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东阳地处浙中,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盈,一方面,东阳充盈的民间资本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急需用钱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以及个人又很难从正规的银行融得足够的资金,不断创新高的CPI促使东阳人不甘心把钱存入银行,而是转向民间借贷市场,通过民间互助式借贷、盈利性借贷、贷款中介等方式参与民间借贷市场获取高利。然而,随着近几年的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调控政策收紧,大量的民间借贷纠纷的案件暴发。本人针对东阳市民间借贷的现状,提出诉讼风险防范措施,以期规范东阳市民间借贷乱象,控制民间借贷的诉讼风险,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20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来,延安民间借贷行为更加活跃,呈现出"利率提高、规模扩大、用途多元"的特点.供求双方资金紧张是民间借贷活跃的主要原因,基准利率上调为民间借贷利率的提高提供了参照,高收益率是民间借贷活跃的内在动力.值得关注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下民间借贷行为对金融机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增加了信贷调控的难度,影响区域社会稳定.建议通过加强对民间借贷行为的监测和分析、制定合理的民间借贷法规、正确引导民间借贷行为、组建区域性的小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等,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相似文献   

3.
民间借贷是融资的常用方式,但其中隐含着巨大的风险。本文以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民间借贷日趋活跃的原因,以及民间借贷可能引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采取拯救实体经济、强化对公权者的自律要求与管理、实行堵疏结合的监管方式以使民间借贷阳光化、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等应对措施,来降低民间借贷的风险,使其真正成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融资需求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2014,(7):41-45
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民间借贷利率是民间资金使用价格指标,反应了社会资金需求程度和民间投资活跃程度。本文以民间借贷活跃的温州为例,通过对民间借贷利率现状、特征分析,结合资金供给、需求、宏观政策及信贷投放等民间借贷利率影响因素,并选取可量化指标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防范民间融资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3日、5日召开的"两会"上各代表纷纷热议的一个重要话题是:如何发展民间金融。民间金融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拓宽投资渠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民间金融爆发性增长,其风险也在大增,各地频发民间借贷案,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正>为什么企业债券的利率这么低,与我们在外面投资的民间借贷差那么多?汤鸿汇泰在此提醒各位读者:企业债券作为一种非标准化金融产品,与民间借贷有本质的区别,两者并不具有可比性。民间借贷崩盘没有吓退百姓的参与热情,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很多民间借贷以年利率20%、30%甚至更高的回报为幌  相似文献   

7.
延安市民间借贷作为金融融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在缓解中小企业、"三农"等经济组织资金困难方面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民间借贷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其健康发展需相关法律制度的规范.日前央行表示,我国将加快制定<放贷人条例>,企业和个人都可能成为"只贷不存"的放贷人,这无疑为迅速增长的延安民间借贷提供了法律依据,成为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正>P2P网络借贷,通常称为"人人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第三方平台在网络上实现直接借贷的金融模式。发源于2005年英国一家名为Zopa网站的P2P网络借贷是近年几年兴起的新型的民间融资形式,2006年6月,在北京成立国内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宜信,随后2007年在上海成立的"拍拍贷",为国内首家纯线上、无担保的P2P网络借贷平台,而后成立了红岭创投、人人贷等上千家民间网络借贷公司。在短短的几年内,P2P网络借贷在全国快速发展。然而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法律监管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温州民间借贷1978~2015年有关数据出发,通过实地考察及数据整理,研究发现,民间借贷利率的走势及结构的变化与国家市场化改革路径、国家宏观调控、通胀或通缩等因素紧密相连。与此同时,温州当地"低风险实质借贷"与"高风险投机借贷"并存的现象与当地"重商主义"的社会文化有关。研究进一步发现,温州38年民间借贷发展趋势从最先快速发展的活跃阶段进入到现阶段的互联网化、技术化、理性化、转型化"四化"阶段。在论文的最后大胆地做了一个基于方向性的未来预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施近两年来,相继成立一系列民间融资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责问题,但也出现了成交率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文章以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为例,从功能制度安排、业务创新拓展、利率定价模式创新以及盈利模式等方面,来探讨民间融资机构的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民间借贷行为的合法性、民间借贷主体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形式要求、民间借贷的利率和利息、民间借贷的担保、民间借贷的其他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等方面,对我国现有民间借贷立法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的民间借贷立法存在着体系不完善、协调性差、规定模糊、利率不合理、监管缺失等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民间借贷的现存问题及其合法化研究;重点论述了其立法的主要内容:一是严格区分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二是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法律地位平等,三是与民间借贷发生借贷法律关系的对象界定,四是严禁民间借贷违规行为,五是规范民间借贷利率,六是实行民间借贷备案制度;说明了民间借贷立法的社会影响,回答了人们对民间借贷立法会导致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疑问。  相似文献   

