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价值创造效应。研究发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提高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且上述结果在过度负债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时更加显著,融资约束缓解和信息环境改善是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企业社会责任(CSR)对公司治理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经济效应:“抑制效应”和“饰窗效应”。那么针对公司违规行为,企业社会责任会产生何种影响呢?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探索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非商业行为与公司违规之间的经济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违规发生概率呈显著负相关,而对公司违规查处概率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出“抑制效应”,而尚未表现出“饰窗效应”。此外,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作用在小规模公司以及面临竞争压力的公司内表现更为显著。进一步中介检验结果证实,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改善其盈利能力,缓解融资约束程度,进而降低公司违规发生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改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不同学者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约束和研发投资的研究,分别梳理了融资约束和企业研发投资、经济政策不确定和企业研发投资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由于研发投资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高调整成本问题,企业进行研发投资时往往会遇到外部融资约束问题且融资约束抑制企业研发投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研发投资存在促进和抑制两方面影响,目前学术界还未达成统一意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融资约束的关系目前也存在一定分歧。从资金供给的角度,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融资约束。从资金需求的角度,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缓解了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4.
ESG 信息披露包含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和公司治理状况等内容,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ESG 信息披露能否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难题,媒体监督对两者关系是否存在调节效应是值得研究的主题。文章在理论分析了 ESG 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媒体监督在其中调节作用基础上,运用 2011-2020 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基于媒体监督视角实证检验了 ESG 信息披露与企业融资约束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ESG 信息披露能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媒体监督能进一步缓解 ESG 信息披露与企业融资约束间的关系,媒体积极报道能够提升 ESG 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ESG 信息披露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企业、新《环保法》实施后、自愿披露社会责任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模式已从"初级发展"转变到"科学发展",对此中国企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遵循"三重底线"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规范,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符合中国特色发展的道路.文章在阐述国外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和现状,针对外国企业社会社会责任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在政府、社会、企业三重规范机制的推动下,应重点推进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建设,在强化当代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念的基础上,积极形成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并内化到企业核心策略中,与此同时契合中国传统的儒商价值观念,让中国企业成为真正负责的组织.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切实地为中国经济地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战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关系深入嵌入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但就企业自身而言,产业的相关变革可能约束了企业的一系列相关行为,这种行为在短期来看,应是增加了企业的实际成本的;就长期来看,会有声誉、绿色绩效等利好因素影响。基于产业约束下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探讨,旨在理顺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产业外在因素影响情况以及在产业因素影响下的企业如何履行其社会责任,披露相应的社会责任信息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公司将ESG视为一项公司战略行为,其表现对公司价值产生重要影响。选择以新冠疫情冲击这一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场景,基于ESG的保险投资理论探讨了在疫情冲击下,企业过往的ESG表现能否发挥“类保险”的投资效用,缓解疫情造成的价值损失。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ESG表现可以发挥“类保险”的经济效应,缓解疫情对企业造成的股东财富损失,但这一保险效应只在疫情爆发后的超短和长期窗口期中得以凸显,且在长期窗口期更为稳健;(2)资源效应和信息披露效应是企业ESG表现发挥“类保险”作用的两种中介机制;(3)企业ESG表现的“类保险”作用在低疫情风险区域、高客户集中度和低国际化水平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结果验证了企业ESG行为具备“类保险”的经济效应,能有效缓解疫情对公司经营的不利冲击,为企业加强整体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06—2020年非金融企业的年度财务数据和部分季度、月度的宏观指标,分析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和异质性回归的实证方法,按照债务期限、债务类型、企业股权结构、融资约束程度以及行业和地区进行异质性分析。实证研究发现: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增加会使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杠杆率、短期杠杆率和长期杠杆率上升,并且对非国有企业杠杆率和短期杠杆率的影响程度更大;在不同融资约束程度的企业中,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融资约束程度前25%和后25%的企业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尹士 《科学决策》2014,(8):83-94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2013年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本文研究过程中,借助中间量融资约束,并且以Almain现金流量模型为融资约束衡量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负相关;企业的融资约束导致RD投资不足;企业较好的现金流可以减缓融资约束程度,促进企业进行R的投资,最后本文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加大企业RD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建宗 《科学决策》2010,(12):25-32
