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创业板公司股价的"暴涨暴跌"现象,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情绪理论,研究了媒体报道对创业板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创业板中,上市公司受到媒体报道越多,其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而且,不同性质的媒体报道均会加大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显示,媒体报道显著提高了公司下一年的股价崩盘风险,其中,媒体的正面或者负面报道依然会显著提高公司下一年的股价崩盘风险,而中性报道对公司下一年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汪昌云  武佳薇 《金融研究》2015,423(9):174-189
本文利用IPO公司在上市前不同时间段内主流财经媒体报道中的正负面词汇数据,构建了媒体语气这一度量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从个股层面检验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率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正面媒体语气,负面媒体语气能够更好地解释IPO抑价率、首日换手率以及超募比例。具体而言,我们发现负面媒体语气与IPO抑价率、IPO超募资金比例以及承销商费用占比均显著负相关:负面语气每下降1%,IPO抑价率上升0.22%,超募资金比例提高0.13%,承销商费用占比上升1.44%。我们进一步发现发行公司和承销商有动机和激励通过媒体推介IPO公司,引导、煽动投资者情绪,从而厘清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因素以及其作用于资产价格的渠道。本文最后验证了媒体语气作为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创业板干2009年10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板,标志着我国离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标又进了一步.正如其他板块,创业板也面临着IPO抑价的问题.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在上市首日股价大幅上扬,首日平均涨幅达到106%.本文试图从投资者情绪和非对称信息两个角度来对创业板IPO抑价问题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IPO抑价与投资者非理性以及非对称信息相关,特别是投资者非理性.IPO抑价率与首日换手率正相关,而与中签率负相关.表明行为金融学是是未来研究IPO抑价问题的方向.当然,投资者情绪以及非对称信息与新股供求关系以及发行机制密切相关.最后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 009年至2 011年以来在创业板上市的281家公司为样本,对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进行实证研究,即以IPO抑价率为因变量,以反映投资者情绪的市盈率、新股中签率、上市首日换手率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抑价率影响最为显著的是上市首日换手率,其次是新股中签率,而发行价和市盈率等其他变量对于IPO抑价率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创业板开板以来至2011年4月底的所有创业板IPO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讨论IPO前不同时期的媒体报道情况对IPO绩效的影响,探讨了媒体在IPO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控制样本自选择偏差后,发现招股公告日至上市日之间的短期媒体报道与IPO抑价和首日换手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符合投资者情绪假说;而招股公告日前一年的长期媒体报道与IPO抑价也显著正相关,但是和首日换手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信息不对称假说未得到支持。本文认为信息不对称假说未得到支持可能与市场以情绪投资为主、忽视价值投资的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6.
白天玺 《时代金融》2013,(17):28-29,36
本文首次借助于月相变化这一外生变量来衡量IPO市场中的投资者情绪,就投资者情绪对于IPO首日超额收益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实证发现,投资者情绪会影响IPO首日超额收益,不同月相期内上市股票的首日超额收益存在显著差异,满月期内的IPO首日超额收益要低于新月期内的IPO首日超额收益;并且新月期的IPO首日超额收益要高于非新月期的首日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7.
