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业问题是高校大学生需要正确对待的重要问题,学业发展能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学业辅导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当前大学生学业需求特点,分析高校大学生学业辅导的原则,探索高校大学生学业辅导体系的科学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部分大学生面对大学生涯缺乏科学规划,对个人特质和未来职业认识不清,学习和发展动力不足,容易出现学业困难甚至是学业过失等问题。"众口塑金"大学生学业导航活动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中360度人才测评法和SWOT分析法,科学设计辅导平台,帮助学生深刻认知自我,树立正确的学业目标,激发自信,不懈努力。由案例得到的启示是:大学生学业生涯辅导要遵循学业发展规律,切合学生职业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教育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激发学生本质力量;大学生思想教育方式要契合青年文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开始广泛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深度辅导是由北京市教育部门提出的一项理念,在了解和辅导学生上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持作用。笔者主要分析心理辅导背景下如何创新高校辅导员的深度辅导方式,旨在为提升高校教育效率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入学率的提高,因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个体差异导致的学习困难学生人数也在逐年提高。学校可以通过改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课程实践等教学方式和适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学业与就业的关联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课程难度与学业基础的有效匹配,克服学生基础差导致的学业困难;通过针对性的个体辅导训练,提升学习障碍的学困生学习能力等措施,全方位帮助学困生完成学业、顺利毕业。  相似文献   

5.
学业不良大学生学业困难的背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对学业不良大学生典型个案进行剖析,并以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为辅导方法,探讨大学生学业不良的转化策略,以期促进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勇 《企业家天地》2010,(11):182-18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化、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高校中非优势专业、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困难问题尤为突出。本文试图分析高校中特殊群体就业困难的成因,提出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90后大学生开始进入大学校门,传统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开始受到冲击,本文通过对2009级学前教育两个班级组阁式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分析,探讨如何从班级管理角度让90后大学生更好的融入大学生生活,同时对90后高校班级的辅导员工作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新生以90后为主要群体,他们经过高考角逐,跨入大学的门槛,面临的不仅是身份上的变化,更是学习、生活和交际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文章就当前90后高校新生适应问题进行讨论,提出90后新生在大学过渡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它是一种运用经济手段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创建应用型大学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普遍困难大背景下,如何提升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个人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是当前应用型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通过探讨如何提升应用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入手,分析应用型高校毕业生个人能力的"入"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的"出"之间的供求关系,以提升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和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资助体系,但是这套体系还不够完善,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创新思路创新方法,严把审核关,广开监督渠道,并且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不忘思想资助,确保整个资助工作能够公平公正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从学生资助制度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公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迅速扩张以及高等教育入学收费制度实施。越来越多的学生因经济拮据而失去就学机会或难于继续学业。使教育有失公平。而学生资助制度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矛盾,但是,目前我国的学生资助制度仍旧在各方面存在着弊端。因此。如何完善学生资助制度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下简称"三自"教育)已逐步成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三自"教育不仅仅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新生中形成自主意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而全面进行"三自"教育,更要从大学新生开始。大学新生初入大学这个全新的环境,刚刚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学习方式转变、生活模式的改变,入学后渐渐适应大学生活,自我意识日益成熟,判断能力和意志力渐渐增强,对自我价值更加凸显,形成独立意识,大学生们开始多一些自我意识、自我思考和自我发展的要求。辅导员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进行"三自"教育,从学生管理工作层面来看,将更有利于新生的管理工作,督促大学生新生制定一个可实施的大学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对贫困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该文旨在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情感关系,结合典型案例对贫困大学生情感关系进行考察,总结分析贫困大学生的情感关系特征,探索家庭困难大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是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学生入学前三个月会发现很多学生在入学后出现诸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是因入学障碍而引起的。能否及时关注大学生入学初期的心理问题,及时教育和引导他们又好又快地走出入学"迷茫期",对于其未来的大学生活至关重要。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尝试分析引起90后大学生入学适应性障碍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如何做好适应性教育以及预期的教育目的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喻翔 《企业家天地》2007,(5):126-127
助学工作是加快人才培养、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和教育平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主匣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生活节秦越来越快,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其心理健康状况愈下,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等途径进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求职时相对一般毕业生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就业困难,因而提升就业能力成为影响其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分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求职现状,接着对大学生就业能力USEM模型内涵进行阐述,进而针对经济困难学生探讨出对应的就业能力框架,并结合该框架对就业能力上的困境进行分析,最后从学业素养、可迁移能力、心智模式、职业素养四维度探讨提出增强的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了新的变化,但是针对高校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学业规划仍然停留在旧模式中。根据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许多地方高校都已展开了相应的学业规划指导,但是,目前这些学业规划培养模式的实践尚未给学生充分且明确的指导。因此,笔者结合上海地区高校学业规划培养模式实践的现状,论述了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业规划模式实践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现存的学业规划理论研究,指出了重构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业规划培养模式的对策。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学业规划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作为刚升入高职的大一新生来说,面临高中与大学的诸多转变,存在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的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和身心健康。在高职新生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消除新生的陌生感、孤独感,促进新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的建立,恰当地对新生进行诸多心理调节,对于高职新生从心理上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形成良好心理健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