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引言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合格品(有缺陷的产品),国内航空企业一般都建有非常专业的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MRB),且制定专门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因此,对发生的不合格品,一般都能及时查找原因  相似文献   

2.
(七)不合格品控制 风险度衡量的尺子 ISO 9001:2000标准“8.3不合格品控制”条款总共花256个字的篇幅描述了组织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有效的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预期的使用或交付,尽量避免由于错误的放行而造成售后退货、索赔或因故障造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1产品的特点与质量管理体系范围ISO9000:2000标准对“产品”的定义是:产品是过程的结果。港口作为综合运输过程网络上一个实现货物(也包括人,这里只讨论货物)运输方式变换的节点,其产品就是装卸服务。装卸服务作为一种产品,除具有服务产品的一般特性之外,还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生产与交付是同时发生的,即产品与过程紧密相联、不可分割,过程的结束即产品生产与交付的完成。过程与产品是融合在一起的。这种产品特点决定了港口生产对不合格品的纠正不具有可逆性,发现不合格品(如货差、混舱、混垛等)无法返工…  相似文献   

4.
王存元 《质量春秋》2010,(11):51-53
工序检验是指对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一或多个工序过程所完成的中间产品、成品通过观察、试验、测量等方法.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并提供相应证据的活动。工序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连续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因此,工序检验不仅要检验产品.还要检查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因素,即人、机、料、法、环、测(5M1E)。工序检验主要有以下两种作用:①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做出判定,即产品质量是否合格;②根据检测结果对工序做出判定,即工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从而决定工序是否继续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5.
4.13不合格品的控制4.13.1总则当发现在制品或最终产品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防止误用。这适用个供方自己个产油勺不合格品和供厅接收到的小合格品。供方应针对以下目的建立并保持程序:——确定哪些产品是不合格品,如不合格可能涉及的生产时间阶段、生产设备或产品批次;——标明不合格品以确保能从合格品中区分出不合格品(见4门);——将小合格的情况和原因写入文件;——评定不合格的性质;——研究处置个合格品的适用方法,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处置方法并将其记录下来;——根据处置决定(如,隔离)对不合格品的进一步加工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普济 《中国质量》2008,(2):76-79
我们所接触到的数据中,除了前面提到的产品尺寸、重量之类计量值数据外,还经常遇到不符合规范的产品数、缺陷数、事故数等1个、2个、3个……计数得到的数据,或是用百分率表示的不合格品率(不良率)、每单位缺陷数等数据。这些计数值数据遵从二项分布或泊松分布,虽然所适用的检验与估计的基本思想同于计量值数据,  相似文献   

7.
邵家骏 《质量管理》2011,(10):17-21
前言 在产品方案论证、设计优化、过程优化、质量改进和售后服务等工作中,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and Effects Analysis,FMEA)的应用非常广泛。FMEA是一种复杂度介于因果分析图(鱼刺图)法和试验设计(DOE)之间的质量问题分析方法,也是可靠性工程最基础的方法之一。“故障”泛指各种质量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用过程方法实施审核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本文将阐述如何应用过程方法审核GB/T19001—2000标准(以下简称标准)8.3条款“不合格品控制”。  相似文献   

9.
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不合格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采取控制和纠正措施,做到及时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及时找出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时消除产生不合格品的因素,把不合格品再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  1、明确责任,各司其职  在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会涉及到许多职能部门,如:设计、采购、工艺、制造、检验、贮存、销售等部门,对质量的控制、分析、纠正措施的实施,往往需要这些部…  相似文献   

10.
普济 《中国质量》2007,(3):86-90
在工厂、车间、生产现场,经常会碰到尺寸、直径、重量、化学成分、硬度、纯度、强度、压力、温度、气孔数、砂眼数、疵点数、色斑数、工时、能耗、不合格品数、不合格品率、合格品数、合格品率等等数据.但我们直观地扫视一下这些数据.往往并不能完全了解它们所反映的产品质量或生产问题。这时.若运用统计技术方法搜集、整理、分析这些数据,则产品质量分布情况与生产过程的控制状态便一目了然。统计技术方法就是研究统计数据内在数量的规律性,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一)总则不合格即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不合格分为不合格品与不合格项,前者是针对产品,后者是针对质量体系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合格品是难免的,重要的是,供方应建立并实施对不合格品控制的文件化程序,以确保防止误用或安装不合格的产品。不合格控制程序应包...  相似文献   

12.
普济 《中国质量》2008,(5):78-82
利用控制图进行过程(工序)控制时,首先,必须把握作为控制对象的过程状态。包括了解现有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以及所处的控制状态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如果过程处于非控制状态或即便处于控制状态但不满足规范要求而有大量不合格品产生,则要在实施维持过程的控制活动之前,有必要采取消除异常的对策(以使过程恢复到控制状态)或过程改善活动(以使过程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李燕 《活力》2005,(11):68-68
一、会计报表粉饰的危害与影响1.报表粉饰的危害(1)影响经济稳定和发展;(2)使国家经济指标出现“缩水”;(3)损害投资者的利益;(4)扭曲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5)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便利;(6)报表分析数据没有依据,前后年度数据标准不一,口径不一。  相似文献   

14.
FMECA技术在船舶防腐防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技术 (Failure Mode,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缩写为FMECA)是一种系统化的故障分析技术。FMECA是由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缩写为FMEA)扩展而来的。在FMEA的基础上.增加危害性分析(缩写为CA),形成了FMECA。  相似文献   

15.
条文要点说明(一)确定需求统计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控制和验证过程能力及产品特性。不同类型的企业对统计技术都有其可应用的方面,特别是外部质量保证对统计技术有要求时。因此,供方任务首先应鉴别、确定哪些统计技术需应用于控制和验证过程能力及产品特性。(二)程序为了有效地实施确定的统计技术,供方应制定并执行应用统计技术的文件化程序。统计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质量形成的过程中,包括对顾客要求的统计分析、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中统计数据应用,工序控制及查找不合格品原因,评价产品和工序特性等。常用的统计方法有:1-用于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10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立审理制度以来,特别是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两年多来,各地审计机关积橄作为,完善机制.建立审计项目复核、审理、业务会议等一系列制度.无疑对于提高审计质量控制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尚面临诸如为何要开展审理、  相似文献   

17.
应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选择VE对象一、FMEA概述。对现有产品或老产品的技术改造,如何选择VE对象?—应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Failuemldeefectanalysis)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它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能抓住关...  相似文献   

18.
谢宏复 《活力》2011,(12):113-113
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如何注重实施《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以取得效果,是刑事检察中应该予以十分重视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实践和在附近县、区院的调研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不一定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才可销售和交付 一个企业应当努力作到销售和交付合格的产品。但是生产中不合格的产品总会难免要出现,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只是人们应尽量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尽量提高合格品的产出比例以及对不合格品严加控制,这是正常的管理行为。但是,现实中我们常见到,有些不合格品是可以使用的,如一只钢笔笔帽卡子的夹紧力过小,属于不合格品,但这只钢笔还能够使用:  相似文献   

20.
李平 《现代企业》2005,(5):18-19
所谓不合格品,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中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它包括废品、返修品和超差利用品三类产品。加强不合格品管理,一方面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保证产品质量,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不合格品管理不仅是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现场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