网络媒体应当在舆论导向、新闻真实、社会问题、民意表达、网络文化、内容健康、知识产权和公益慈善等诸多方面,承担履行法律法规之外的更宽泛的社会责任.网络外部性、商务模式不确定性、规则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缺失以及信息不对称性等是造成网络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对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约束不仅是一种"自我约束",也是一种"社会约束".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推进机制应当建立在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自律、合作、信息、规则和监督等机制的建设,形成有效激励,使履行社会责任成为网络媒体自愿和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徐珊  黄健柏 《南方经济》2015,33(4):76-92
企业社会责任是否是企业为社会利益而牺牲自身利润的行为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文章尝试从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来回答这个问题。研究发现:(1)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确实能显著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其中改善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起到的作用最为突出;(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目前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更好且权益资本成本更低,但是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在非国有样本中更能发挥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社会学视角,实证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行为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社会的"好公民"行为,总体上正向影响顾客公民行为的产生——成为企业的"好战士"。更进一步,企业慈善责任行为主要通过顾客感恩的中介对顾客公民行为形成正向影响,企业道德责任行为则通过顾客-企业认同的中介对顾客公民行为形成正向影响。研究揭示出企业慈善责任、道德责任行为是以价值为导向的知识创造行为。最后文章提出:企业不仅要利用知识创造满足顾客需要的好产品和好服务,更应利用知识创造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顾客好战士。  相似文献   

13.
基于 2003-2018 年的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多元化经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多元化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和小型企业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另外,货币和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也都与企业多元化经营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机制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不利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具体地,相较于股权融资,企业债权融资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中介因素,并且在非国有企业和小企业中,这种关系依然存在。研究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对企业经营策略选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杜思慧  方金 《科技和产业》2023,23(13):110-114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中,企业的社会责任被看作是企业与社会之间一种重要联系。之前有关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方面,较少涉及农资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为此,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选取46家化肥、农药、种子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SPSS和AMOS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农资企业承担对股东、债权人、消费者和政府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及实现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内部经济动力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压力的共同作用。尽管现有研究已经证明,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来说,有可能提高财务绩效,改善利益相关者管理,但是这种认识在我国企业界并不普遍。究其原因,缺乏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的条件是造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首要因素。要实现这种转变,一要提供重复博弈的社会环境,二要解决社会责任信息不对称问题,三要建立有效的惩罚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6.
“十四五”时期,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了更全面的规划和更长远的目标,持续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瞄准企业ESG 表现为切入点,以2007 年-2021 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ESG 表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ESG 表现,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以及吸引分析师关注来提升企业ESG 表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的企业中以及在经济政策稳定性高的环境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ESG 表现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金融聚集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发现金融聚集对企业的融资约束产生正向的缓解作用。研究样本包括2009 年至2019 年A 股上市公司,通过采用排序逻辑回归方法,构建了企业融资约束的指标并发现融资约束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但其在不同企业之间的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利用区域熵指数来衡量中国31 个省、市、自治区的金融聚集水平,结果显示,除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外,宁夏和青海在中西部地区的金融聚集水平相对较高。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的实证检验证实了金融聚集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积极作用。从机制上分析,金融聚集能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另外,更深入的分析表明,保险行业的聚集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尤为显著。该研究扩展了现有关于金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而且为企业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政府在制定金融产业政策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双龙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65-168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各种约束,它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从外部看,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评价标准的改变;从企业自身来说,是为了追求持续发展;从管理来看,是一种追求和谐、兼顾的行为,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从哲学来看,它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