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经济理论在空间外部性假设下,研究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及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与新经济地理理论共同构成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研究的主流理论.本文从研究范式与特点、空间外部性的提出与发展、空间外部性来源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集聚经济的实证检验等几个方面出发,对基于外部性假设的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研究的历史脉络、最新进展及主要结论等做了系统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地理理论在内部规模报酬递增假设下,研究规模报酬、产品差异化和运输成本对产业区位的影响,强调了企业在利用规模报酬与节约运输成本之间的平衡,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产业集聚趋势,现已成为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研究的主流理论。本文从基本特征与构成要素、发展过程与主要模型、实证检验与主要结论三个方面出发对新经济地理理论做了系统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以西安市为例,运用规模系数和产业就业规模增长等集聚模型对城市工业部门集聚经济的存在以及产业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垄断程度及城市产业的多样化对产业增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检验。得出产业的专业化及城市产业的多样化对具体产业的增长有促进作用,但产业自身的垄断程度,对不同的产业将会有不同的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试论国际分工的多重均衡与产业地理集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规模经济、收益递增的存在,打破了原来的由比较优势决定的单一国际分工结果,从而出现了国际分工模式的多重均衡。而在多重均衡中获得有利分工地位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一条理想途径就是产业地理集聚。通过产业地理集聚,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提高生产率,扩大出口,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等,从而最终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集聚经济在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核心地位,直接体现出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合理性、经济效益以及竞争力。本文通过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计算,发现成都市内部集聚经济、城市集聚经济在近几年有所发展,总体集聚效应呈上升趋势,但布局集聚经济略显微弱,工业总体集聚效应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第三次工业普查的75万家企业数据,通过估计四个行业112个产业的生产函数,研究制造业的集聚经济特征、产业最优集聚规模及集聚水平的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集聚经济的存在形式为市级范围的本地化经济,省级范围的城市化经济虽然存在,但实际影响很小;企业层面规模报酬递减说明集聚经济更可能来源于城市经济理论所强调的技术外部性;随着集聚规模的上升,集聚经济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各产业存在一个集聚效应最大化的最优集聚规模,但实际集聚规模普遍远小于最优集聚规模;与最优集聚规模相对应,以指数衡量的产业集聚水平也具有内生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新经济地理学的思想脉络 ,并分析了其思想之于中国的适用性 ,然后讨论了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文章认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 ,对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分析非常重要 ;而且其基本假定、核心思想和分析方法对于中国来说也是适用的 ;但是相关的实证研究在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界定和选择上需要考虑中国的特殊情况 ,已有研究还存在一些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实证检验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本文通过构造国民经济产业分类标准C门类制造业中类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产业内集聚指数等作为解释变量,同时控制专业化指数和企业规模来计量和解释不同产业集聚结构对劳动生产率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内集聚和产业间集聚都对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的表现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开放,我国产业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是一种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产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借以实现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是产业集聚。而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需要得到区域协调,本文拟通过对规模经济、产业集聚及区域协调三者之间及其与竞争优势的相关性分析,探讨我国产业优势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Brulhart & Sbergami(2009)的分析方法,利用Theil指数和城市化水平作为集聚指标分析在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并检验Williamson hypotheses。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是随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的;(2)产业集聚与产业增长之间是非线性关系;(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外部性因素引入了要素禀赋理论的探讨中,从全新的角度思考“里昂惕夫悖论”存在的原因,以及基于外部性的资源禀赋理论对中国贸易战略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鉴别了“真要素禀赋”和“伪要素禀赋”的差异,并指出以“伪要素禀赋”为依据是“里昂惕夫悖论”存在的根源,而在“真要素禀赋”的基础上,“里昂惕夫悖论”是不存在的。最后,提出了政府应将行业外部性纳入考虑,寻找“真要素禀赋”来发展国际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行业协会发展前途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正在经历经济体制转轨的中国,市场元素正向着多元化发展。计划经济的烙印带给转轨巨大的阻力,其遗留问题日益凸现。伴随市场经济主体制度的规范和完善,作为其中重要因素的行业协会,其所存在的种种功能缺失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就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行业协会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展开分析,并探索行业协会科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先生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发展”一文指出,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国际贸易与投资重新趋于活跃,中国经济也延续了2003年快速增长的势头,继续保持较快发展。200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前10个月,进出口总额完成9265亿美元,增长35.8%,其中出口4687亿美元,增长34.5%,进口4578亿美元,增长37.2%;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90亿美元,增长34.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38亿美元,增长23.5%。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功不可没。傅先生认为,目前,中国现存注册外商投资企业23.6万家,仅占全国…  相似文献   

14.
刘芹  樊重俊 《改革与战略》2008,24(2):108-109
产业集群对于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风险以及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和实践具有迫切性。产业集群升级的形式主要有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的升级和部门间升级五种形式,主要通过内部加强网络合作和外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途径获得升级,通过企业层面、集群层面和国家政府层面的努力来促进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  相似文献   

15.
旅游扶贫是解决旅游资源富集地区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厘清了中廖村旅游扶贫现状,总结了扶贫工作的已有成效,认为尚有部分村民没有实现真脱贫。然后,立足于外部性理论探究当地旅游扶贫中的外部影响,发现旅游扶贫有助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生活环境,但是也会增加社会治理成本、产生交通问题,甚至引发公地悲剧。因此,认为可以从政府主导、经济调节、公众参与三个方面来降低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生产网络不断扩张与深化的背景下,一国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会降低成本,提高本土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国际生产网络布局。文章在要素禀赋理论的框架下,采用美国制造业数据,考察贸易伙伴国金融发展对中间品离岸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引入引力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促进美国各产业离岸水平的提升,这种促进作用在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产业上更为显著,即企业会将更多的生产环节布局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在考虑了不同计量技术、指标并分样本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7.
王璐  韩立岩 《世界经济》2007,30(11):64-72
本文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结合上探讨了中国各行业的石油价格风险。首先应用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分析了随油价上涨价格波动较大的产品部门,进而利用加入了油价因素的两因素模型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各行业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为:第一,除了市场因素的影响外,油价因素对中国部分行业的收益率存在影响;第二,石油化工制造业存在显著的正油价敏感性,建筑行业存在较为显著的负油价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19.
外资所有权与工资升水——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很多研究发现外商投资企业比内资企业对同等情况下的工人所付工资要高,本文利用中国省际制造业分大类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各种对工资影响因素(产业、地区、企业、工人素质)后,外资所有权工资升水显著存在,大约为10%。同时还对平均薪酬进行了研究,外资所有权薪酬升水大约为7%。此外,本文还得出了其他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中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提高了汽车行业集中度的进入壁垒。另外,根据汽车行业集中度与汽车进口数量及汽车企业数变化之间存在不显著的低等程度负相关关系表明,中国汽车行业竞争很不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