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舆论与法治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法治观念和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立法、执法、司法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近期的吴英案引发了激烈的社会争论,使得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的协调平衡,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事实上,立法中权力(利)、义务、责任如何分配;执法如何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司法如何保证客观、公正、合理等,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的《审判》从文学的角度阐释法律现象,抨击了现代司法制度的变异,同时借助多种文学表现手法,从现实和哲学的角度对现代社会的司法体制进行了拷问,揭示了司法制度的异化以及法的虚幻与荒诞。  相似文献   

4.
为了方便群众参与诉讼,节约诉讼成本,普及法治理念,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法院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审判方式,开设巡回审判法庭,切实解决基层群众诉讼难问题。此举有效加强了法院与当事人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相似文献   

5.
媒体审判一词源于西方,随着新闻媒体日渐蓬勃,媒体审判现象在我国也存在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分析当前媒体审判现象存在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在结合国外相关制度的前提下,提出了关于促进媒体与司法良性互动的制度构建,以彻底规避媒体审判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新闻自由为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新闻自由的无边界行使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新闻自由同样应当受到规则的制约,新闻自由的边界和内在价值应最终建立在新闻客观性的本质意义之上。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新闻自由为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新闻自由的无边界行使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新闻自由同样应当受到规则的制约,新闻自由的边界和内在价值应最终建立在新闻客观性的本质意义之上。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媒是实现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提高、舆论监督与引导以及弘扬正义与公平的有效途径,新闻传媒传播偏向现象的出现对于新闻传媒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建设都产生着消极影响,所以对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以及平衡策略作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以及产生原因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的平衡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如同人民法院工作的双翼,是促进法院工作提升,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关键.在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下,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智慧法院"的建设,如何在"智慧法院"的建设过程中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合理的审判管理机制,是现阶段要进行研究的问题.作为审判权行使中流砥柱的基层法院,应当立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大时代...  相似文献   

10.
姜志浩 《活力》2013,(10):81-8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媒体尤其是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职能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协调政府、媒体、公众三者的关系以引导和调控好舆论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公民的知情权,网络媒体对有影响力案件着重报道,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司法审判正常进行,本文以山东家喻户晓的一个案子为例证展开讨论.鉴于我国特殊的司法体制,同时伴随自媒体的蓬勃发展,通过对网络舆论制约的形式来保护司法公正愈加紧迫.可以通过加强发布媒体的把关责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得以平衡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二者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宏 《活力》2004,(11):140-140
司法独立原则的确立是近代文明在法律领域的突出贡献。追求司法的独立性永远是每一社会在进行司法改革时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如何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司法独立制度,需要我们去慢慢实践和摸索。  相似文献   

13.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所创造出来的行为规范主要是道德与法律,本文从道德与法律发挥作用的范围、评价机制等方面对其异质性与同一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帅 《活力》2014,(22):45-46
法律解释是当代法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法律实践的核心环节,是连接立法与司法的桥梁。围绕着法律解释,萨维尼、德沃金等西方法学家们都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和激烈的争论,我国理论界对此进行广泛地了介绍和研究。第一部分是法律解释的法理释义,分析了法律解释的涵义,从法理角度肯定法律解释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分析司法过程中法律解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一部分提出解决办法:利益衡量本身作为解释方法之运用。  相似文献   

15.
动物审判,是司法审判制度史上一朵奇葩。虽然,它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或者看来可笑不可思议的一面,但当我们用历史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分析它的时候,它所带给我们的便不仅仅是过去的神奇,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思索和启迪。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改革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土地流转发展不平衡,流转形式单一,相应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建设十分落后,农民的权益保障体系仍在建设中。在借鉴美国、东南亚各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下,我国应逐渐完善土地流转法律体系,培养农村基层维权组织,建设土地流转市场和平台,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土地流转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农业贸易政策的失误和农业贸易法律制度的缺陷,会造成一国农业生产和竞争力的弱化。只有完善合理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和支持本国的农业产业长期持续的走好,才能保障农业安全,管理好农业贸易,取得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话语权。我国农业贸易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重新明确农业贸易政策,健全农业补贴制度与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管理好农产品进出口以及农业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小产权房市场交易十分火爆,其在满足城乡居民的住房需求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隐患和法律问题。本文通过对小产权房的产生以及所面临的法律障碍进行分析探究,提出了一些处理方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清末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三个阶段。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司法民主价值,司法公正价值,司法独立价值,司法权威价值,司法监督价值以及法制教育和宣传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现行法律规范未对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回避制度作出规定,致使司法实务中审判委员会的回避问题陷入适用泥沼.确保审判人员中立与公正,呼唤司法正义的回归,是回避制度设置的本质要求.引入整体原则,将审判委员会纳入回避范围,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