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杨 《企业导报》2011,(8):172-173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刑事诉讼领域中排斥精神损害赔偿,这与民事领域中得到广泛认可的精神损害赔偿之间产生了冲突,损害了法律的统一性、协调性,造成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将精神损害赔偿扩大到刑事诉讼领域中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同时也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因此,我国应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2.
李玉波  张卓群 《企业导报》2012,(10):162-163
此问题已经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将其重新提出本已无多大意义。但是在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中仍未对此问题提及只言片语,它的重新研究又显得尤为重要。毫无疑问,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有其哲学和法理基础,在此仅在理论上对该制度的构建进行讨论,首先,确定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其次,解决请求主体问题;最后,构建国家补偿机制。由此,为该制度从理论到现实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及赔偿能否到位问题一直是我国司法工作的重大难题之一,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制度不健全都是导致该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本着保障人权的宗旨,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卢海英 《活力》2012,(17):36-3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依附于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民事诉讼,故其调解与单纯的民事诉讼有所不同。正确认识和把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特点.对于有效贯彻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实现刑罚的公平与正义,挽回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减少当事人的上诉、申诉和上访.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专利犯罪的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使法院判令被告赔偿由专利犯罪行为使被害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与其他财产性权利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专利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是有争论的。在专利犯罪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符合诉讼经济原则和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目的,专利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合理确定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6.
正犯罪引起的精神损害在司法实践中是客观存在的,但我国相关法律一直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限定为物质方面的损失,这一规定违背宪法、造成法律体系内部矛盾、与司法实践产生矛盾,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概述(一)犯罪引起的精神损害因犯罪涉及的精神损害分两种:一种是犯罪行为的目的就是造成精神损害,例如犯罪行为损害受害人的名誉、荣誉等,受害人因此遭遇精神折磨。比如受害人遭受侮辱或者诽谤侵害  相似文献   

7.
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交叉关联的案件,本文认为应当在行政诉讼中设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以减少当事人的诉累,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法院就同一事实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并对其具体制度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建波 《活力》2010,(10):167-1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简称《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的公布,以及一些相关的司法解释的出台。虽然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制度的法律地位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使被害人或其他权利主体的赔偿权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且法律条文规定也过于原则化、简单化。致使司法实践中,“重刑轻民”、“打了不罚、罚了不打”、被告人拒不执行附带民事判决、裁定的情况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9.
杨武  江志军 《活力》2012,(18):40-40
一、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时间对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时间.刑事诉讼法第77条只是笼统规定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失的被害人、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关于刑事案件精神损害赔偿,各国普遍采取两种方法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一种是将两者即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完全分开,分别起诉。通过民事诉讼来取得精神损害赔偿。美国法律经常采用这种办法。另一种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这样做。我国实行的就是这一种办法,即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这种办法的特点是,既能节约司法资源、降低诉讼成本,又能使诉讼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所以值得保留。  相似文献   

11.
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其立法本意在于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在受到犯罪侵害后能够通过诉讼程序得到合理的赔偿.合理运用该项制度,对当前我国的社会进程和法制建设,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实当中,无论是立法、学术研究还是司法实务界的具体操作都严重滞后,该制度的立法初衷大打折扣.因此,对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新的理解,赋予其时代内涵,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其立法本意在于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在受到犯罪侵害后能够通过诉讼程序得到合理的赔偿.合理运用该项制度,对当前我国的社会进程和法制建设,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实当中,无论是立法、学术研究还是司法实务界的具体操作都严重滞后,该制度的立法初衷大打折扣.因此,对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新的理解,赋予其时代内涵,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刑事诉讼法》,并相应地推出了新的司法解释,其中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一部分内容较之前有了较大改动,尤其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这一块。本文对新刑事诉讼法中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王超  黄尧 《总裁》2009,(11)
精神损害赔偿与神经损害赔偿,作为中英两国赔偿精神损害或神经损害的不同法律制度,各具特点.从权利主体、适用范围、损害事实、举证要求、责任形式等方面对进行比较,分析两大制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16.
就目前而言,法学界、法律界对于在我国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经基本上达成共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也初步的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请求的主体以及赔偿标准等问题还未有明确的规定,造成司法实践中对该问题的处理上出现较大差异。对此,笔者拟就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传发 《活力》2012,(16):78-78
当前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在审判过程中怎样做好附带民事调解工作,怎样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及时得到赔偿,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摆在我们刑事审判工作者面前的一道新课题。近年来.各级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工作去的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许多体制机制性的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挥作用。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工作,试就目前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利益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为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法院必须充分利用调解手段来化解纠纷,从而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本文主要就刑事审判中的调解工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就目前而言,法学界、法律界对于在我国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经基本上达成共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也初步的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请求的主体以及赔偿标准等问题还未有明确的规定,造成司法实践中对该问题的处理上出现较大差异.对此,笔者拟就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刑事和解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是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刑事思潮,作为近年来对刑事纠纷解决的趋势,在我国引入刑事和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刑事和解制度,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