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针对山东省劳动就业的实际情况 ,探讨了当前山东省劳动就业的难点和矛盾 ,并从就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调节相结合的角度 ,给出了解决山东省劳动就业问题的总体思路 ,并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尹朝存 《当代经济》2007,(10S):32-34
我国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构建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构建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研究了我国现行的与运动员就业相关的规定,剖析了现行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主要缺陷,并提出了完善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辽宁劳动就业的长期目标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来各地方政府为缓解劳动就业的严峻形势,从短期目标出发作出了诸多的政策安排,而从长期目标出发考虑的思路较少的状况,本文从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的长期目标出发,结合辽宁经济的一些特殊性,在培育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教育产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不仅对辽宁劳动就业问题及地方经济发展有参考价值,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劣势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晓峰  孔凡生 《技术经济》2000,19(12):21-24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 ,随着信息产业的兴起与逢勃发展 ,知识在创新活动中的基础地位和主导作用已超过其他经济要素。这就是说 ,企业的创新能力将以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为基础 ,而不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企业规模的大小并不是创新能力强弱的标志 ,中小企业的创新并不总处于劣势。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势1.创新易 ,成功率高。小企业较大企业而言 ,技术拥有者在创办企业之前 ,已经部分地从事了这一技术的研究 ,对技术的可行性有一定的把握 ,选择技术创新的环节涉及面较窄 ,技术构成简单 ,所需资金少 ,也…  相似文献   

6.
尹朝存 《当代经济》2007,(19):32-34
我国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构建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构建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研究了我国现行的与运动员就业相关的规定,剖析了现行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主要缺陷,并提出了完善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地区比较优势是国家制订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布局政策、促进社会资源空间配置合理化的基本依据,也是各地区制订正确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实现地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主要前提。因此,综合考察各地区工业的相对比较优化优势,对全国(包括各地区)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优中选优、劣中选优”,避免重复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利用层次分析法重点考察了河北工业生产规模和效益两方面的相对比较优势指数、在河北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向方面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8.
9.
美德日三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中国当前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不断完善中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通过比较分析美国、德国、日本三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借鉴三国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指出中国应从法律法规、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培训等方面入手,优化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农村流动人口劳动就业中存在的集聚化现象,从流动人口自身、社会经济转型、二元制社会结构、户口制度等方面分析了流动人口集聚化就业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流动人口集聚化就业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所有制单位劳动力就业趋势及就业现状分析发现,北京市较大的公有制经济成分,国有企业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及私营企业规模偏小,外部环境有待改善等影响着劳动力就业,因此,要建立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非国有企业的发育,并将所有制结构调整与综合配套改革相结合,促进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12.
李秋红 《财经科学》2007,57(10):53-60
随着高失业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关注就业安全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以基于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构成部分,通过考察就业率的变化,拟定"失业警戒线"等指标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国家经济安全有效运行.二是从就业机会的获得程度、就业能力、就业环境和条件、就业的公平待遇以及失业后保障其基本生活满足程度等方面,考察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基于第二层面,考察制度约束下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围绕科技进步和劳动就业两个主题,分析科技进步、劳动就业,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计量经济方法研究社会总产出即国内生产总值与劳动就业、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相关关系,阐明了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正相关关系即科技进步会拉动劳动就业的数量,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解决劳动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侠  李济 《经济与管理》2008,22(8):87-90
劳动力市场是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低下,社会运行成本加大,为此,需要从政府、劳动力市场、企业、求职者四个方面优化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说,企业把充分使用劳动力作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容之一,但由于认识偏差和技术上的障碍,企业"充分"使用劳动力的途径并不相同,导致企业经营绩效上的差别.本文试图从两种使用劳动力的途径("单值核算"和"复合核算")着手来论述这种绩效差别.通过模型的分析,可以比较出,对于劳动者的劳动力稳定存量和企业的最大可持续利润这两个指标,复合核算明显优于单值核算,这也从某种角度揭示了现实中企业制度的演变规律.通过对复合核算的深入分析,本文还探讨了企业的管理难度和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对劳动力的使用情况以及企业的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省域劳动就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峰  晏荻 《经济与管理》2011,25(7):23-29
利用2000-2009年中国29个省级单位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劳动就业的各因素及其空间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省际劳动就业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邻近省域就业的溢出效应对本省具有正向影响,且该效应从东部到西部地区呈阶梯状依次递减,东部地区就业较中西部地区具有更强的区间联动性。省域技术进步、财政支出、市场化和产业结构优化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均对劳动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支出对中西部就业的影响明显大于东部地区;城市化与实际工资对东部就业影响不显著,但能够显著促进中西部地区就业增长。促进区间联动、加快市场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优化步伐、完善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增加就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及经济后果。以上市公司是否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雇佣增加,在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这种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税收优惠、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劳动雇佣的主要影响机制。最后,企业劳动雇佣的增加还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不仅有助于从企业劳动雇佣视角丰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还可以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视角拓展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福利,还可以提高经济绩效,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预期目标。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和扩大就业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使用手工收集和整理的2001-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设置分支机构的数据,考察了地区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与上市公司跨区域资本配置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保护在上述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获取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是上市公司跨区域资本配置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表现为上市公司更可能到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低的地区设置分支机构;(2)与上市公司注册地相比,一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越明显,上市公司到该地区设置分支机构的可能性越大;(3)加强劳动保护强化了上市公司的上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性质和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中,为了获取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企业跨区域配置资本的可能性较大,劳动保护对上述关系的强化作用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家庭内部成员,主要从夫妻二人拥有的比较优势角度,分析了家庭的形成及其家庭内部劳动分工格局。从理论上阐述在比较优势条件下,专业化和交换将导致整体联合利益增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家庭内部成员劳动分工的劳动力供给均衡点的形成及其变动情况。这一经济模型表明,为了提高家庭质量,实现整个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实行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在充分信息和较低交易成本的前提下,一方面,从纯经济学角度分析家庭的形成及其变动;另一方面,也可以透视出家庭实际变化及相关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