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美国多家大型信用卡发卡机构于2009年8月17日陆续向其监管机构递交了7月的信用卡违约率报告.从报告来看,各信用卡发卡机构的数据要好于预期.其中,美国最大规模的信用卡发行机构--摩根大通宣布其信用卡违约率由6月的8.04%下降至7.92%.美国银行的坏账率为13.81%,较6月回落了0.05个百分点,这是处境艰难的美国银行近一年来首次出现违约率下滑.  相似文献   

2.
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公司数据显示,2009年6月美国信用卡违约率攀升至10.76%,超过了2001年网络泡沫破裂后的7.9%的记录,创历史新高。而中国的数据也不太乐观:央行报告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49.70亿元,同比增加155.1%。在报告中央行罕见地发出警示:金融机构在大力推进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警惕信用卡逾期未偿金额持续上升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3.
张杨 《中国信用卡》2009,(22):33-3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美国总额1.914万亿美元的消费者债务中,约有14%将成为坏账,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美国运通等银行机构的信用卡资产组合,已遭受数十亿美元的亏损,并且亏损仍在扩大;在欧洲2.467万亿美元的消费者债务中,也将有7%无法收回。随着失业率的上升,欧美国家的信用卡违约率呈攀升态势。面对信用卡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和国际风险挑战,国内银行卡产业能否独善其身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6):49-49
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苏州运行中心日前正式挂牌运营,该中心是建行根据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和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借鉴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国际上大的发卡机构设立多个Call center的运营模式,针对信用卡客户建设的大型集中式跨地区客户服务运行中心。  相似文献   

5.
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强 《济南金融》2005,(7):62-63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信用卡产业也日渐走上正轨。但是由于信用卡存在一定风险,对信用卡风险的管理成为发卡机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信用卡风险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发卡机构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应对风险.尽量减少或避免信用卡风险的发生,实现发卡机构稳健的增长.保证信用卡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美国总额1.914万亿美元的消费者债务中,约有14%将成为坏账,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美国运通等银行机构的信用卡资产组合,已遭受数十亿美元的亏损,并且亏损仍在扩大;在欧洲2.467万亿美元的消费者债务中,也将有7%无法收回.随着失业率的上升,欧美国家的信用卡违约率呈攀升态势.面对信用卡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和国际风险挑战,国内银行卡产业能否独善其身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几乎不约而同,国际著名的发卡机构相继来到中国。4月16日,全球著名的信用卡发卡机构美信银行(MBNA)宣布其上海代表处正式成立,标志着MBNA第一次正式迈入亚洲市场。成立于1982年的MBNA,在国际信用卡业可谓一个奇迹。从一家美国州立银行的小部门成长为世界上最大信用卡独立发卡机  相似文献   

8.
面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巨大的诱惑.2003年以来.国际著名发卡机构纷至沓来。继花旗银行与浦东发展银行、汇丰银行与上海银行合作发卡之后,2004年3月30日.中国工商银行与美国运通公司签署《信用卡业务合作协议》.宣布将发行牡丹运通卡.4月16日.全球最大的信用卡独立发卡机构MBNA宣布上海代表处正式成立.昭示着其进入中国市  相似文献   

9.
刘刚  侯雁 《金卡工程》2009,13(3):200-201
一、前言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自2003年以来,信用卡(贷记卡)业务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据央行数据现实,2008年第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13145.67万张,同比增长72.9%。2005年年底,在银监会备案的发卡机构有150多家,比2002年的88家几乎翻了一倍。发卡机构的增多,导致竞争的加剧,发卡机构尤其是中小股份制银行纷纷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市场细分策略,  相似文献   

10.
周明 《中国信用卡》2009,(24):12-15
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联数据”)成立于2005年。尽管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信用卡元年”,但当时仅有寥寥数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发行了信用卡。6年后的今天,全国信用卡发卡机构超过80家,发卡总量超过了1.6亿张,除工、农、中、建这些实力雄厚的大行外,众多中小商业银行也成为信用卡市场的生力军。令人瞩目的是,国内超过70%的发卡银行的信用卡诞生在银联数据的发卡系统平台上,  相似文献   