13.
P2P网络借贷平台英译为Peer To Peer,即个人对个人,是民间借贷和互联网发展的交织下衍生的一种小额金融理财、融资平台,其主要特点是借贷金额小、速度快、无纸化全网络操作,旨在满足中小型企业及个人对应急资金、流动资金的需求,同时充分利用民间的闲散资金,以本金加利息的偿还方式提高债权人的资金收益率,使借贷双方达到利益共赢。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大致拥有3769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其中发展势头较好,口碑上佳的主要是团贷网、陆金所、人人贷、有利网、拍拍贷等,但由于我国目前在网络金融平台方面的法律条款不够完善以及借贷双方信用等级审核监管力度的不够,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大多呈"娃娃机模型"。  相似文献   

14.
民间借贷是产生和生存于民间的资金融通行为,也被称为“草根金融”。随着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民间借贷对经济的渗透作用日渐显著,民间借贷随之升温,“体外”资金规模明显膨胀,成为弥补企业资金缺口、缓解社会资金供求矛盾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但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日益活跃,民间借贷活动日益成为正规金融活动的重要补充,但鉴于民间借贷在规范性、风险控制、社会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需要对民间借贷进行司法监管。本文在深入探讨民间借贷及其司法监管内涵,以及考察海峡两岸民间借贷监管的历史的基础上,针对海峡两岸民间借贷司法监管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构建海峡两岸民间借贷司法监管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民间借贷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民间借贷的相关发展情况,分别阐述了民间借贷的相关概念、发展现状、可行性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规范措施,来进一步的让我们了解中小企业这一融资方式并归避其风险。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借贷投资也随之迅速发展。因为借款人从金融机构贷款的难度大、程序复杂,借款人随之转向更为方便、便捷的民间资本。但是,民间借贷的高利率,使其从本质而言已经成为一种高利贷,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及机制加以约束和规范,且民间借贷本身又是一种个人之间的自发的行为,自由的发展导致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法律纠纷。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同借贷活动日益增多,借贷形式及其形成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由此产生的借贷纠纷也日益增加.现代的民间借贷实践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借贷范畴,研究民间借贷中放债人的法律地位和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对于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活动,充分发挥民间借贷的有利作用,进一步完善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规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间借贷"无疑成为2011年最热的话题。从年初银行信贷紧缩开始,民间借贷已然被推到风口浪尖,其波及范围从传统民间金融较为活跃的浙江沿海地区,到迅速崛起的陕西、内蒙古等中西部地区,这股庞大的民间资本力量掀起了全民借贷的旋风,高息民间借贷正呈现出全国蔓延的趋势。民间借贷"火爆"局面的背后折射出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也说明了民间借贷行业体制的缺陷。鉴于此,以本轮民间借贷危机为契机,重新审视并探究民间借贷问题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互联网与民间借贷相结合的新兴金融模式,在便捷个人信贷、拓宽个人投资方式的同时,也引发出相对较高的信用风险,如何能够对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已逐渐成为影响P2P网络借贷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并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对P2P网络借贷风险进行度量,得出P2P网络贷款违约率的平均值。最后提出了改进信用评级体系、加强贷款信用全面审查工作和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避免判断失误的防控信用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