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人们对“现代”概念的理解是“现时代”或“当代”或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到当前的时代。实际上这是一种望文生义的“错误”理解,在学术界和世界一流思想大师那里,“现代”自始至终有着严格准确的定义。“现代性”是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的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现代性”的含义一是指“工业化的世界”,二是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而现在许多专著中关于“现代企业管理”的论述实际上说的却是“后现代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2.
网络中文社科信息资源的现状及组织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社会科学作为科学来说,应该是不分国界和民族的。但由于社会科学研究主体本身隶属于某一国家和民族,其研究活动和社会实践都带有民族、国界的特征,对其成果的评价、吸收和应用来说,也始终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心理习惯、价值观念的制约。较之自然科技信息,社科信息的普适性较低,共享程度不高。因此,中文社科信息就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及社会科学活动所必须依赖的重要基础之一。当前,网络社科信息资源日益  相似文献   

3.
杨亚玲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2):202-203,207
作为一种“观念游戏”,“现代性文化”观念内蕴着“理性”向“合理性”转化的症候。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代性文化”开启了大众或公众基于“合理性问难”的文化批判向度。立足于“现代性文化”批判的视阈,“于丹现象”毋宁说是对“现代性文化”批判的别样呈现。它的“粉墨登场”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到这个特殊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文化中国站在民族文化更新的角度对现代中国民众特别是80后、90后一代的“普遍理性启蒙”。中国“现代性文化”的当代呈现,一方面需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学派或现代群体的生成置换;另一方面,现代传媒与高科技是当代文化再创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应用开发资源。加速人自身的现代化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关键,而加快中国现代性文化的自觉呈现却是关键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重庆国土房产》2004,(4):45-45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自然科学的繁荣发展,也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17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人们思维和交际工具,它。更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的运用必然反映民族文化传统的独特的色彩.涉及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待人接物方式等。数字文化或数字风俗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国,而且都有自身的特点。不同的民族与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习惯使用的数字,这些数字对该民族与国家蕴涵着特殊的文化习俗,体现着特有的社会文化心态。俄汉两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数字文化,本文将对其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7.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俗,如果脱离了本民族传统文化,只会游离于国家民族之外去一味地盲目地模仿外来民族的风格,追求浮于表面上的所谓时尚,是没有说服力的。表现民族的室内环境的设计,必须从本民族建筑风格中寻找概念设计的语言和空间构思的原形,然后结合现代的装饰元素加以思考提炼以营造特定的民族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8.
王海英 《企业科协》2004,(12):26-27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纵观当今世界和未来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才的竞争,因为历史是靠人来推动,社会靠人来发展,财富靠人来创造。目前,世界正处在高科技时代,迅猛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世界面貌,推动着社会发展,决定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的背后蕴藏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较量的焦点是经济实力与科学技术,这一切都是由人的作用来决定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人力素质和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二战以后,现代艺术的出觋将世界艺术的中心从欧洲搬到了纽约,亚洲的地位向来都是在角落边缘徘徊、环绕,追随着西方的艺术潮流。但是现在,亚洲的现代艺术却日益受到瞩目,虽然由于亚洲内部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差异导致了艺术形式的差别,但是其共同之处在于如何在多元文化的互相作用以及现代社会趋同的生活方式下产生、保持与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现代艺术作品,可以深入接触到地区与民族的身份特质,正如福冈亚洲美术馆提出的口号“与今日的亚洲接触”。我们选择了五家不同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美术馆,只有大量收集与集中展示艺术作品的美术馆可以给我们提供这样一次视觉与精神上的“亚洲之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世纪以前,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一个民族正处于艰苦的奋斗时期。尽管它有着丰富而悠久的历史,但历史并不能变成食物摆上餐桌。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个国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就是瑞典。不过,这个国家也可以是你们这个伟大的国家,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学作为一门以民族为对象的社会科学,在中国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民族学理论的发展到底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其发展有何意义?本文将进行简单地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朱虹 《新远见》2012,(12):36-41
民族国家在文化层面的认知能力、宗教信仰及民族情感决定其理解国际关系的角度.进而决定其选择外交政策的立场和方式。因此完全有必要把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视为不同政治社会之间的文化关系。文化生存是国家与民族生存的前提.将文化导入国家的对外战略古已有之,至今越演越烈。一个国家的文化战略,是国家文化传播和发展本土文化的基本指导思想、目标、方法和战略.将文化战略放到国际关系的语境中去理解,就构成了对外文化战略。一、国家文化战略要体现新文明观和中国特色金融危机后的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虽然世界至今仍处于金融危机大背景之中,但金融危机却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国际力量对比渐趋均衡态势.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呈上升趋势。当代国际关系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决定了中国的全球角色: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未来的发展进程同世界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将进一步加强,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依然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田丽 《民营科技》2011,(11):105-105
酒,离不开俄罗斯,而俄罗斯更离不开酒。作为横跨欧亚两大洲,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的国家,它淋漓尽致的向世界展现出本民族对酒文化的狂热追逐。这个在世界上曾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与“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北部风格”的,纯粹寻求酒精麻痹的高调的讲究的酗酒文化。  相似文献   

14.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这响亮的话语,是江泽民总书记今年8月7日在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作出的重要指示。他同时说到的是四个“同样重要”: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 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 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 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世界背景下,市场经济是资本发展的源泉,也是财政税收的基础。现代的世界市场经济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世界市场经济。新时期财政税收需要建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只有鼓励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财政税收的发展。在新时期对经济的研究需要把握三个特点,分别是:市场性、现代性、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王树森 《经营者》2005,(5):111-111
金六福通过与消费者持久沟通,整合营销资源,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个人的福、民族的福、国家的福、世界的福。品牌体验层次分明,线条清晰且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17.
王伟玲 《活力》2010,(4):56-56
现代传媒的发展.已不仅仅是科技神话,无所不能的现代技术和光怪陆离的资讯,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使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无须再面对面就可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传媒不止是工具,是带着一种观念走进现代社会的。或者说,是现代传媒推动或支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动向。那些与现代民族、国家相关的观念和思想,正是通过传媒得以播散的。可以说,传媒成了时代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基因     
世界万物以区别其他物种的特性为人类所认识,人以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区别其他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会因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与处事方法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和风格,或者说是性格。  相似文献   

19.
马飞 《企业研究》2011,(3):113-114
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人们的生活追求与居住品位已更加立体化。现代的居住欣赏方式,决定了建筑艺术的新型设计理念。本文基于人本主义理念,探讨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艺术的创新理念以及基于环境艺术构成的和谐理念,提出了建筑设计的时代性、现代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德意志,作为一个民族,她有一千来年的历史;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德国只有100余年的历史(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长达40多年的分裂),所以她是一个年轻的民族国家。但后来居上,如今的德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经济强国,在欧洲处于领导地位,被世界称为“德国经济奇迹”。这无疑又跟其一个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有密切联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缘于高水平、高起点的职业教育。只有完备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才能造就出大批优秀的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才能使民族经济、国家建设踏上“高速列车”,迅速腾飞富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