1区6县均属国定贫困县,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869个、贫困户15.2万户、63.2万人,占总人口的22.8%,贫困发生率为23.6%,分别高于全省、全国3.5个和11个百分点。但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集中产区之一,即拥有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品加工基地,盛名"中国薯都"。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占全市粮播面积的52%,农民纯收入的近三分之一来自马铃薯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近年来,农发行甘肃省定西市分行全面  相似文献   

16.
位于贵州西北部的毕节地区下辖7县1市,国家级贫困县有5个(纳雍、威宁、赫章、大方、织金),以县(市)为单位,贫困面达62.5%。1995年末贫困发生率为26.74%,而全国仅为7.1%。1986年起,该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工作,10年来,相继有金沙、黔西两县和毕节市脱贫,共有205万人脱贫;自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毕节地区的扶贫方式由原来的救济式扶贫向  相似文献   

17.
酒泉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是全省的棉花主产地。全市辖两市四县一区,其中5个县(市、区)种植棉花,年产量约占全省棉花总产量的90%以上。在农发行开户的棉花企业6户,年均贷款余额3亿左右。2003年,  相似文献   

18.
正甘肃省陇西县称得上西北地区一个颇具特色的县:一方面,既为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全县51.9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比约84.6%,人均耕地面积3.8亩;另一方面,也是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加工基地和交易、信息、价格形成中心,还是甘肃重要的铝冶炼及加工基地,以及甘肃中部和南部重要的物资交流集散地。以农业为主的特点决定了这里农地面积  相似文献   

19.
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要用三十年的时间,把甘肃建成具有1.5亿亩到2亿亩林子的先进林业省。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目标。甘肃省深居内陆,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全省干旱少雨,56%的地区的年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下。甘肃省一些历史上曾林草茂密的地方,因长期以来的毁林毁草,不仅万山皆秃,而且干旱和不断沙化。这是甘肃省贫穷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种树  相似文献   

20.
据2005年底国有林场摸底调查统计,云南省共有国有林场135个,其中纳入<云南省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实施规划>(2006年-2010年)的有92个,占全省国有林场的68%,贫困林场职工总数6 042人,占全省国有林场职工总数的75.5%.面对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问题的现实,当务之急,国有林场要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推进内部经营管理改革,大力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努力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