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多样性与经济稳定的关系是经济理论者和区域经济决策者关注的重要课题,相关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通常认为产业多样性有利于区域经济稳定,但是相关证据缺乏说服力,仍然存在大量争议。文章立足于产业多样性概念的演变,分析产业多样性与区域经济稳定之间关系的不同论点,并归纳总结现有研究的缺陷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互动关系的实现机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而政策实践和相关文献中对此缺乏研究。本文提出了获得两者互动关系的四种实现机制。其基本结论是,产业组织政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工具和内在动力,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组织演化的向导和外部拉力,这种关系的政策效应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体(MEIS)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工具,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生态产业共生体(EIS)独特的生态化产业(网)链接属性和成长环境,造成大量不稳定风险问题逐步浮现,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矿区生态产业共生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从产业共生体的内在网络关系视角,深入剖析了矿区生态产业共生体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最后就风险化解提出了促进矿区生态产业共生体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推动下,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正在进行,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有着自身的特点,并将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要采取有力的应对策略,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产业重组与产业组织政策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从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及服务业现代化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测度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水平,并通过多重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旧成立。调节效应检验表明,金融支持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能够放大数字经济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促进效应。中介检验表明,在数字经济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影响关系中,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及人力资本均发挥显著中介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影响,且二者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促进数据开放共享,带动数字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金融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支持水平的政策建议,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现代产业体系一个中国语境下的概念,文章在评述国内外各种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产业体系的科学内涵。现代产业体系本质上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系统,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性、市场适应性等特征。产业结构软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服务化、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产业结构融合化和产业结构国际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集聚经济与西部大开发中的产业发展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聚是区域产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产业集聚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集聚经济成为产业定位和区域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本文首先简单介绍集聚经济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大开发中基于集聚经济的区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息经济时代产业组织模块化与垄断结构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信息经济时代产业组织的主导形态是呈横向一体化形态,具有合作竞争性质的模块化垄断结构。模块化垄断结构有其独特的表现形态和具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为保护这种高效的可竞争性模块化垄断结构,我们要重视其市场制度与规制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重庆1997年~2009年的生态足迹,应用发展能力公式对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估,以及采用产业一生态和谐指数分析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实证研究表明:1997年~2009年重庆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人均生态赤字逐年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高,但仍然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产业一生态和谐指数逐步下降,产业发展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势头逐步加强。在生态问题的背后,产业结构是影响重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与解决程度有助于减少重庆生态赤字。推动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业融合的产业类型演变及划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产业融合在整个经济系统中越来越具有广泛性,它的直接效应是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关系、产业组织形态等方面发生根本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越来越难以准确地揭示现代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其经济解释作用大大削弱。为适应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本文依据产品价值构成的变化,用产业进化的观点对现有产业进行创造性解构,提出了分别以精神产品、服务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生产为主的创意产业、服务产业、物质产业和生态产业组成的新型产业体系。其中,创意产业深刻影响着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处于产业体系的中心位置。最后,对产业演变趋势做了验证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理论界对劳动力流动和产业组织变化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是沿单一线路推进——要么主要研究劳动力流动问题、要么主要研究产业组织变化问题。而很少有学者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中国汽车产业为分析对象.运用实证方法对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组织变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效应.提炼、归纳出了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新结论。论文最后从新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欠优化、劳动力配置不合理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苏经济的南北差距,是自然资源禀赋差异与人力资源禀赋差异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表明,政府主导型的苏南乡镇企业正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应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的苏中经济应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化和优化;苏北地区则要发挥后发优势,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通过产业创新,最终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三大区域的竞相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河南省1978~2012年期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 Johansen 协整检验、 Granger 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同时,产业结构高级化能促使产业结构朝更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结合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为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提出简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先简述了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提出的背景及对其的理解和认识,指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提出了促进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发展相应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资源产业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并不能缩小东,西部差距,目前,必须辅以国家宏观调控,基于我国国情,制定资源产业规划不仅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对我国30个省的产业结构分类,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不同产业结构下省域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以及同一产业结构内部不同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保持长期协整关系,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对于相同产业结构内部的不同省,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存在差异。最后,本文针对不同省域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依据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计算分析了河南省1989~2008年20年间产业生态足迹和生态占用强度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河南省人均总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耕地和能源在生态足迹中占主要份额;第一产业对生态资源占用的比例最大,生态占用强度最高,且一直大于产业平均生态占用强度;第二、三产业生态占用强度都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在1991年以后小于产业平均值;第三产业明显低于产业平均值,占用生态资源的强度较小.通过评估各产业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虚拟经济是当今经济发展一大特征,它与实物产业即合即离 ,互动发展。在充分利用虚拟经济促进实物产业发展的同时 ,要特别防止虚拟过度带来的恶果。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虚拟经济以实物产业为基础1.对虚拟经济的认识与界定所谓“虚拟经济” (VirtualEconomy) ,主要指在货币、证券、股票、衍生证券等虚拟资本交易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对脱离实体经济的一种经济活动。与之相对是“实体经济” ,主要指人类生产、服务、消费和流通的物质活动所构成的实物产业。虚拟经济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结果。与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