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商业贿赂已成为媒体和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医疗行业的“美国德普事件”到银行业的“张恩照事件”再到IT业的“朗讯风波”,以及前一阵子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天价医疗费”事件,商业贿赂导致的市场腐败似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而据我国工商总局统计  相似文献   

2.
必和必拓邀请客户观看奥运赛事,被九成网民指责为商业贿赂。朗讯与西门子事件曾掀开商业贿赂的冰山一角,公众对外企形成了惯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从德普、IBM、富士施乐,到立邦、西门子、家乐福和朗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商业贿赂现象层出不穷。不久前美国证监会公布的文件显示,从2000年到2003郎讯公司出资邀请近1000名中国电信行业的高管赴美国或其他地方旅游,为此花费超过1000万美元。朗讯也因此被罚250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反商业贿赂立法已引起各国关注。早在1997年美国议会在批准《公司非法支付法令》的立法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商业贿赂行为不仅违反了美国公众的道德常识和价值观,……它通过把交易机会引向那些低效而无法应对价格、质量和服务之竞争,懒惰而不愿从事诚实经营的企业,………从而使整个市场显得短期化………使腐败代替了效率………”①。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理论和实践还相对滞后。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对商业贿赂行为有所规制,但很不完善,以至近年在中国发生的朗讯、德普嗜涉外商业贿赂案件竟然由其母国的相关法律而事发,这是对我国反商业贿赂司法现状的极大讽刺。  相似文献   

5.
许伟 《审计月刊》2006,(10):51-52
A商业贿赂的性质商业贿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蔓延开来的一种负面经济现象。美国的《布莱克法律辞典》将商业贿赂定义为:“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是指竞争者通过秘密收买对方的雇员或者代理人的方式,获取优于其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美国著名商业伦理学家曼纽尔·维拉斯奎兹(Manuel Velasquez)把商业贿赂描述为“企业外部人士给企业雇员的一种报酬(consideration),双方达成共识,当这位雇员为企业进行交易时,会给那位外部人士或其企业带来好处”。贿赂产生的个人利益很可能与组织利益冲突。而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颁布…  相似文献   

6.
商业贿赂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危害着社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中国要遏止目前盛行的商业贿赂,刑法上有三个方面需要完善:一是要完善针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二是要完善针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司法,三是要完善针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刑罚制度。  相似文献   

7.
■海外反商业贿赂如火如荼中央决定把治理商业贿赂作为今年反腐败的重点以来,媒体纷纷报道了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各类举措和行动。如北京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6年4月公布了四起涉及商业贿赂的案件。此前,媒体也曾曝光了跨国公司系列商业贿赂案件。最近一起引起关注的商业贿赂案是德普“回扣门”事件。天津德普诊断产品有限公司是全球著名的诊断设备生产企业(简称DPC)在天津的子公司,于1991年成立,从事免疫药盒的分装、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销售等业务。根据美国司法部2005年5月20日提供的报告,天津德普公司从1991年到2002…  相似文献   

8.
刘淑敏  陈华 《价值工程》2007,26(6):11-13
目前我国从严整治商业贿赂问题迫在眉睫。严格明确的立法和执法是打击商业贿赂最重要的手段,美国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为本国预防和打击商业贿赂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保证,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国治理商业贿赂问题的法律环境不断改善,但还存在立法不明确,监管分散等等问题。完善立法,依法治理商业贿赂,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必然要求,也是预防与惩治腐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论世贸规则下的反商业贿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频频行贿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安然无恙,却被美国法律制裁,暴露出我国在反跨国公司商业贿赂方面存在法律漏洞,反衬出中国相关的法律规范尚不够完善。入世后,中国市场经济要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首要的任务就是探寻理性路径,推进市场规则建设。现在,中国要认真地行使成员国的权利和履行成员国的义务,就有责任以国内市场为起点,站在世贸规则的高度加以考量,对如何在世贸规则下完善中国市场规则、强化国内反商业贿赂立法、加强反商业贿赂的国际司法合作等方面进行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般商业贿赂受《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但知识产权领域的商业贿赂与一般商业贿赂手段、形式、侵害后果有着根本的区别,无论是在立法还是在司法实践、行政执法中往往难以掌控,因此,有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商业贿赂与一般商业贿赂进行比较之必要。一、商业秘密领域的商业贿赂与一般商业贿赂的比较商业秘密领域的商业贿赂与一般商业贿赂目标与行为手段的明显不同是,行为人并非为争取交易机会以“回扣”等财物形式于账外暗中向对方经营者行贿,而往往表现为向  相似文献   

11.
商业贿赂立法的制度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商业贿赂是竞争法上的一个专门术语。根据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是竞争者通过腐败收买预期交易对方的雇员或者代理人而获取优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商业贿赂作为市场经济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各国的竞争法都明令禁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对商业贿赂行为也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即:“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  相似文献   

12.
直击商业贿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的交易条件,采用各种手段,在账目以外暗中给予相关单位及有关人员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从今春开始,我国一场商业领域的特殊战役——整治商业贿赂全面打响。从2006年2月15日开始,我国政府一道道金牌直指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13.
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国家重拳出击治理商业贿赂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商业贿赂作为一种不正当的商业行为,不可避免地涉及一系列的会计问题。本文试图对反商业贿赂相关会计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发挥会计在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与市场》2006,(8):72-74
在中国频频行贿的跨国企业为何在中国无事却被其本国的法律制裁。 美资一企业因向中国国有医院医生行贿1632.3万美元,以换取这些医疗机构购买该公司的产品,从中牟利200万美元,而被美国相关机构以违反《反商业贿赂法》为由,处以479万美元的罚款。 2000年以来,全国工商机关共查处医药购销、商业零售、建筑、旅游等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1.5万件,案值57.5亿元。其中,仅2005年就查处2400多件,案值9亿多元。 药品行业,仅药品回扣一项,每年就侵吞国家资产7亿多元,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的16%。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全球每年因为贿赂和腐败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32000亿美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国家重拳出击治理商业贿赂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商业贿赂作为一种不正当的商业行为,不可避免地涉及一系列的会计问题。本文试图对反商业贿赂相关会计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发挥会计在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光庶 《企业导报》2011,(16):78-79
我国高等院校(简称高校)正处于发展时期,高校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也会滋生了象商业贿赂这样的丑恶现象。我们要充分认识高校商业贿赂的客观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治理高校商业贿赂过程中,必须全面的认识高校商业贿赂内涵和特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高校商业贿赂的危害和原因,从根本上寻找治理高校商业贿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当前经济活动中存在的“潜规则”商业贿赂行为,系统分析商业贿赂行为主客观构成要件的联系和统一,以及商业贿赂的概念和特征,商业贿赂行为案发特点及治理商业贿赂的难点。提出工商机关在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时,应进一步完善立法,健全法律体系和监督机制,突出监管执法重点,加快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公开,构建执法协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刘旭 《河北企业》2009,(11):75-76
商业贿赂作为贿赂的一种形式,司空见惯于东西方世界。美国《布莱克法律辞典》中,商业贿赂是指“竞争者通过秘密收买交易对方的雇员或代理人的方式获取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陈莉萍 《民营科技》2007,(3):84-84,29
商业贿赂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因此,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依法治理商业贿赂,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预防与惩治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分析了商业贿赂的特征及其危害,指出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立法局限,提出了治理商业贿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治理商业贿赂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必须严肃对待和认真解决的问题。商业贿赂,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于己方的交易条件的不正当行为。"财物"既包括现金和实物,也包括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