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经济周刊》2005,(16):20-23
4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首次明确提出四类企业国有产权不得向管理层转让,首次为中小型国有企业MBO制定了明确规定。这个规定的出台能解决争论已久的产权问题吗?产权不向管理转让是否就能有效避免国资流失,而管理的激励机制又如何体现?  相似文献   

2.
M BO是M anagem ent Buy-outs的简称,意即管理层融资收购,是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换及其它产权交易手段收购本公司,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管理层融资收购起源于英国。1980年,英国经济学家迈克·莱特(M ikeW right)在研究公司的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需要MBO     
2003年3月.财政部向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发出《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该函文建议:“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该函文称这么做是为了“防止一些当事人利用新的交易形式谋取不当利益”。自从该函文发出后,我国资本市场便再没有国有企业(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即MBO)案例的报道.也即是我国MBO实际上已经被暂停受理和审批。  相似文献   

4.
李婉丽  张岚 《开发研究》2006,27(2):52-54
MBO公司业绩评价的研究是国内外有关管理层收购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MBO公司业绩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提炼主要观点,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MBO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5.
施征 《上海国资》2004,(9):12-14
近日,经济学家郎咸平频频现身媒体,他指出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出现一批主张"国退民进"、国有资本退出经济舞台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他本人在学术上坚决反对实行MBO这种致使国资大量流失的改革方式。他坚信,通过政府的高额投入和全程支持,国有企业一定能"做大做强"。 一石击起千层浪,在中国几乎已转入半地下状态的MBO,再一次成为了经济学术界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MBO遭遇政策黄牌 据报道,2003年3月下旬财政部在发给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财企便函【2003】9号)中建议:“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  相似文献   

7.
黄明山 《特区经济》2005,(9):158-159
MBO(ManagementBuyouts)即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LBO,LeveragedBuy-outs)的一种,由英国经济学家麦克·莱特于1980年提出,并对该现象进行了比较规范的定义,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管理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3,(14):41-41
"产权改革是一道绕不过的弯.但所有制问题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风险最大的环节.目前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已经出现了官商勾结,大量的国有财富通过暗箱操作,以较低的价格被出售,以非正常的方式快速地向私人移动,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来约束,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可能会成为一场灾难."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是坚决反对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进行管理层收购的学者.  相似文献   

9.
林忠礼 《山东经济》2004,20(1):72-74
中国许多民营上市公司创业初始受政策环境的限制 ,普遍缺乏治理结构上的制度安排 ,一些民营上市公司甚至至今还带着特殊历史发展时期的“红帽子”(注册登记时是集体企业或者是国有企业 )。制度上的缺陷、产权的不明晰已经成为民营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 ,民营上市公司可以借助管理层收购 (Man agementBuy -Out,简称MBO ,是杠杆收购LeverageBuy -Out的一种 ,指的是公司管理层以自有资产和外部融资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或资产 ,使它转变为由管理层控制的公司 )解决产权的明晰及经理人员的激励问题 ,以达到促进民营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企业MBO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O(ManagementBuy-outs),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属于杠杆收购的一种,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曾盛极一时,它对企业界和金融界影响巨大,引发、带动了并购的高潮。进入90年代,随着垃圾债券市场的萎缩,MBO有所降温,到了90年代末期,管理层扩大持股比例成为一种发展方向,经营权与所有权呈现融合的趋势,MBO重新日趋活跃。一、我国企业MBO的特点我国早在1980年就开始了这方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将转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国有经济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将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另一方面,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着较严重的产权问题,具体表现为产权结构不合理,委托代理成本高,“内部  相似文献   

12.
MBO生死时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炜华 《新财经》2003,(5):50-52
曾经有某知名民营企业家这样总结在中国做企业的经验:"……就好比参加田径比赛,参赛选手为了赢得比赛纷纷抢在发令枪响之前都冲出起跑线,结果抢跑两步的被裁判罚下场,抢跑一步的赢得了比赛,至于没有抢跑的,最后全输了."  相似文献   

13.
张宏 《西部论丛》2003,(2):12-13
十六大报告中的热点,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无疑要算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与过去相比至少有两大不同:一是可能彻底区分哪些是国有资产,哪些是国家可以操控的?二是认可了地方政府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可以预期,未来国有资产的重组和改革将成为热点,而地方政府推动国资和国企改革的积极性将大为提高,很可能成为一个热潮。 在国企改革的具体操作中,同时又有另一种情况值得注意:现在到处一片的MBO(管理层收购)热。如果我们将这些微观操作与十六大挂上钩,会面对一个问题:MBO与十六大确定的国有资产改革方向有何关系?MBO在新的国企改革大环境下会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值得市场关注。在我们看来,对于MBO这种股权改革方式来说,是宏观决定微观的一个典型案例,把握政策方向是至  相似文献   

14.
MBO即管理层收购,又称经理层收购或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目标的企业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自有资金和对外融资购买本企业股份,从而改变本企业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本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企业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的显著特点是企业管理层持大股。  相似文献   

15.
从总体上看,实施MBO是国企下一步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之一,但作为一种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MBO目前只适用于部分中小型国企,大型骨干性的国企和上市公司目前暂不适宜推行MBO。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论题是时下颇为热门和敏感的管理层收购。笔者在学习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著作之后受到了某种启发.提出了MBO是中小国企改革的出路之一这一论点.并通过理论和实证进行论述.提出了我国推进MBO的一些具体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哪个国家,国企改革都是非常痛苦的过程,不仅会引来国资贱卖的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带来社会动荡。中国国企改革的阴暗面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国资贱卖,即国资流失;第二,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第三,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新的控制人通过企业改制来套取银行资金和进行金融诈骗;第四,新的控制人由于战略、能力、资金或管理方式、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把原来不错的国有企业反而给“整跨”了。  相似文献   

18.
MBOManagementBuy-Out,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管理层利用自有资本及高负债融资来买断或控制本公司的股权,进而达到控制、重组公司并获得超常收益的收购行为。MBO属于杠杆收购(Lever-ageBuy-out,简称LBO)的范畴,与一般的LBO不同,MBO收购主体为管理层。1999年,四通公司的MBO拉开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序幕,让许多有志于创业,但受制于所有制禁令、产权不清的企业家切实看到了希望,此后,又有许多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相继进行了MBO,如恒源祥、粤美的、深圳方大、宇通客车等,而且MBO之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今年3月12日,财政部对MBO…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产权关系不明确、公司治理结构混乱等逐渐暴露出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MBO理论及在国际上实践的介绍,阐明了在我国推行MBO对于国企改革的意义,指出了在MBO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冯彬 《珠江经济》2003,(11):44-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