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借壳"贷款是指部分公职人员、商贸户、关联企业(以下称为出资人)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存入小额信贷机构,通过小额信贷机构转贷给企业或个人。"借壳"贷款转投"危机四伏"。无论是公职人员、商贸户还是关联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应该是通过严格审  相似文献   

2.
2006年,创办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尤纳斯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将在2005年“小额信贷年”中全球推广小额信贷模式,解决低收入农民贷款难问题的高潮推向了顶点。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五省区开展商业化小额信贷模式试点,力图改变国内推行了十多年福利型小额信贷模式难以解决的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试点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走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张凯 《西南金融》2009,(3):27-28
向银行借贷是我国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但银行“难贷款”和企业“贷款难”一直是困扰银行和企业的难题,本文从自贡市信贷融资现状出发,分析了银企之间信贷供需错位的原因,对银行、政府、企业三方提出了齐心化解“贷款难”和“难贷款”困局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印尼小额信贷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文 《中国金融》2006,(14):49-50
在印尼,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均涉足小额信贷业务。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的小额信贷部、乡村银行和乡村信贷代理点。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典当行、乡村信用基金会、非政府小额信贷组织、自助会及伊斯兰小额信贷组织。截至2005年12月末,印尼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银行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共计17528个,贷款客户885.3万户,贷款余额41.1亿美元,存款客户4143.7万户,存款余额5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小额农贷是农村信用社信贷中的“专打品牌”,然而,因其金额小、分散、户多、难管理,有部分信用社不愿积极发放。另外,小额农贷办理手续不简便,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未完全缓解。为此,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农贷须做到“四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有关小额信贷扶贫试点是参照GB模式进行的。所谓GB,是“乡村银行”的英文缩写,系孟加拉国创立的,以扶贫为目的的非盈利自负盈亏社会服务信用机构。其宗旨是向贫困户(主要是妇女)贷款,实行短期、小额,不须担保和抵押的借贷方式,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和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7.
贷款“借新还旧”,或称“转贷”,指银行贷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银行通过发放一笔新的款使原有贷款得以归还。这种做法在我国银行的信贷操作中相当普遍。这是否是规范的信贷行为,银行能否这样做,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内部均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8.
论小额信贷保险对小额信贷市场的“帕累托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贷款难问题,也相应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在实践中,农村信贷机构和农户都是从自身效用更大化出发,制定贷款发放政策和做出贷款决策,致使农村信贷市场整体的效用水平并未提升。本文结合经济学中生产和供给市场的"帕累托改进"原理,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在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取得"帕累托改进"中的作用。旨在说明,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属于典型的保障类产品,不仅可以通过其达到借款农户、农村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三方共赢的目的,更能在服务"三农"和创新银保合作模式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最终在保障农村小额信贷良性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村地区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其中,农户由于缺乏充足的抵押品,使其信用风险大大增加,从而不能从村镇银行获得小额贷款来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本文通过对传统农村小额信贷抵押品的现状分析,结合城镇化进程下的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出了新型的"基层劳动力合同"抵押贷款模式,该模式将农户、大型企业、村镇银行、政府四方相结合,致力于四方达到共赢。最后,文章对该模式进行SWOT分析,为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抵押品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实行对亏损商业企业“存贷分户”管理和逐笔核定贷款限额,有利于银行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促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贷款的经济效益.这与“存贷合一”管理办法相比是较为优越,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实行“存贷分户”管理和如何核定贷款限额呢?谈谈本人不成熟的一些看法:1.逐笔核贷问题.从发展情况看,供销社的购销业务今后是极其频繁的,如果每笔贷款都要企业填写“借款申请书”向银行申请借款,而银行就要逐笔审查、核定期限,这样做不但对银行业务上增加了压力,也会造成企业很多麻烦,在实际执行中双方都难以做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应采用一种既有利于双方业务的开展,又利于银行监督企业购销业务的活动的办法,其做法是:企业每10—15天编制一次进货计划,分别大类列出计划所要购进商品清单,以及所需贷款金额;连同“借款申请书”一并送交开户银行申请贷款,经审查后,一笔贷给企业转入存款户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金融纵横》2008,(8):49-53
当前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型企业贷款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贷款难现象普遍存在。马鞍山农村合作银行开展的“微小贷款”业务是为小企业或微型企业和城乡个体工商户开办的一项信贷融资服务,发展势头很快,取得明显成效,并首次把微小贷款业务引进农村。本文对“微小贷款”的模式、效应进行了探讨,指出“微小贷款”作为一种创新的信贷方式,对缓解小企业贷款难有一定的作用,对其它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额信贷是指通过特定的小额信贷机构为具有一定潜在负债能力的穷人提供信贷服务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特殊信贷方式,它既区别于通常的银行等正规机构的贷款方式也不同于民间的非正规信贷方式。由于小额信贷供不应求致使利率水平受供给方掌控,原本就被正规金融边缘化的穷人常常无所选择。在印度,过高的利率招致大量驱利资金介入,迅速膨胀起来的小额信贷机构形成不良竞争并最终导致危机爆发。我国也参照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模式在农村建立的300多家扶贫性公益小额信贷机构到目前仅剩百余家,并且多数机构日益萎缩。盐池小额信贷是目前中国较为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之一。本文旨在以印度小额信贷危机为警示提出中国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策略:建立社会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商业性资金进入的监管,杜绝滥用小额信贷概念,实行利率管制。  相似文献   

13.
