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周月 《中国企业家》2010,(10):36-36
“五一”期间,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7%,这是今年央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出乎市场预料,之前市场更多是讨论在一季度经济强劲增长(GDP增幅11.9%)和通胀预期抬头(3月CPI同比增长2.4%)的情况下央行是否会在近期加息。一方面有观点认为,上调存准率体现了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强硬态度,预示加息在即;但更多人则认为,上调存准率已经可以满足目前回收流动性的需求,因此短期内不会加息。作为2010年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等待加息确定消息的市场,依然无法听到靴子落地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预期通胀与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综合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标通胀率、预期通胀率和实际通胀率三者之间是正向关联。目标通胀率对预期通胀率的影响程度显著但具有滞后性,"目标锚"的引导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发挥。通胀预期陷阱在我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际通胀率的波动幅度较大且上升有利于拉动正产出缺口,货币当局确实有人为地调高目标通胀和实际通胀水平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故意,货币政策时间的非一致性存在但并非显著。我国通胀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公众通胀预期推动的,结论凸显了货币政策管理预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模型和2000年1季度-2015年2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的季度数据,对我国通货膨胀预期陷阱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经济曾经两次滑入通胀预期陷阱,时间分别是2005年2季度-2006年4季度,2012年1季度-2015年2季度。前一次由于有关部门误判公众通胀预期态势而采用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诱致了政策型通胀预期陷阱,后一次则是政府初步治理通胀预期陷阱的有效尝试。最后提出要认真甄别流动性陷阱与通胀预期陷阱、慎用凯恩斯式的刺激政策、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改善并加强对通胀预期的预测能力、克服货币政策时间的不一致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导刊》2011,(6):20-21
从目前来看,通胀仍在上行,但还不至于"失控",而货币政策收紧仍然十分必要。 今年以来,通胀压力持续上升。而随着4月5.3%的CPI等经济数据出炉,市场又开始担心经济增长是不是会往下调?而且央行已5次上调准备金率、两次加息,货币政策未来到底怎么走?让我们来听听几位国内外知名金融专家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失控的价格     
《山东企业管理》2010,(10):18-27
价格体系犹如一副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涨价在席卷一切商品。抛储、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政府开始出手,但“神马皆为浮云”,通胀预期像正在恶化的肿瘤,还在继续蔓延……  相似文献   

6.
存款准备金率在不断提升,货币政策从紧政策在深入执行。4月的通胀数据披露后仅几个小时,中国人民银行便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自5月加日起执行。6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又宣布,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增加0.5个百分点缴款。  相似文献   

7.
安倍经济学     
《英才》2013,(3):21-21
为摆脱延续多年的通缩顽疾、刺激经济增长,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上任后,立即采取激进的货币政策: 1,增加公共开支。 2,迫使日本央行宣布将通胀目标上调至2%。 3,从2014年开始启动无限量资产购买。 “安倍经济学”意在制造通胀预期,从而刺激日本民众增加消费、企业增加投资,带动日本走入价格上升、经济成长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中国央行25日晚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年内启动第二次加息,应对来年通胀压力,未超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时代》2010,(4):61-74
通胀预期 仁和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文龙: 2009年以来,在世界金融风暴的波及下,全球中央银行一致采取历史罕见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产生了较强的通货膨胀预期,各个行业都担心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不过医药市场属于相对刚性需求的市场,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比较小。相关行业报告预计,在今后几年里,中国的医药行业仍然将可以保持6%到8%的年增长率,继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通胀预期高企、央行频频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的今天,何种投资能以最小的风险为代价来抵御通胀对资产的侵蚀?在以往国外金融研究的一些分析中认为,国债投资可以抵御预期内的通胀,但这在中国市场是否可行?本文以国债0203作为代表性品种,与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进行相关性比较,对当前活跃交易的记账式国债进行横向分析,介入通货膨胀因素来探讨我国国债市场的有效性及国债投资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     
《上海企业》2011,(1):86-86
恒生银行发表报告称,中国新一轮货币政策收紧周期即将拉开序幕,预计未来几个月内政府将会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料政策利率或会上调达1%。通胀压力大幅走高,食品价格以及工资水平仍在上升,房地产价格亦居高不下,预计2010年全年通胀年率为33%,2011年将上升至4.5%。  相似文献   

12.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我国经济先于国际复苏.随着经济的稳步回暖,新一轮通胀压力形成,通胀预期初现.基于此,文章拟从多因素造成的需求变化、输入型成本推动、国际热钱流动等因素来分析本轮通胀预期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引导读者对当前通胀有更加理性的预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在5、6月份可能高达5%,不过,到下半年会有所下降,因为基数较低及信贷下降等原因。他对于全年通胀率控制在4%有信心。市场认为,如果谴胀形势得以控制,下半年加息预期也将随之减退。易纲称,为了对付通胀,“各种货币政策都可能考虑”,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导刊》2010,(3):16-16
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部分1月份经济运行数据。从数据来看,尽管稍低于市场预期,未来通胀压力还将存在,但整体经济仍继续保持增长,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相关统计自2011年1月20日至2011年6月20日,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自2011年12月5日起至今,已第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文主要阐述了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到底在货币政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存款准备金制度又对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5.5%,涨幅创34个月新高,食品价格上涨11.7%,居住价格上涨6.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6.8%。受此影响,央行同日宣布,从6月20日起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至21.5%。这是央行自2010年以来第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11年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的存款准备金率距市场认为的23%上限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17.
左小蕾 《经济界》2009,(6):7-10
受2008年四季度开始的4万亿刺激计划支撑,经济下滑已经划上休止符并呈恢复态势。2009年全年实现以投资拉动为主要动力的8%的增长目标没有悬念。不过经济运行仍存在风险因素:政府投资难以持续、大规模的信贷增长带来“通胀预期”。因此建议未来货币政策“动态微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从全球视角回顾通胀预期管理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成功通胀预期管理的基本要素,即以价格稳定为核心的政策框架、积极的反通胀立场、明确的名义锚、有效沟通、灵活的汇率制度、对反通胀与稳增长的有效平衡和对金融不稳定的兼顾。通过上述要素的有效组合,提高政策可信度是通胀预期管理的核心所在。据此,我国应加快金融改革,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自主性,并逐步建立以价格稳定和政府债务稳定为核心的货币财政政策的搭配方式,丰富中央银行的沟通手段,引导并塑造公众形成稳定的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以来,为抑制通货膨胀,中国将长期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逐步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2007年,中央银行先后6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上调至7.47%。2006年至今,已1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为历史最高点。除了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常规性调控手段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11月9日公布的10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显示,10月份cP旧比上涨5.5%,通胀压力略有缓解,此轮通货膨胀主要由流动性过剩、国际输入、成本推动、流通市场秩序不合理及较强的通胀预期因素综合作用而成。本文详细的分析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并力求分析出协调矛盾、治理通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