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燃料乙醇是指以玉米、甘蔗、小麦、甜菜等经济作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制得乙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成为可用于发动机的燃料.早在20世纪30年代,燃料乙醇就被开发作为车用燃料. 相似文献
2.
张雪莲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5)
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对乙醇发展对我国玉米生产和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乙醇发展可能会促进农业生产,并不会危及粮食安全.可以通过限制价格这个措施就能动态掌握好燃料乙醇发展规模,从而使其发展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燃料乙醇的发展可能会刺激玉米需求量的增长、玉米价格的上升,从而导致国际贸易的下滑,进一步有可能会影响到中国失去可靠的玉米供给市场,加剧供求紧张的趋势,但近期内不会影响到我国玉米供给未来重点发展非粮乙醇. 相似文献
3.
1.引言
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当今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中心问题.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必然联系:世界上每年80%的能源消耗来自化石燃料,这也是造成地区乃至全球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对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分析了不同燃料乙醇发展政策可能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整体和各区域农业生产及净产值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乙醇发展将显著提高能源作物的农产品价格,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稻谷和小麦等粮食安全有一些负面影响;燃料乙醇发展对不同区域及不同农户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多数地区的农业部门都将从中受益,获益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各地区在种植能源作物上的比较优势。研究也指出,未来的重点应放在非粮作物以及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技术上(即用纤维素生产乙醇),并且应该提高在这些方面的科研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5.
苏哲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7,(11):30-33
生物燃料是用有机材料如谷物、油菜籽和动物脂肪生产的液体燃料,最常见的是乙醇和生物柴油。乙醇由富含糖、淀粉或纤维素的有机物生产。玉米、小麦等谷物是北美生产生物燃料乙醇最主要原料。但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合纤维素、淀粉和精的材料都可以用于生产乙醇。在多数情况下,乙醇用于和汽油混合以减少排放并通过增加辛烷来增强性能。生物柴油从动物脂肪、废弃莱油,以及像大豆、油菜籽、玉米和向日葵等中提取生物柴油通常和常规柴油混合使用,以减少车辆排放。 相似文献
6.
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对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分析了不同燃料乙醇发展政策可能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整体和各区域农业生产及净产值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乙醇发展将显著提高能源作物的农产品价格,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稻谷和小麦等粮食安全有一些负面影响;燃料乙醇发展对不同区域及不同农户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多数地区的农业部门都将从中受益,获益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各地区在种植能源作物上的比较优势。研究也指出,未来的重点应放在非粮作物以及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技术上(即用纤维素生产乙醇),并且应该提高在这些方面的科研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7.
自从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以来,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可再生燃料来代替石油。利用廉价的糖源生产燃料酒精是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最有效的途径。文章首先论述了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和意义,然后对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常建强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89,(2):10-13
自1975年巴西政府实施“酒精计划”以来,这项总投资65亿美元的计划已为各国开辟了大规模开发利用乙醇车用燃料的新途径。今天,全巴西1200万辆车中,有300万辆完全燃用纯乙醇(含乙醇96%和水4%),其余900万辆分别燃用乙醇一汽油混合油(含乙醇20—22%)和柴油。新产轿车90%以上燃用纯乙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乙醇开始作为车用燃料应用,后因石油的大规模、低成本开采而中断。随着一些先进农业国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70年代中期以来的石油危机,燃料乙醇在一些国家重新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该文在介绍美国、巴西和欧盟发展生物燃料的历程、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分析未来世界生物燃料的发展趋势,实现能源安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各国发展生物能源的主要动力,而且这两大动力还将推动世界生物燃料发展规模的继续扩大,但是生物燃料发展大国都建立在本国原料农产品相对富余的基础上。我国应当从自身的农业资源禀赋出发,在技术研发、扶持措施和国际化战略方面对生物燃料开发利用进行综合的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1.
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T产业是一个比较幼稚的产业,但它对于国民经济而言又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某个角度上说,它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而有必要对其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扶持的措施是完善税收政策,改革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使我国的税收制度更加有利于IT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We study the profitability incentives for merger and the endogenous industry structure in a strategic trade policy environment. Merger changes the strategic trade policy equlilibrium. We show that merger can be profitable and welfare enhancing, even though it would not be profitable in a laissez‐faire economy. A key element is a change in the governments’ incentives to give subsidies to their local firms. National merger induces more strategic trade policy, whereas international merger does not. 相似文献
13.
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对于一国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国内外创新激励税收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分祈研究了我国现行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借鉴创新性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Audiovisual services such as music and movies in digital formats have gained substantial importance over the last decade, while remaining one of the sectors with the lowest number of commitments by WTO members. Based on a novel data se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ole of trade restrictions on audiovisual services in a gravity model. We find that countries with WTO commitments trade more audiovisual services, while both exports and imports are lower for countries which impose policies to curb inflows of foreign cultural services. 相似文献
15.
赵向东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9,24(9):34-38
纤维素乙醇是目前最有希望大规模替代石油的可再生燃料。美国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纤维素乙醇的研发及产业化,采取立法、与企业联合研发及开展产业化示范项目等多种手段加速纤维素乙醇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本文介绍了美国纤维素乙醇研发的目标、技术进度时间表及几个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税收优惠与FDI的时空分析——基于税收优惠信号理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税收优惠信号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影响。文章认为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同阶段,以及在市场化进程的不同的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对FDI的影响力大小是不同的。进而利用1986~2004年我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扩展了Sylvie Demurger等(2002)所建立的地区优惠政策指数,以度量我国各省市的相对税收优惠程度;同时还利用樊纲和王小鲁(2001、2003、2004)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将各省市分为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两组样本,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个样本区间(1986~2004年)来看,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是影响FDI的重要因素,但在1992年之后其影响力明显减弱,而且从横向来看,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税收优惠对FDI的影响力越弱。 相似文献
17.
The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China were terminated by a tax reform in 2008. This article uses the provincial-level panel data for 1998?2008 before the reform in order to study whether the tax incentive had been a significant determina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decisions. We find that market size and geographic location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FDI inflow into China but the tax incentive policies were not a sufficient determinant of FDI inflow into China over the periods studied, which provides a rationale for the termination of the tax incentives in FDI at 2008 reform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外汇投资的风险研究——基于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资美国黑石集团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外汇投资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特定项目风险等。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2007年投资入股的美国黑石集团在过去20多年以来取得的辉煌业绩吸引越来越多的注意力,上市后的黑石集团能否如虎翼,取决于黑石集团对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的控制和外部环境及舆论等发生变化后的应对措施。本文从上市公司监管、税收政策、业务发展等几方面对美国黑石集团的发展风险做了系统分析,以更有助于理解中国外汇投资所存在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税收竞争与税收优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入手,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税收国际化、国际税收竞争与税收优惠的关系,主张纵向研究国际税收竞争,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审视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