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荣仙  马晓亮 《数据》2022,(1):94-96
在网络时代下,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平台、新领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出现了一些积极表现,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消极表现: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容易受到群体影响、多元的政治文化传播造成大学生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危机、在现实中政治参与能力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有:网络自身所具有的负面特征、我国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不够、大学生自身政治素养不高、网络时代下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引导力度有待加强。因此,我们应从优化网络资源、完善网络监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引导大学生理性政治参与这四个方面来推进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隐性的网络关系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定义大学生网络隐性群体并分析其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关注该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和面临的困难,并针对性地从加强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完善校园文化平台、挖掘核心成员,以及强化信息过滤机制等四个方面研究了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王莉 《民营科技》2012,(10):168
信息时代互联网日渐普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被人们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然而网络杂乱的信息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文化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现基于当前的思想政治现状,详细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吕玉梅  钟贞魁 《价值工程》2010,29(35):189-190
随着网络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所传递的信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网络对大学生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已成为网络虚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各类信息可以自由传播,及时获取,网络信息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成为必须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不仅拓展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而且还对高校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思想信息交流互换的过程。网络时代的信息的共享性、趣味性,可以直接将文字信息、声音图像传给对  相似文献   

7.
齐丹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9):204-205
现如今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甚至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所影响。来自网络的海量信息纷繁复杂,正面的、负面的全都有,所以网络深刻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教学模式还是从教育理念上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本文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崔璐莹  高玉娟 《活力》2013,(15):68-68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正面影响 (一)拓展大学生知识丰富课余生活 互联网信息的共享性有助于大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强大的检索技术可以简便、快速地使大学生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无论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都可以从网络上方便地获取;无论是电子版信息还是音频素材、视频材料也都可以从网络上轻松找到:而且还可以发布观点、参加讨论。从而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审美水平、文学品位、知识储备和人文修养,同时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网络已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和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健康、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产生深刻和直接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巨大的冲击,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着重解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双重影响,深入探求了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新途径,为构建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献上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网络已成为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之一。大学生都是资深网民,是新媒体网络的主要分享者、参与者和影响者。本文研究了新媒体网络的自由与责任的基本内涵,探讨了开展大学生网络责任观教育的依据,以及构建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加强网络监管、维护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建设网络辅导员队伍、组建新型网络社区、构筑互动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网络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通过网络平台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思想的传播速度快,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学生对于网络世界的虚实难以有效辨别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力不足,辅导员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生涯管理老师,也是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主体,因此,民办高校辅导员在新时代下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以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本文首先阐述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现状,并诊断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面临的主要挑战,尝试探索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大学生是我国最大的网络受众群,网络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视点,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不合理的使用网络导致大学生出现种种网络行为问题。大学生是未来中国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骨干力量,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已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首要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使用网络的大学生人群不断扩大。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各种信息、利用BBS论坛表达利益诉求、利用网络动员发起现实活动等网络行为,开始对高校乃至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大学生网络动员的作用与机制,对构建和谐校园、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稳定,思考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有序地参与网络动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实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种新媒体平台深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新媒体给大学生生活方式带来变化的同时,也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新媒体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通过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等更要深入研究。文章在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从建设高素质的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校园新媒体建设,使学生在网上轻松交流、加强网上引导,提升学生新媒体网络道德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利用新媒体交流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角度出发,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提出意见,供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促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塑,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的可行性分析,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挑战,进而探索出创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得非常迫切。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应通过多项措施,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成为当今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传播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新媒体,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而且提高了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然而新媒体的引入仍处于初步阶段,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何辉 《管理学家》2021,(5):13-15
网络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去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网络的载体作用,积极探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模式和工作的新方法,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20.
徐爽  唐亮  邓文卓 《价值工程》2011,30(1):261-262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10余所高校学生的调查研究得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政治投票和结社、政治接触以及政治表达这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的现状,从而对加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相关行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