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料,对于12.65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粮食则更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上了三个台阶。总产达到4900亿公斤以上,年递增率达3.4%,基本解决了人们吃饭问题。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自1996年粮食总产量冲上历史新高后,已经连续两年徘徊两年下降,而且这种下滑势头还在继续,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面积、稳定粮食产量,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改革开放成果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祖国60华诞来临之际,惊觉同样是中国,60年前与60年后真的是天壤之别!从一个一穷二白、一盘散沙的大而落后的穷国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基本接近小康。经过60年的奋斗,一个人口第一大国就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伟大跨越”。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仅此一点就足以让世界惊愕。  相似文献   

3.
2030年中国粮食自给有余:产大于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言,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古今中外皆把粮食当作战略性资源、关键性产品。作为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更为敏感。中国粮食生产的震动波及效应很大。中国粮食生产若减产10%,则会对世界粮食贸易量的20%以上产生影响。一个自然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住宅建设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中国住宅建设的战略选择纪晓岚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强。中国的住宅问题和住宅建设的战略选择具有世界意义。改革开放为我国住宅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1979年至1993年,全国新建城镇住宅20.25亿平方米,人...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从“三黄五帝”时期开始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兴水利、除水害,建立了无数丰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人口温饱问题,正是我国几千年来的农田水利建设创造了这个奇迹。  相似文献   

6.
吴采莲 《长三角》2011,(6):50-51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同际粮食价格逼近“粮食危机”时的高位,引发全球市场的普遍担忧。中国是十三亿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们也看到,曾经作为“天下粮仓”的苏南,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耕地减少,当地农民也大多进厂务工。5月10日,本刊记者就县级市粮食局如何来保障本地粮食供应,解决好“米袋子”安全问题,采访了张家港市粮食局局长孟波。  相似文献   

7.
《数据》2008,(7):7-7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随着国际粮价全面上涨,特别是国际大米价格创出20年来的高点,粮食问题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日趋严峻的世界粮食供应局势,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马尔萨斯在19世纪初的“人口可能比食品供应力增长更快”的预言。全球粮食储备量已减少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中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据统计,2007年,我国粮食虽比上年有所增产,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尽管我国地域辽阔,陆海兼备,多种农业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农业资源极为稀缺。我国农业始终承担着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重任务。中国要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13亿多人民衣食无忧,奔向小康,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加、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农业现代化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生产的宏观经济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否解决粮食基本自给是影响到改革与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的大事。正如江泽民总书记1995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必须立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粮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要用世界9%左右的耕地解决世界20%左右人口的粮食问题,可谓重任在肩。因此,保持粮食稳定、快速增长始终是中国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开发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佳途径。据世界银行采用的国民财富测量方法表明,人力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财富的重要指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和劳动力资源第一大国,但不是世界上人力资源第一大国。其资料显示,1999年中国总人口占世界总数的20.9%,相当于美国的4.58倍。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最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称,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引发广泛关注。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同样处于这一危机的阴影之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也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了战略主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钢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迈向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到关重要。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17年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地大物博,但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水平。我国人口占有资源与世界平  相似文献   

14.
强化政府行为注重宏观调控切实搞好粮食企业扭亏增盈工作杨再兴,邢宝德中国是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粮食的多少、粮价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乃至生死存亡,而且粮价一涨关联多种物价上涨,粮食短缺,就会引发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抓好粮食工作,对...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我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老年人口大国。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且每年正以3%的速度递增,到21世纪中叶,全国老龄人口预计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正确认识老龄化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好这一问题,将是本世纪前期我国一项十分紧迫、艰巨的任务,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6.
下大力气促进粮油加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发展粮油产业和确保粮油安全始终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近年来开始的世界范围内的农产品尤其是粮油产品涨价热潮,波及我国,使粮油产业和粮油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和紧迫。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但在国际市场上却没有价格话语权,并呼吁要争夺这个权利。”这真是无知者提出的无畏口号。中国的原油产量占世界5%。需求占10%,而需求的54%来自进口。所谓的石油话语权,无非是希望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二大买家有权制定或参与制定世界石油价格。  相似文献   

18.
粮食生产是关系国泰民安的大事。金秋十月,本来是粮食集中上市的季节,也应该是粮价相对走低的时候。然而,今年却一反常态:粮价逆市而上,粮油价格一路走高。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民以食为天","为政之要,首在足食"。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不足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能否做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养"得起中国人。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不能依赖国际市场,必须立足于国内生产。同时,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因此,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断促进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群 《国土经济》2001,(2):26-28
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民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特别是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能否解决粮食基本自给直接影响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正如江泽民总书记1995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几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必须立足于自给,供求必须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20.
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食品安全是人民健康最基本的需求。改革开放,首先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以占世界1/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人口的基数大、经济发展问题突出、国防建设问题严重,导致土地面积不断下降,引起了粮食的安全问题。现阶段,完善粮食生产体系,要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中国粮食的结构性矛盾显现,世界人口过快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剧增。粮食作为一种必需品,是战略不可缺少的物资,这就要求粮食不仅能满足当前国民的需要,更要有足够的储备,以应付各种意外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