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其成本高却严重制约了缓控释肥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无形中也影响了缓控释肥进一步快速发展。今年,作为我国缓控释肥龙头企业的金正大公司明确提出了"成为高端肥料供应商和受人尊重的农化服务商"的战略目标。金正大认为只有完善产业链,掌控原材料获取成本优势,精耕终端获取网络与服务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彻底解决缓控释肥成本高的问题。为此,金正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行动,不仅加大科研力度,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从上游资源到渠道下沉以及服务上下功夫,凸现产  相似文献   

2.
缓控释肥是一种通过各种调控机制使其养分最初释放延缓,延长植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养分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的新型肥料,具有增效、节肥、省工、安全、环保的明显优势。国家农业部目前正在重点推广这一新品种。然而,在缓控释肥的发展过程中,业界还存着诸如怎样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含量、出台并规范行业标准及配套措施、帮助农民认知并接受这种新型肥料等现实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缓控释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侯杰 《化工管理》2012,(11):77-80
<正>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以生产复合肥、控释肥、绿色生态肥为主业,开发利用工农业废弃物变废为肥的环保型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公司现已形成无机复合肥的养分高效复合技术、控释复合肥的养分控释技术、微生物肥料的生物工程技术、有机生态肥的有机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技术等四大类生态型复合肥制造技术,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  相似文献   

4.
《化工管理》2014,(34):8-8
全国化肥行业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中国拥有15亿多人口,是全世界化肥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传统化肥做为粮食的“粮食”,在大幅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由于多种因素也给土壤和环境带来破坏。2014年4月,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更为严重的是“镉大米”、“毒蔬菜”这样的事件屡见报端,可见,发展生态肥料已经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事情,“如果说过去的十年是缓控释肥快速发展的十年,那么未来十年,相信是生态肥料快速发展的十年”。  相似文献   

5.
沸石与化肥制成复混肥 减少无效施肥的高昂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文 《化工管理》2016,(4):53-54
中国农业在过去20年来实现了农业奇迹,即只用了全球7%的耕地,生产了全球20%的粮食,但与此同时,也消耗了全球35%的化学肥料。化肥的对土壤生态的破坏早已不言而喻,加上天候环境的恶变,许多良田沃土在本世纪面临了严峻的退化形势,而缓/控释肥也因精准的抓住了现代农业的需求而迎来起飞点。根据国际肥料工业2010年专题报导,使用包衣性的缓/控释肥,每年每公顷于土壤中所残留的化学树脂材料为50~500公斤。然而,二害相权取其轻,对比  相似文献   

6.
《化工管理》2010,(4):4-4
2010年缓控释肥示范推广省份将在去年11个省的基础上扩大到20个省。3月3日,“2010年全国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工作会议”在山东临沂召开,全国20个省的土肥站负责人及1000多名缓控释肥推广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山东临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作为临沂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临沂复合肥料产业的发展极具典型性。目前,临沂市肥料行业的产能约占全国肥料行业的1/3,拥有硫基复合肥、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包膜控释肥、长效缓释肥、生物有机肥等五大系列800多个肥料品种,年产量在800万吨以上,年销售收入近200亿元。金正大、史丹利、  相似文献   

8.
<正>从7月1日起,由工信部发布的《控释肥料》行业标准开始正式实施。据了解,该标准由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共同起草,虽然是推荐性标准,但却是我国乃至国际上首个关于控释肥料的行业标准。我国为何要制定《控释肥料》行业标准?标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标准如何才能有效落实?日前,记者采访了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和化肥行业的专家,请他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被誉为肥料“奢侈品”的控释肥,因其环保性、高肥效、高价格,主要用于城市草坪和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在近日召开的“2006年中国全面小康和新农村建设”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中国低成本生产控释肥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控释肥将批量走进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0.
行业动态     
《化工管理》2007,(10):2-3
国务院要求严格控制油菜转化生物柴油项目;发改委控制玉米深加工限批粮食乙醇项目;《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10月1日起正式实施;4大化工产品能耗标准年内出台;民营油企遭外资抢购。  相似文献   

11.
<正>2004年11月8日,湖南省正式对外 宣布,由"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 士袁隆平主持的超级杂交稻研究在湖南 提前一年实现了800公斤的二期目标。消 息传来,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巴陵分公司上 下备感振奋,因为超级杂交稻研究试验田 使用的肥料,大部分是巴陵分公司生产的 "芙蓉"牌超级稻缓释/控释专用复合 肥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亟待研发推广控释肥技术日本归国学者刘俊松博士新近带回一项控释肥技术,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专家认为,推广应用该技术可使肥料的利用率从30%~40%提高到70%~80%,我国年均可减少氮素损失200万吨以上,这项技术将对各种污染带来显著的断源效益,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10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实现控释肥的国产化替代进口,对出口创汇意义更加重要。已在湖北大学任教的刘俊松博士介绍说,日本控释肥料及应用技术最先普及于水稻、小麦等大宗粮食作物栽培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Chisso株式会社控释肥料研发及应用中心开发的水稻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针对农业部提出的"化肥零增长"方案,我公司从新型肥料研发、加强农化服务工作、打造"西部肥业"工程几方面来推动化肥"零增长",进一步实现化肥生产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行业动态     
商务部又批准数家公司原油销售和仓储经营资格,《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商务部公布2008年化肥关税配额,预计未来国内化工用油缺口将达800万吨以上,岳阳在化肥行业将实施黑名单制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化肥消费量也持续居高不下,但化肥养分利用率却一直很低。化肥养分的大量损失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也对生态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因此,大力推广和应用节肥增效、控污增产、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缓/控释肥料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缓释/控释肥料的研发方兴未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正在促进化肥品种结构发生变革,产生质的飞跃,各种新型肥料不断问世,但代表21世纪肥料科学发展方向的是具有不同速率的化肥,这类肥料“细水长流”缓慢释放或控制释放养分,这就是缓释/控释肥料。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被"互联网+"模式所颠覆,"互联网+肥料"正站到时代的风口之上,肥料行业将迎来一次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和变革。作为安徽省内最大的肥料产销企业,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盐红四方")对"互联网+"肥料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建设互联网推广平台、完善社交信息平台和打造服务平台等正在逐步建设全方位的"互联网+"肥料平台,以期推动营销模式的变革,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为响应农业部提出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检验"红四方"新型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及不断优化产品配方和施肥方案[1-2],为新型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公司在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红光村开展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基施普通肥相比,施用"红四方"新型肥料可使小麦亩增产15.07Kg-133.90Kg,增幅3.55%-31.55%,增收11.54-263.92元/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最重要的战略。农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东南亚、南亚大部分国家农业农村人口仍处于较高比例,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仍供应偏紧。中国在肥料装备制造、肥料生产、肥料流通贸易、科学施肥、平衡施肥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科技创新能力。在农业科技贡献率、科学施肥水平方面,与中国相比,"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农业国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实施,本文从中国肥料贸易、直接投资、产能合作、科技合作等几个深度合作方向,对中国肥料行业的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了中国当前化肥出口政策调整有着必要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的缓控释滴丸剖,由于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平稳、生产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等独特优势而成为近年来引人注目的药用剂型之一。综述缓控释滴丸剂的释药机理、制备、体内外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