周焱 《金融与经济》2021,(10):12-19
我国IPO控股股东限售政策始于2006年下半年,选取2007—2014年A股IPO的上市公司,基于它们上市前一年到上市后六年的基本面数据和股价数据(截至2020年底),研究IPO控股股东限售政策的长期效应.结果表明:IPO控股股东限售政策存在长期市场效应,公司上市后的第三年到第四年,相对其他时段,股价存在显著为正的异常超额收益;控股股东可以利用对公司的控制权,采取多种方式影响公司股价,从而有利于自身股份解禁后的减持,采取的具体方式包括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负面事件控制、公司正面事件操作、经营业绩管理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债券刚性兑付的打破,公司债券负面事件也频繁发生。本文以2014~2022年发生债券负面事件的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研究负面事件发生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对于债券负面事件的发生具有显著的负向反应,发生债券负面事件显著降低了公司股价;异质性分析表明,发生债券负面事件对于债券信用评级低、股权质押程度高以及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影响更小;机制分析显示,债券负面事件造成的股价下跌主要来自投资者情绪和市场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当地时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上市首日便以93.89美元的收盘价完成了IPO首秀,股价大涨38.07%。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启动了为期一周的IPO路演活动,披露IPO将以每股为60-66美元的价格发行3.68亿股,最高融资额将达242.3亿美元,成为美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据美国媒体报道,阿里巴巴的IPO路演首日,全球投资者纷至沓来,声势浩大远超苹果旗舰店门口等待iPhone 6的果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创业板IPO自开板以来表现出较高的抑价率,其影响因素较多。本文首先从公司内在价值、市场信息和投资者先验乐观情绪三方面对影响创业板IPO抑价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建立了不同的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市场信息和投资者先验乐观情绪是抑价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公司的内在价值在抑价上较少得到体现。IPO首日换手率较高,股票的流动性较强,但存在一定的操控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郑艺 《会计师》2013,(15):14-15
高股价、高市盈率、高成长性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频频出现IPO超募现象,本文探讨了这一现象给投资者、上市公司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深入分析发现普遍存在的"超募"现象是我国新股发行上市的行政审批制度和市场化定价制度的冲突环境下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最后本文从完善制度、市场、投资者以及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6—2014年上市的1107家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媒体报道、进而对IPO首日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媒体关注与IPO首日抑价正相关;(2)承销商通过媒体报道这一中间传导环节提高新股首日抑价;(3)IPO承销商声誉有助于公司获得更高的媒体关注,特别是来自地方性媒体的关注,2009年6月IPO发行政策改革后,承销商声誉对媒体关注影响增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并理解金融中介对资产定价影响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投资者在社交媒体情绪表达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如何通过影响公司行为作用于股价波动,采用网络爬虫和具备强大数据积累的百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利用上交所"上证e互动"特有的问答实验环境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表达负面情绪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公司回复丰富性和针对性在其中分别发挥遮掩效应和中介效应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只存在于无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或者媒体报道数量较多的公司.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我国2009年6月新股发行改革后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新股发行改革后我国IPO抑价率依然很高;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发行市盈率这些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重要因素,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我国不同分位点上IPO抑价影响因素有很大的不同。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分析不同抑价程度下IPO抑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IPO重启以来,打新和炒新再次成为股市的热门话题.在新股上市首日及随后交易中,仍有个别投资者通过大笔申报、连续申报、高价申报等手段拉抬股价,诱导其他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跟风介入,造成股价大幅波动,从中谋取不当利益,已成为新股上市首日过度炒作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了自创业板开板以来至2012年2月29日所有创业板IPO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不对称和承销商能力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法人配售比例、发行市盈率和首日换手率与抑价呈正相关关系,中签率成反比;上市等待日期和承销家数与抑价呈正比,融资金额呈反比;法人配售比例对IPO抑价的影响最大;信息公开不充分、承销商声誉高低及其引起的投机情绪对IPO抑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建议完善创业板市场操作,建立良好的信息披露机制,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勿盲目投机.  相似文献   

17.
程杨 《会计师》2014,(12):3-4
本文对我国IPO第七次重启后的A股首日超额收益率进行了研究,从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两个方面解释了我国A股IPO首日超额收益的现象。并构建了IPO首日超额收益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回归研究发现,公司内在价值和投资者情绪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程杨 《会计师》2014,(6X):3-4
本文对我国IPO第七次重启后的A股首日超额收益率进行了研究,从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两个方面解释了我国A股IPO首日超额收益的现象。并构建了IPO首日超额收益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回归研究发现,公司内在价值和投资者情绪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季琼 《中国外资》2014,(4):149-151
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同的利润分配方式对股价有着不同的影响,为此,本文以股票市场中对信息比较敏感、较为活跃的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通过对其2009年年度利润分配方式选择及其对股价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证实混合股利分配方式是上市公司常用的股利分配方式,它对股价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深入发展,其对证券市场股价的影响日益凸显。但较少文献从盈余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角度探讨媒体报道影响资本市场投资环境的内在逻辑。基于此,本文以2010—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信息传播和共同认知视角考察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审计费用和产权性质下的媒体报道对相关性的影响异同。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对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因报道的内容性质而异。正面报道的作用下,每股盈余对股价的解释力度显著增强;而负面报道却显著抑制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异常审计费用和公司产权性质并不会影响正负面报道对一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