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营航空公司集体陷入多事之秋。继奥凯航空停飞事件后,又有两家民营航空公司出现重大变化。东星航空在声明拒绝中航收购后,就因欠债太多而停止了运营;  相似文献   

2.
2005年被称为“中国民营航空元年”,国内四家民营航空公司奥凯、鹰联、春秋、东星相继诞生。两年后,奥凯被均瑶集团控股,鹰联向四川航空出让股份,只有春秋和东星两家航空公司声称赚到了钱。同样是赢利,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用“诚惶诚恐”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而东星航空的董事长兰世立则直白地表示“现在东星想亏损者断艮难!”  相似文献   

3.
控股深航后,三大国有航空公司的总体市场占有率将达80%左右,民营航空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相似文献   

4.
民营航空公司因融资渠道不畅和融资环境恶劣,导致资金方面的困境,已经成为民营航空的桎梏和软肋。本文首先从民营航空融资的外部影响因素出发,强调通过制度性因素的变革为民营航空公司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其次通过改变民营航空公司内部影响要素,实现对融资结构的调整和融资能力的改善;最后从政府、企业和金融市场三个角度提出解决民营航空融资困境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5.
彭化英 《新财经》2006,(11):78-79
民营航空的发展面临着太多制约,航线稀少是制约民营航空公司做大的关键因素,航空人才不能自由流动是影响航线数量的重要原因。五家民营航空公司希望通过结盟为生存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西部,第一家以干线客运为主的重庆民营航空公司即将诞生。这家名为“西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的民营航空公司,已获民航总局批准。与切入西部支线客运的鹰联航空公司,作为西部第二家获得“准生证”的民营航空公司——“西部航空”要抢占的是西部干线客运市场。然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院长朱代武称,要想实现干线的盈利,挑战国有航空公司,“西部航空”还有不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郭哲 《新财经》2005,(11):53-55
对于中国的民营航空公司来说,2005年绝对是值得纪念的一年。3月11日上午,内地首家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公司的BK2811航班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起飞,国有资本垄断中国航空市场五十年的格局自此被打破。在5月23日的一个拍卖会上,深圳航空65%的股权最终被两家民企以27.2亿元的天价拿下,深圳航空成为我国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7月18日,号称中国首家廉价航空的春秋航  相似文献   

8.
2005年被称为"中国民营航空元年",国内四家民营航空公司奥凯、鹰联、春秋、东星相继诞生。两年后,奥凯被均瑶集团控股,鹰联向四川航空出让股份,只有春秋和东星两家航空公司声称赚到了钱。同样是赢利,春秋  相似文献   

9.
徐炜 《魅力中国》2011,(11):60-60
在高铁大建设的背景下,民用航空再次受到巨大冲击,其中低成本运营的公司得益于其低成本的控制,可能会在竞争者获得优势,回首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历程,2005年是中国民航史上最有意义的年份,首先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公司首航成功,然后是春秋航空公司、鹰联航空公司两家民营航空公司的飞机也飞上了天。同年10月,深圳航空公司两家新进民营股东完成价值27.2亿元的股权过户,持有这家前国有航空公司65%股份,标志着中国最大的民营航空企业的诞生。时至今日,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中国民营航空已经成为中国民航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本文试图通过利用波特竞争理论中的成本分析方法来对低成本航空的中国民营航空公司的成本控制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崔晓红 《新财经》2009,(12):98-98
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让民营航空公司的生存越发艰难,东星航空率先“坠机”。  相似文献   

11.
当前,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油价波动、需求疲软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围困”航空公司,在航线结构、资金储备和运营经验等各方面处于劣势的民营航空公司频频响起运营“警报”,“如履薄冰”的民营航空还能走多久?  相似文献   

12.
近日,低成本民营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正式开通上海浦东一日本茨城航线,这是春秋航空的首条国际航线,也是国内民营航空公司获准开出的首条国际航线。根据春秋航空公司与日本茨城县政府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共同开发上海一茨城包机航线,以方便东京及东北部茨城县和周边群马县、枥木县等地区的日本游客到上海参观世博园,也方便上海及周边的中国游客到日本旅游。  相似文献   

13.
汪旭 《浙江工商》2010,(4):20-23
对于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来说,每次搭乘往来京沪的航班,都是趟郁闷的“揩油之旅”。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至今未能申请到往来京沪的航班时刻,进而无法运营京沪航线。每次穿梭于北京上海,王正华要么向其他航空公司申请免票,要么就坐硬卧。  相似文献   

14.
一家从零到将拥有32架飞机的民营航空公司.一个用6至7年时间走完他人20年的航空企业发展历程的“狂人”,一个自诩为“中国民航的搅局者”的民营航空公司老板——中国东星集团总裁兰世立.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成都唯一的民营航空公司和中国第一家注册成立的民营航空公司,鹰联航空在抗震救灾中有不俗表现:主动向西南民航管理局请战承接运送伤员的包机任务,5月21日至24日,共计向广州、南京、柳州等地运送伤员320人,其中担架重伤员137人,救灾物资87.6吨。  相似文献   

16.
在获悉将收到民航局返还2008年下半年民航建设基金2000余万元后,春秋航空的董事长王正华终于松了口气:获益于这笔资金,这家高举低成本大旗的民营航空在困境重重的2008年得以实现盈利。 不过,春秋航空和它的民营同行们的前途并未因此明朗化。从去年12月初奥凯航空的突然停飞,到近日国航母公司宣布洽购东星航空,面对金融风暴下的需求萎缩,多家民营航空正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承受着比国有航空公司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一延再延,东星航空依然难逃破产厄运。8月26日,武汉市中院驳回北京信中利集团重整东星航空方案,裁定东星航空破产清算。从2006年5月19日正式开飞,到如今关门清算,扣除东星的停航时间,这家民营航空公司的有效生命周期也就是两年。  相似文献   

18.
历经数月挣扎,中国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东星航空最终以破产清算收场;曾经发起重组的“热门人物”信中利董事长讲述出局前后——  相似文献   

19.
当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正在深入对手腹地,展开航线之争时,我国又一家民营航空企业即将“飞上蓝天”,与此同时,全球第6大航空公司美国大陆航空公司也杀向中国,6月6日,开通了北京至纽约的航线。至此,新一轮竞争已在家门口展开,国内航空公司迎接的将是一场“争夺战”,所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9,(7):10-11
国内又一家民营航空倒在了资金困局上。3月14日晚,各大航空公司突然接到紧急通知,称东星航空航班将于3月15日停飞一天,所有东星航班的旅客将由各公司负责承运。几乎在一夜之间,拥有9架飞机、国内首屈一指的民营航空——东星航空就轰然倒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