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4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04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发电、运输业对燃料的需求激增,使中国石油进口量在国际油价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仍大幅上升。原油进口量突破1.2亿吨,增幅达34.8%;成品油进口量首次超过5700万吨,增幅达34.1%;原油和成品油净进口量达到创记录的1.437亿吨,加上LPG和其他石油产品的净进口量,石油净进口总量高达1.515亿吨,同比增长45%,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接近50%。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额高达4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56%。由于国内炼厂脱硫能力的限制,来自中东的原油占进口原油的比例有所减少,俄罗斯和非洲石油所占比例增加。2004年,中国从多年的柴油净出口变为净进口,柴油进口量比2005年骤增2.24倍,全年净进口量达到211万吨。燃料油进口量增长28.4%,达3050.9万吨,与此同时,成品油出口量大幅度减少。展望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的旺盛势头可能因经济增长放缓而有所减弱,但运输燃料需求的增长仍将强劲,预计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将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2006年我国进口棉花总量达380.67万吨。其中进口最多的还是美国棉花,进口量达172.82万吨。但是,美国棉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去年进口的美棉占我国棉花总进口量的45.4%。其次进口较多的是印度棉花,2006年我国从印度进口棉花总量创纪录地达到了59.54万吨,比2005年增加了376%。另外我国进口棉花较多的国家和地区还有:非洲法语地区,进口量为42.79万吨;乌兹别克斯坦,36.53万吨;澳大利亚,22.79万吨;东非地区,8.28万吨。  相似文献   

3.
2001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1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从上年的6960万吨减少到6490万吨,下降6.7%。原油进口量随国内炼油厂加工量一同下降。来自中东的高友原油进口量猛增,占进口总量的比例由上年的26%增长到39%。伊朗取代阿曼成为中国进口原油的最大供应国。随着国际油价下跌,进口原油成本降低。燃料油进口量大增促使成品油进口量增长19%。汽油出口量创下了577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并使成品油出口上升了12%。液化石油气进口量在2000年出现10年来首次下降后,2001年恢复增长,489万吨的液化气进口量约占国内市场的3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原油进口实行解冻以有晨国有贸易单位进口成品油则可能会制约国内炼油厂增加加工量。2002年,原油进口量可能继续保持去年水平,LPG进口量可能会明显增多,华东地区LPG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励。  相似文献   

4.
冷静分析 正确对待铁矿石涨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进口铁矿石频繁涨价,从今年4月份起,我国钢铁企业与巴西、澳大利亚签订长期合同的进口铁矿石在去年涨价18.62%的基础上又上涨71.5%,其实去年我们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价格早就超过了这个水平。有的企业为了抢购原料,从去年就已经把进口矿价格炒上来了。尽管最近以来有所下滑,但仍然处在高价位运行。为了理性理解、冷静对待进口铁矿涨价,维护市场秩序,本刊特发表此文,从以平静的心态去看待,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理解和趋利避害正确对待三个方面,谈了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1997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中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量分别增加到3547和2380万吨,进口量合计接近6000万吨;石油净进口量上升到3385万吨,比上年增加144%,约占国内油品消费总量的20%。原油出口量下降2.8%,进口来源进一步多样化。成品油出口增长33.9%;在进口来源中,韩国和日本成品油所占比例大幅上升,新加坡油所占比例下降。1997年国内石油市场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轻柴油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经过几番“唇枪舌剑”的谈判,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与世界铁矿石巨头达成一致,协议矿巴西矿价格上涨65%,澳大利亚粉矿价格上涨79.88%、块矿价格上涨96.5%,这意味着,仅铁矿石一项,今年使用合约矿的钢厂的吨钢生产成本就增加123元,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直接导致2008年中国钢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至少20%。  相似文献   

7.
对于正加快“走出去”战略步伐的中国来说,作为世界第二大油气资源国的伊朗无疑是一个必须抢占的战略要地。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较大规模增加从伊朗进口原油。2001年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1085万吨,占同期中同原油进口总值的18%;2002年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1110.70万吨,占当年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5.76%,这一年伊朗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2003年、2004年伊朗向中同石油进口量仅次于沙特,是我国的第二大原油供应国。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中化等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公司都早已进入了伊朗市场,都在德黑兰设有办事处。  相似文献   