11.
胡少华 《西南金融》2006,(11):32-32,33,34
截至2005年末,四川省各发卡机构发行的银行卡总量为4531.23万张,其中借记卡4.446.56万张,信用卡102.4万张。信用卡在银行卡总量中占的比例为2.3%,低于全国3.9%的平均水平。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邮储、交行、招行、光大8行发行的银行卡占四川各发卡机构银行卡发行总量的98.03%,截至2005年末,全省二级地市共有独立发卡金融机构13家,其中全国性金融机构6家,地方性金融机构7家,累计发行各类银行卡3105.2万张,占全省发卡总量的68.5%,其中银联标识卡2604.5万张,占全省总量的57.7%。全省各发卡机构发行的银行卡市场占比如下(见图1):  相似文献   

12.
董峥 《中国信用卡》2008,(24):27-30
据2008年9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加入银联网络的发卡机构213家,其中境内发卡机构176家,境外发卡机构37家。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162097.74万张,其中信用卡发卡量为12240.09万张,信用卡信贷总额6931.73亿元。信用卡发卡银行已经接近30家,除了十几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外,一些城市商业银行也发行了信用卡。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92.26万户、联网POS机具144.9万台、ATM14.8万台。以上数据表明,我国银行卡受理环境正在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金融电子化》2010,(3):40-43
目前,信用卡风险主要来自以下方面:持卡人信用风险、盗用信息恶意透支、恶意套现、伪卡欺诈等.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评估结果显示:美国消费者债务高达1.914万亿美元,其中约有14%将成为坏账,而欧洲2.467万亿美元的消费者债务中,也有7%无法收回。为此,美国的商业银行收紧了信用卡放款,调低消费者信用额度。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信用卡违约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三、银行卡从业机构交易监管制度 1.发卡环节中的交易监管(1)信用卡定型化契约范本 台湾《信用卡业务机构管理办法》中规定,发卡机构订立信用卡定型化契约条款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不得低于财政部发布的信用卡定型化契约范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2009年5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09信用卡问责、责任和信息披露法》(Credit Card Accountability Rsponsibility and Disclosure Act of 2009)。该法案的出台固然与当前金融危机下美国信用卡行业风险骤增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限制、取消了美国信用卡市场长期形成的一些不利于持卡人的行业惯例,约束了发卡机构扩张性发卡经营策略和行为,进一步确立了持卡人权益保护的价值取向。该法案不仅对美国信用卡行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因美国在全球市场的特殊地位和示范效应,引起了信用卡业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09年,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大洋彼岸的美国信用卡市场不断传出坏消息,信用卡坏账率从2008年三季度的5.62%飙升至2009年初的8%以上,超过了业内公认的警戒线。身处信用卡发源地的美国发卡机构,在国际信用卡市场上一向有着标杆似的地位,这样崩塌式的境况令中国同行在震惊之余深刻地思考,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和教训,避免类似的情况在中国信用卡市场重演?  相似文献   

17.
杨长红 《金融博览》2009,(12):18-19
今年5月,美国国会参议院以90:5高票通过了信用卡改革法案,借以更加严格地限制一些信用卡公司的行为,降低仍在不断攀升的信用卡违约率。该法案于22日经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美国信用卡市场的概况,分析了次贷危机对该市场的影响。研究认为,信用卡坏账计提率和拖欠率上升及大型发卡机构收入下降反映了美国信用卡市场风险增加,由于信用卡贷款的规模和证券化规模远小于房屋按揭贷款,商业银行对于信用卡贷款的利率也没有明显提高,因此,信用卡市场风险目前不会对美国金融体系带来新一轮的大规模冲击。但是如果美国实体经济不能较快摆脱危机的影响,就业和收入增长压力巨大,不排除爆发信用卡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信用卡分期付款正在带动消费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广东发展银行这些全国性发卡机构,以及一些区域性发卡机构,都已经开办了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一份银行内部调查报告也显示,消费潜力颇大的68%的在校大学生和76.2%的公司白领对分期付款业务感兴趣,并愿意尝试。信用卡分期付款正日益受到欢迎,而多家银行也拓宽了信用卡分期付款的范围,从“指定商户”走向不限商家和商品。信用卡分期付款作为一种方便、时尚的理财手段,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信用卡》2009,(12):80-80
美国权威信用调查机构Equffax公司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银行发行的信用卡中,3月还款比规定日期晚至少60天的占比为4.7%,这一比例明显高于2008年同期。不断上升的拖欠率迫使贷款机构紧缩信贷。数据显示,3月信用卡贷款机构注销了2000万个账户。至此,美国信用卡账户总数已从2008年7月的峰值减少了5800万个,至目前的3.8亿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