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     
<正>中芯国际在上海成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15年12月9日,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国际"),宣布出资成立中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控股")。中芯控股获上海市政府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将承担中芯国际大陆地区总部管理职能。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兼战略规划执行副总裁高永岗表示:"成立地区总部,是中芯国际战略发展的需要。中芯国际起步于上海,选择上海作为地区总部有历史积淀、地缘优势、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中芯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集中型证券综合业务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纪业务的集中交易。“集中交易”是指证券公司将分散在各证券营业部的资金、股票、财务、客户信息等数据系统及业务管理系统向公司总部或公司区域总部集中,由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将客户的交易指令集中处理后通过公司的席位和通道向交易所集中报盘。交易完成  相似文献   

3.
李焱 《投资北京》2013,(8):70-72
云集了北京市三分之二以上跨国公司总部的北京CBD,通过跨国公司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将逐步成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业务结算中心,加速北京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汇改加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进一步促进跨国公司投资便利化进程,2012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北京、上海就跨国公司总部开展全球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进行改革试点,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在中国设立全球性资金结算中心,推动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在北京、上海落地。  相似文献   

4.
沙丹 《中国外资》2006,(8):14-17
伴随着大批跨国公司、高成长公司的总部、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在我国大(中)城市安家落户,这一企业迁都潮的勃起,犹如推倒的骨牌,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本身、城市建设、区域经济乃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总部经济的发展状况标志着一个城市或地区高端竞争力的水平。纽约、伦敦、东京、香港都是世界总部最集中的地区。简而言之,伴随着企业迁都潮的兴起,“总部经济”将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汇管理》2005,(12):28-28
目前,跨国公司在上海浦东设立的60家地区总部中有中国区总部6家,亚太区总部10家。随着这些跨境运作的地区总部的设立,对现行的政策环境和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同时,一批集聚浦东的中资跨国公司在“走出去”过程中,也提出了资金集中管理及外汇资金跨境运作的新要求。据外汇管理部门和浦东新区调研.这些要求主要集中在境内资金集中管理和调拨、资金跨境运作,与母公司资金池的衔接、资金流与物流相对分离,非贸易项下资金有效运作和高效管理、规避汇率风险,提供更多金融创新产品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资讯     
《中国外汇》2014,(9):10-11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通知,决定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试行)》,在前期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的改革试点。改革试点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创新跨国公司账户体系,允许跨国公司同时或单独开立国内、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用以集中管理境内外成员企业外汇资金,开展资金集中收付汇、轧差净额结算,  相似文献   

7.
薛键 《中国外汇》2019,(9):41-43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演进,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已成为大型国际企业普遍采取的跨境财务管理手段之一。而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使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不断得到提高,但也使其系统更趋复杂。资金集中运营的三种方式资金池是国际大型公司常用的资金管理方式,其通过总部对下属企业实施资金集约化管理,实现公司整体财务成本的最小化和财务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正>尽管外企在中国的扩张热情有所减退,但选择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跨国公司并没有减少。从行业分布看,在设立地区总部的跨国公司仍然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从落户区域看,浦东特别是自贸试验区是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9.
直面挑战     
应该看到,北京正面临产业方面的挑战。北京原本具有绝对优势的一些产业,几年间便失去了绝对地位。以上海为代表,整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目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产业集聚,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配套相对完善,竞争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国内各大网络和通信运营商、广播电视服务商、主要金融机构总部以及半数以上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都逐步聚集到北京。因为他们都看中了北京的某种绝对地位。  相似文献   

10.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14,(5):74-74
外汇局发布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 日前.外汇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规定》一是创新跨国公司账户体系,允许跨国公司同时或单独开立国内、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集中管理境内外成员企业外汇资金.开展资金集中收付汇、轧差净额结算:二是进一步简化单证审核:三是便利跨国公司融通资金;四是对资本金、外债结汇采取负面清单管理;五是加强统计监测以防控风险。《规定》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东盟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四国(以下简称"东盟四国")在运用税收手段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方面有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本文对比了我国和东盟四国在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方面的税收政策,提出我国应该借鉴东盟四国的经验,把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纳入国家引进外资的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12.
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阿尔卡特、艾默生电气、三得利、三菱商社、埃克森美孚、富士胶片、德尔福汽车系统和霍尼韦尔公司正式在上海建立了地区总部和亚太地区总部。这样,截止到目前,已有近百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上海。 除了跨国公司,国内的大企业同样偏爱上海。据上海币工商局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百大富豪中,有超过70名在上海投资。前10大富豪,除了排名第二的欧亚集团董事长杨斌,以及排名第六的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陈丽华之外,其余8人均已向上海“报到”。  相似文献   

13.
总部经济     
跨国公司通过地区总部指挥它在各地的企业和相关机构,进行资金、生产、贸易、人才和信息的集中运作,并通过产业链和市场链扩展自己不断发展的空  相似文献   

14.
庄lin 《中国外资》2002,(12):64-65
<正> 三、推进跨国公司“总部”招商的对策建议 跨国公司的“总部”招商与吸引外资开厂设店等一线招商相比,除了共性之外,还具有着一些体现总部功能的特殊矛盾和个性需求,需要依据我国国情,制订和实施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才能取得理想的实效。根据上海浦东的实践经验,谨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以求抛砖引玉: 1.以我国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为重点地域载体,能动实施“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促成总部招商新高潮。 针对世界著名跨国公司(跨国银行  相似文献   

15.
左嘉 《中国外汇》2013,(12):24-27
集中收付汇的各类方案,尤其是净额结算方案,在带给企业显著效益的同时,也对企业自身的管理、系统及操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2年9月起开展的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首次允许境内经批准的企业开展经常项下的集中收/付汇(包括轧差)结算,帮助跨国公司探索、创新交易模式,以解决传统收/付汇方式中的各类问题,增强交易效率,降低交易及资金  相似文献   

16.
政策动态     
关注北京市出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具体政策北京市商务委员会近日公布了《关于鼓励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的若干规定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地区总部必须是经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性公司,或者母公司资产总额不低于4亿美元的外商投资管理性公司,而按照国家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资》2009,(2):2-2
由36家跨国公司总部共同发起成立的“北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联盟”日前在北京朝阳区CBD公共服务中心正式挂牌。爱立信、西门子、壳牌、丰田汽车、现代汽车、通用电气、摩托罗拉、雀巢等全球著名跨国公司成为了总部联盟的成员。据悉.“北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联盟”成立后将通过定期组织非正式的交流、考察活动,为企业和政府间搭建沟通的平台,传递最新产业促进政策。  相似文献   

18.
自启动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以来,一些试点企业的落地服务行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在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越 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华成立了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地区总部。为实现集约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和风险,跨国公司在华资金集中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资金集中管理是指将分散在各分支机构账户上的资金余额归集在一起,弥补  相似文献   

20.
王浩 《上海金融》2005,45(7):33-37
对于跨国公司(MNCs,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设立地区总部(RHQs,Regional Headquarters)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课题所涉及到的经济学相关理论,学界及实业界目前的相关研究还不充分。本文对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主观动机与国际金融中心战略选择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前人已有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初步综述,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对MNCs地区总部吸引力的现状,指出:当前上海加速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大力建设发展总部经济,就必须要切实把握总部经济的实质内涵,积极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制定长远视角的整体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