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自1999年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到2004年6月底,已实际发放贷款52亿元,享受贷款的学生约80多万人。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存在手续繁杂、银行惜贷、较难推进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问题。风险问题已成为银行“惜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形成,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对于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积极推进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广泛、健康、持续地开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无需经济担保、由政府部分贴息、面向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银行信用贷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新事物。同时,国家助学贷款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顶新制度。它是青年学生凭借自己的信用申请的用于助学的个人消费贷款,毕业就业后逐步归还贷款的制度。新事物指的是改革中的成果,它符合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特色。而作为新制度,有它特定的要求,并伴随着特定的目的。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长期稳定的筹措学习经费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压力的主要途径,但目前改种贷款供求双方存在明显的矛盾。由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全社会个人信用机制的不健全加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使银行担负了本应由学生个人、政府和学校承担的部分教育成本,致使助学贷款有效供给不足。因此,推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市场化进程,丰富高等教育援助措施、健全我国高等教育经济资助体系有助于缓解国家助学贷款的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帮助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是指由各商业银行开办、省财政贴息、适用于我省省属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助学贷款。其目的是帮助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及基本生活费,顺利完成学业。 第三条 各商业银行均可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批、发放和回收等项工作。1所高校只能选择1家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  相似文献   

5.
梁爽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2):219-220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助学贷款进入贷款本金回收期,部分高校出现较严重的欠息欠本问题。为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降低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建立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清缴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与大学生信用框架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前言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帮助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本着“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的宗旨,国家于1999年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六年来,它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缓解了高校资助经费不足的矛盾,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普遍欢迎。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有80万在校贫困生可以获得助学贷款,贷款的金额约为43.3亿元。平均算来,一名贫困生一年得到的助学贷款约为5400元,大学4年,助学贷款的总额就是21600元。但是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还款情况却不令人满意。据介绍,今年以…  相似文献   

7.
牛彦绍 《财会通讯》2008,(10):43-44
国家助学贷款是大学学生资助体系的一个主要资助方式。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于2005年初已在河南运行。2007年上半年共向省属大学学生发放贷款11.1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3.6万人次,贷款发放量居全国首位。青海、山西等省份已陆续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而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目标等问题尚待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完善和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是经国务院批准实行的、无需经济担保,面向困难学生发放,由政府财政贴息的银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作为一种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有效机制,是资助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金融手段.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作为首批高校之一,从2000年开始启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截止2004年6月,全校共有2245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了合同金额为3500万元的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助学贷款;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全校共有1943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合同金额近4305万元的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学校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经济困难最重要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和政府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项重要资助措施,它对完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缓解高校资助经费不足等有特别的意义。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补充意见的通知》发布正值高校新生开学前夕,离我校新生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措施。而很多贫困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缺乏了解,在观念上难以接受这种"透支"明天的钱来资助今天的学业的方式,导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际效果与政策预期还有一定差距。本研究选取某委属民族院校799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知晓度差异对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现行体制的矛盾、相关政策的不完善、诚信机制缺乏及其它软、硬环境的制约,出现了高达20%的违约率的回收难题.助学贷款回收难题严重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受到广大经济困难学生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多种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还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切实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特别是使经济较困难的优秀青年得以深造,而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制度,它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对象是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目的是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日常生活费。从1999年9月我国发放第一笔国家助学贷款以来,它就一直是受人们关注也最为人们看好的消费信贷品种。  相似文献   

15.
对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大举措,对实现教育公平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我校一贯高度重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自2000年以来,六年内先后为5421名学生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累计贷款合同金额达到9432.18万元。同时,我们强调,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重点并不仅仅在于“办理”,更在于“管理”,特别是“贷后管理”。为此,近年来我校坚持将还贷工作作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从教育机制、管理机制和应急机制三个层面入手,深入探索,积极实践,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还贷工作,取得了连续三年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100%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财政贴息的商业贷款,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含高职生)和研究生中的经济困难学生均可申请,不需要担保。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8年。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件新生事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要搞好助学贷款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党和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受到数十万经济困难生和家长的广泛赞同。但是,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认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中这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主要产生于国家助学贷款现行的运行机制。因此,反思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中的制度摩擦因素,完善运行机制体系,才能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完善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助学贷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完善助学贷款进行深入思考,认为改变以政府出资为主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真正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用政策去推动助学贷款为主的多种方式并存的有效资助体系,对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9.
助学贷款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加大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持手段,早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广为推行.国外助学贷款运作与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有助于对我国现行助学贷款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 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问题,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且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武汉、南京、西安等八个城市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进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试点工作.在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几年中,高校面临以下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