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引擎和企业管理一切要素的核心。它与企业的经营相结合在一起,使经营过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起着监督控制的作用。本拟从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等方面探讨构建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浅谈企业最佳现金余额的确定□刘高歌在企业中存在两种基本的活动即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与此相应在企业中也存在两种基本的管理活动,即生产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有人力、物力、资金、信息等各项生产经营要素,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企业预算管理控制的完善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管理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经营发展目标,以编制预算为起点,围绕预算的实施、控制、评价和考核而展开的,并以企业内部控制保证预算的贯彻执行所做的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的管理活动。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企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机制的有效方法,取得最佳生产效率和获利率的管理手段,为此必须完善企业预算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4.
最近二十余年以来,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实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繁荣发展的首要问题。同时,战略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平台,也已经逐步渗透到营销、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职能领域。财务战略管理,主要关注企业战略决策的财务方面,是指在符合企业总体合作与竞争战略的前提下,以最恰当的方式融资,并在组织内部有效的利用和管理这些资本,  相似文献   

5.
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煤炭企业经济结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出现了新的变化,健全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管理机制,成为消除企业管理中的各种缺陷,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的必然要求。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能够把企业组织内所有关键问题融合其中的较为成熟、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因其科学分解企业战略目标、控制日常活动、分散经营风险及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而越来越多地引起煤炭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方立锋 《时代经贸》2007,(3Z):141-141
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实施,将对企业内部资源的部分要素产生巨大影响,主要促使企业内部的资源要素和管理要素重新调配和调整。正确分析影响因素,合理调整和整合内部资源,能保障上市公司的有效运作和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7.
周强 《时代经贸》2007,5(9X):138-138,140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预算管理是企业利用价值和价值形式在科学的市场预测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规划、控制与协调。预算本身属于计划的范畴,但预算管理不等于计划管理。预算管理不单纯是财务、会计或某个特定职能部门的管理,而是企业管理。预算管理是在市场背景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是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在企业层面上结合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内部审计作为独立于企业内部其他各职能管理部门的机构,在企业整个管理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由传统的财务监督为主向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风险导向型审计转换,内部审计要充分发挥其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经营的职能,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成为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预算管理的作用不可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先进管理模式,它将企业的短期经营目标与长期战略目标相结合,具有机制性、战略性与全员性等多种优点,发挥着其他管理模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中原油田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可以看出,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着多方面的作用。一、预算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环境瞬息万变。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企业必须在充分分析外界环境的基础上,调节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组织本身与外界环境处于一种相互融合的状态。对于企业自身…  相似文献   

11.
虞小飞 《经贸实践》2004,(11):45-47
一、预算管理是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若要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则是其必要选择。可以说,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谁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谁就有可能在众多企业中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处于领先地位。无论对于政府、事业单位或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保证,而预算管理则是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预算是现代企业下一步发展战略与经营目标的细化发展的要求,预算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机制,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主要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财务集中控制的重要一环。财务预算管理是在企业管理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合理地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经济资源,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3.
李伟 《经济研究参考》2012,(18):40-50,5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控制和纠偏机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合理,是否运行有效,将对企业经营效益、管理效率和资产安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核心地位,通过预算目标的控制可以指引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建立有效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必须先要有系统完善、功能强大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本文将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讨论如何有效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5.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基础是管理生产和经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从控制环境看企业内控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部控制、控制环境及内部控制要素的关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针对企业经营行为主体设立和实施的,旨在促使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和合理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程序。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会计学会等多家职业团体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对内部控制做了较为完整的描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一概念框架把内部控制的要素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7.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经济问题》2005,(12):37-38
网络经济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知识要素为主要驱动要素,网络为基本工具的新的生产方式。网络经济给现代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调整其业务流程、管理形式,建立适应网络经济时代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从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等方面讨论了网络经济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影响及转型的必要性,并从人本管理、财务管理、网络化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网络经济下企业管理转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建立有效的全面预算激励约束机制,与全面预算的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全面全员全方位的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的实施,规范了它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将企业的各项经济行为都纳入了科学的管理轨道,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改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孟辉 《时代经贸》2014,(6):10-11
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特别是制造企业,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物质保证,但是目前由于许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管理,尤其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发和以后,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对维护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和提高固定资产使削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对固定资产加以有效的管理呢,本人认为丰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基础是管理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具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各级管理部门保护本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国家财经纪律和本单位所定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