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的日益深化正在对传统的金融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分支,P2P网络信贷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在经历了最初的野蛮生长后,巨大的风险也随之而来,本文主要针对我国P2P网络信贷行业的发展模式、特点,存在的风险及引入行业监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期待监管部门出台监管细则,引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5年将是P2P行业洗牌的一年,监管政策出台、行业细分加剧、经营模式创新等都将相继演绎。翻过2014年这座山,P2P从蓝海演变为红海。对投资者来说,平台的安全性将比一时收益的高低重要得多。从本源来说,P2P是个舶来品,于2005年诞生在英国,并于两年后以"个人对个人"的信贷模式开始在中国资本市场出现。屈指算来,这一模式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已有8年。在这8年中本土P2P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互联网金融就是其实现这一飞跃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的日益深化正在对传统的金融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分支,P2P网络信贷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在经历了最初的野蛮生长后,巨大的风险也随之而来,本文主要针对我国 P2P网络信贷行业的发展模式、特点,存在的风险及引入行业监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期待监管部门出台监管细则,引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P2P,英文person-to-person,意即个人对个人的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这一模式自2005年在英国首先兴起,2006年中国首次出现P2P平台,迄今已有10年的发展历史。截至2015年底,我国P2P借贷平台的数量达到了3853家,但这其中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仅有1748家,如此之多的平台涉及的业务不尽相同,本文旨在从我国P2P主要的发展模式和现状以及P2P未来的行业发展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P2P网络信贷作为一种创新的信贷形式,对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满足个人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发挥了良好了金融媒介作用。然而,由于行业发展的不规范性,该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P2P网贷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笔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P2P网络信贷作为一种创新的信贷形式,对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满足个人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发挥了良好了金融媒介作用.然而,由于行业发展的不规范性,该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P2P网贷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笔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发展势头非常快,其典型模式——P2P网络信贷更是处在飞速增长阶段.但P2P网络信贷作为一种新生的网络借贷模式,其缺乏监管,信用评级制度的不完善使P2P行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本文从分析P2P网络信贷行业存在的风险着手,进一步分析了P2P网络信贷活动中参与主体面临的风险,并针对上述风险,提出相关风险控制的建议和策略,以达到规范行业,提高市场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作为普惠金融的载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尤以P2P网贷的问题最多、影响最大.通过总结P2P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梳理P2P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分别从P2P平台和资金需求者两个方面分析了不信任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传统金融模式下信任问题解决方式,发现在传统间接融资模式下,通过银行中间信用人来解决信任问题;在传统直接融资模式下,通过行业监管机构和社会专业中介机构的工作来解决信任问题.借鉴传统金融模式的经验,提出解决P2P互联网金融中信任问题的八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P2P网络借贷最近两年在国内日渐兴起,这是互联网应用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和突破。与传统金融相比,以P2P信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在法律地位未确定、缺少优质的客户群、没有完备的征信数据、缺乏优质的金融人才和可靠的风控机制的不利条件下取得了飞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P2P信贷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并查找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P2P信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银企信息不对称和担保抵押缺失等问题,中小企业普遍遭遇正规金融的排斥。P2P网络借贷依托互联网技术从事借贷中介,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同时,有效地拓展了信贷人群,是网络时代微金融的新发展,成为我国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目前我国P2P网络借贷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相关法规和监管缺失、行业自律性较差等障碍,中小企业在P2P网贷平台上进行融资时将面临来自贷款人和平台的风险,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魏冬整理 《理财》2013,(12):24-25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目前中国存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有第三方支付以及所衍生金融信贷服务、P2P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众筹模式、数据征信、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金融模式的创新,为互联网金融井喷式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缺少规范指引,社会公众缺乏有效认知,难以做出合理投资决策.本文以P2P平台品牌价值测定为目标,从平台、市场、消费者三个维度十个具体指标出发,构建互联网金融品牌价值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测算互联网金融P2P十大领军平台2016年1-9月品牌价值得分,建议平台应更加关注技术安全、资金分散度,从而增加平台品牌价值、提高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3.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模式与金融的融合。近年来我国的P2P网络借贷规模扩张迅速,但与国外网络信贷行业相比,发展模式出现了异化,累积了一定的风险。监管介入将对网络借贷行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对网络借贷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P2P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借贷模式,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迅猛发展的P2P网贷丰富了我国金融业态,促进了草根金融发展。但因征信模式缺失已引发较多风险事件,并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征信模式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本文从我国P2P网贷平台征信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构建"行业主导,政府推动,市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征信模式。同时,对设想的模式做了SWOT分析,并针对其劣势和威胁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015年"互联网+"正式的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P2P金融模式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经历了粗放发展期后,也同时暴露出了很多诸如平台倒闭、跑路、非法集资等风险,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因此,为了P2P网贷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对P2P网贷平台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风险加以管控,引入外部审计。  相似文献   

16.
P2P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借贷模式,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迅猛发展的P2P网贷丰富了我国金融业态,促进了草根金融发展.但因征信模式缺失已引发较多风险事件,并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征信模式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本文从我国P2P网贷平台征信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构建“行业主导,政府推动,市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征信模式.同时,对设想的模式做了SWOT分析,并针对其劣势和威胁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探解P2P难题     
P2P营销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极大鼓舞,认为这是中国具备后发优势的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中,除了第三方支付、众筹、金融超市,最富有想象力和冲击力的奠过于P2P网上信贷。作为新兴的互联网金融,P2P网贷是民间借贷阳光化的途径之一,但P2P网贷平台的安全问题也一直备受争议。其中,业内最为老牌的宜信更是在争议中与行业共同“野蛮成长”。不过,近日,宜信爆出有8亿贷款已经坏账,贷款主体已经遭到多起诉讼,宜信即使申请资产保全,也很难追回全部欠款。  相似文献   

18.
要加强P2P行业自律和规范,尽快完善和开放征信体系,综合利用平台信息和数据,建成一个公开、透明、安全可信的信用数据库,为P2P发展助航。P2P借贷(信贷)的英文全称是"Peer to Peer Lending",也称为P2P信贷,在我国通用的翻译为"人人贷",按照字面意思它是属于一种基于"个人对个人、点对点"的借贷模式。自2006年5月宜信成立我国第一家P2P公司以来,P2P信贷在我国近年发展已成井喷趋势。据零壹数据公司监测,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各类线上P2P借贷平台数量接近700家,比2012年增长了5倍多,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 P2P 网络贷款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获得爆发式增长,但同时在信息不对称、征信主体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促进 P2P 网络贷款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加强征信管理与服务,将 P2P 网贷平台纳入征信管理范畴,强化 P2P 网贷平台信用管理和平台资金流动监管,加大网贷平台信用信息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20.
P2P网络借贷是一种新型的民间小额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其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有着很大的便利,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借贷双方的现实需求。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征信体系的不健全,也会出现一些金融风险,导致金融犯罪多发。为稳定互联网金融秩序,保护公民财产安全,文章从P2P网络借贷的界定出发,探讨网络金融犯罪存在的类型,以期找寻解决P2P网络借贷犯罪的途径并提出侦控和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