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实际金融服务应用场景入手,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借助人工智能等新兴的监管科技手段,以虚假贸易融资为例进行多维度全景式分析,对特定金融监管规则及负面主体进行机器学习,挖掘容易被“人眼”和海量数据忽视的异常特征,实现专家智能向机器传授和监管项目自动异常甄别,提升异常情况的精准识别率,输出可疑主体并将其应用于日常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在监管科技,特别是合规科技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将金融机构从大量、重复的人工工作中解放出来,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与此同时,受人员储备、管理机制等因素影响,监管机构的人工智能应用水平还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管效能的发挥。本文从监管机构的视角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究,并在金融监管中实践。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在业内率先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建设了监管科技应用平台,并通过构建具有普适性、健壮性的泛化模型,创新性地在跨行反洗钱现场检查中实践,成效明显。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数据治理、完善风控措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金融产品创新迭代加速,金融业务交叉风险、业务创新合规性风险、网络和信息安全等问题逐渐显现,常规金融监管手段与金融监管技术越发难以应对现状。本文在分析监管科技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视角出发,分析了在反洗钱、外汇管理、地方金融监管等领域开展监管科技应用的思路,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以及证券市场业务创新的发展过程,对金融科技推动证券服务持续创新发展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对证券金融服务创新的影响,总结了人工智能在证券服务创新的应用框架,共覆盖人工智能五大类技术应用以及智能客服、智能投顾、智能交易、智慧运营等十八大业务应用场景,并对技术平台架构进行了设计探索,最后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对监管的挑战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浙江省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金融监管相融合,探索建立以监管部门为中心、以金融机构为节点、以数据为驱动的监管科技应用架构,在提升金融监管效率、防范金融风险、增强穿透性监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取得初步成效.但实践中仍存在监管科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化体系不完善、软硬件和复合型人才缺乏、监管机构间合作不畅等问题,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6.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监管科技是金融监管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应用于金融监管,能够显著增强监管的时效性、穿透性和统一性。金融监管科技具有智能化、实时性、预测性和共享性等特征和优势,使得其不仅可以提高监管效率、降低履职成本,更是金融监管未来变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梳理了全球金融监管科技总体应用情况与主要发展特点,建议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从加强制度和标准化建设、建立监管创新平台、加大资源投入、培养人才队伍以及强化跨国交流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监管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提高大数据的分析能力,辅助绿色金融的投资,评估企业的绿色金融各项指标,抓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的关键数据。金融是强监管的行业,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些特性使得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存在一定风险,其应用过程中给金融监管来带来挑战。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绿色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途径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强化人工智能技术重要环节的监控、提高机器学习的可解释性、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聂童 《福建金融》2023,(11):66-69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作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代表性应用之一的ChatGPT,在金融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ChatGPT可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交互式的服务、加速金融机构的转型创新并为金融监管提供便利,但其也面临着数据泄露、算法不透明以及金融监管合规等风险挑战。为了确保ChatGPT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可持续发展,亟须探究金融数据的治理与合规、算法的透明性监管、生成内容的评估以及多边的合作治理等方面的监管应对。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金融科技业态的衍生发展和金融科技产品的迭代更新,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金融创新可能导致传统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风险与技术风险交叉叠加,对传统的金融监管提出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金融产品研发、金融机构业务运营以及风险防控等业态都将更加智能化。一方面,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助力,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可以实现降本增效,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金融创新也可能会导致传统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风险与技术风险交叉叠加,这也大大增加了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难度,给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和体系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一、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   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他们大都建立了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支撑的先进、高效、安全和功能完善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金融工程技术和各种数学模型与统计方法对监管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大大提高了金融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增加,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也在随之变化,资本市场重要性越发突出.资本市场监管对资本市场充分有效发挥经济枢纽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在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构建与现代化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需要深化对资本市场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加...  相似文献   

13.
财经类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应充分利用财经类院校的资源和学科优势,借助经济和管理类学科的支撑,通过合理确定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内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创办将计算机科学、数学与经济管理实务结合在一起的、特色鲜明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方案并付之实践。  相似文献   

14.
美、德、日公司治理模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决定各国公司治理主体选择的因素是:公司融资结构;历史文化传统;产业组织方式;法律因素.美、德、日三个国家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分为: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德国).两种治理模式都深深地根植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中.外部治理模式由于公司股权高度分散,单个投资者很难对经营者施加影响,加上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而损害股东的利益.内部治理模式中很可直接对经营者施加影响;股权相对集中有利于股东的经营者树立长期经营意识;在引入职工董事情况下,可以实现公司长远发展和协调劳资关系,但易形成内部大股东和经营者合谋损害外部股东利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16.
表面上看,成立“大米欧佩克”的主要背景是全球粮食价格的普遍性上涨,但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0REC呼声高涨的背后实际隐含着的是资源及其利益的博弈。  相似文献   

17.
自从 1992年召开党的十四大以来的这十年中 ,我国在健全法制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表现在立法方面 ,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 ,促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 ,制定了一批相关的法律法规 ,并且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富有成效的作用。我国在 1993年修改《宪法》时 ,曾郑重规定 ,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加强经济立法。…  相似文献   

18.
再保险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131家均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处的131际经济地位、保险业发育的程度在不同的阶段确定了不同的再保险监管重点、内容和方式方法。中国的再保险监管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缺陷。应当结合再保险发展状况和再保险监管目标来选择构建我国再保险监管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新金融》2006,(6):3-7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和金融领域即将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营环境的巨变,金融脱媒的态势日益显现。在金融脱媒时代以加速之势来临的环境中,日益融入全球化金融市场竞争的中国商业银行,加快变革创新步伐,重塑经营管理新体系,已经成为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近日,由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主办的“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讨会”暨第二届股份制商业银行研究论坛在上海召开,交通银行副行长李军、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唐旭、中国银监会监管一部、中国银行业协会、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以及渤海银行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并作发言。会议就金融脱媒的含义、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脱媒的现状、金融脱媒在中国的表现及其成因和未来发展趋势、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将研讨会发言综述如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