8.
分析谈判背后的铁矿石巨头暴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6月23日,代表中国钢铁企业,宝钢集团和澳洲铁矿石巨头力拓集团的谈判尘埃落定:PB粉矿、杨迪粉矿、PB块矿将在2007年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96.5%。这个结果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有分析认为,这将直接导致国内炼钢成本增加120元/t,继煤、电、油、运涨价之后,又一座大山压在钢铁企业身上,而澳洲另一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集团居然还不满足,使谈判继续胶着下去。  相似文献   

9.
1995年中国石油进口恢复增长。原油以及成品油中的燃料油、煤油和石脑油进口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原油进口量达1709.0万吨,比1994年增长38%,比上一个进口高峰1993年多142万吨;原油进口额达到23.5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1.2%。尽管如此,1995年中国仍是原油净出口国。包括汽油、石脑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和润滑油脂在内的成品油进口量增长12%,达到1440.3万吨。燃料油进口量达到600.3万吨,超过轻柴油,成为进口量最多的成品油品种。民用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促使航空煤油进口骤增。柴油需求上升而进口没有增加的事实表明国内在调整柴汽比、增产柴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汽油进口量减少到15.8万吨,是1992年以来进口量最低的一年。来自韩国的油品进口量大增,达到259.1万吨,占中国进口油品的份额由1994年的11%增至18%。新加坡油品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则从61%减至58%。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经济快速增长导致中国石油进口量在2006年大幅上升.2006年,原油和成品油及其他石油产品净进口量显著增加,抵消了液化石油气(LPG)净进口量的减少,使石油净进口量增长17%,达到1.693亿吨.原油加工量的增加和新增炼油能力的投产使中国原油进口量连续第五年上升,2006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达到1.388亿吨,比上一年增长16.7%.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炼油厂进口依存度首次超过50%.高硫重质原油进口量增加到480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比例继续保持在1/3.原油进口进一步多元化,2006年从中东进口原油的份额降低到45.2%,这是自1997年以来对中东原油依赖度最低的一年.中东和非洲原油占进口总量的3/4以上.液化石油气进口量继续下降,降至555.64万吨.2007年新增炼油能力投产和战略石油储备进油的需要将增加对进口原油的需求,裂化和脱硫能力的扩大将进一步改善高硫重质原油的加工能力.装置和油品结构调整正在改变炼厂供应格局,增产石脑油将减少汽油的出口量,增建加氢装置将缓解柴油供应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11.
分析非钢产业产生的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非钢产业发展的思路及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世界铁矿资源的储量及特点、国内铁矿资源的特点和我国铁矿资源保障程度,分析了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铁矿石资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钢铁工业不是夕阳工业 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钢铁工业,是100多年来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1900年,世界钢铁产量仅有2850万t;1927年,世界钢产量突破1亿t;1951年跨过了2亿t。50~70年代,伴随着西欧国家的恢复重建,日本、前苏联等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世界钢铁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74年世界钢产量突破7亿t。70年代开始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钢铁需求下降,  相似文献   

14.
在对2010年世界和中国船舶工业生产经营情况回顾的基础上,统计了近年我国中厚板生产情况,提出了未来造船企业与钢铁企业合作共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福建省钢铁工业现状进行了概述,对其周边地区钢材市场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新建钢厂的优势及产品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钢铁企业营销渠道结构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渠道结构与交易成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分析,结合钢铁企业实际情况,运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原理,对钢铁企业渠道选择的经济性和效率进行了探讨,并综合钢铁企业营销渠道结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提出了钢铁营销渠道结构设计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规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是“十五”计划期的最后一年,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已超前实现,同时也留下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我们认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在研究和编制钢铁工业“十一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时参考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有关产能发展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仅供参考。一、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处于结构调整与规模扩张并重的发展阶段“九五”开始,我国钢铁工业就把结构调整作为发展重点。9年来,在品种结构、工艺和技术装备结构、产业集中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钢铁工业在实现向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4…  相似文献   

18.
国际钢铁业竞争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际钢铁工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指出了国际钢铁工业的竞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钢材作为不可替代的功能性、结构性、基础性材料,决定了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行业在发展规模及速度上既受下游行业发展的带动,又受基础原料行业发展的制约。同时,钢铁工业不可避免地承担起保障下游高端产业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义务,即钢铁工业在向下游行业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的同时,要为下游行业的发展做出必要的奉献。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我国钢产量为4.18亿t,比上年度增长19.33%,占世界钢产量的33%,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是,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受到了资源、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严重制约。对此,钢铁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进行技术升级和品种结构调整,实现绿色制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认真加以思考,以促进我国钢铁工业的持续、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