一、中小企业“信贷难”原因简析当前中小企业信贷难,到底难在哪里?笔者认为,难就难在银行本身,想不想贷,敢不敢贷,会不会贷,这才是中小企业能否顺利融资的根本所在。首先,银行为什么不想贷款给中小企业?其根本原因是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一笔1000万元的贷款和一笔100万元的贷款,贷款手续和所需人力成本都是一样的,但收益却大相径庭,银行理所当然会“傍大款”。商业银行不是政府机构,也不是慈善组织,作为一个企业,盈利是其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4.
供销社是集体所有制的企业,自从去年全国紧缩银根、紧缩信贷后,供销社受冲击严重,资金十分紧张。为了克服依靠银行贷款过日子的思想,树立两眼向内,挖掘内部资金潜力,集中管理,灵活调剂,自求平衡,缓解资金的供求矛盾,区供销社拟在隆安县试办“内部银行”的基础上,在全区五大城市、各地区选择部分县建立供销社“内部银行”。供销社这一做法是否可行,众说纷纭,笔者谈一点看法。 一、供销社“内部银行”的基本做法。 (一) “内部银行”统一办理所属单位的存贷业务。“内部银行”所属的单位与开户农业银行核对存、贷款帐后,由“内部银行”统一贷款还清各单位所欠农业银行的贷款;存款转到“内部银行”在农业银行开设的存款帐户上,与此同时,各单位取消在农业银行开设的存款户和贷款户。“内部银行”以法人代表的身份,直接与农业银行发生存、贷款关系,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空间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何广文  李莉莉 《银行家》2005,(11):108-111
为打破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僵局,中国人民银行在鼓励东南沿海的大银行设立专门 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部的同时,决定在陕西、山西、四川、贵州等省的农村试点由民间资本全额出 资的“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机构,直接面向农户和中小企业开展贷款业务。 “只贷不存”是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的机构,资金所有权、管理营运权与剩余索取权是高度统一 的。所以,“只贷不存”的制度明显优于民间小额信贷制度。这不仅给了民间借贷这种“草根金融”一 个合法身份,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开辟了一个重要渠道,也为有组织的民间借贷提供了“阳光化” 的可能,而且还带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它是农村金融市场一种新的组织资 源,是我国农村金融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实现真正开放的第一步。因此,尽管“只贷不存”机构还 没有问世,就已受到学界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但是,中国农户贷款需求到底有多大?“只贷不存”小额信贷贷给谁?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已经大 面积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今天,还留下了多大的小额信贷市场空间?以及“只贷不存”小额信贷 怎么贷?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入研讨的。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初,国内某银行机构与一家经营业绩优良的小额贷款机构首度“联姻”,双方共同创立小额贷款的委托代理模式,一年之后,累计为5000户微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这是国内银行机构首次尝试与小额贷款机构合作为微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不论是国际经验还是国内试点,商业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联姻”的委托代理模式,解决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更使银行机构快速进入小额贷款领域并有望获得高额利润,这为商业银行开拓小额贷款业务、服务微小企业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营口市人民银行现有工业企业贷款户401户,商业企业贷款户393户,工商业企业贷款金额为6亿元左右。1965年开始,营口市人民银行成立信贷部,实行信贷集中管理;信贷部经过了三上两下,到1973年才算基本稳定下来。信贷部现有人员67名,其中处于第一线的信贷人员48名;设有综合股、人秘股和若干个工商信贷股;各专业股基本上与企业主管部门对口,按行业系统进行分工。营口市人民银行成立信贷部,实行信贷集中管理,经历过一段曲折过程。追溯变动的原因,主要是:凡上级银行一强调抓经济,加强信贷管理,信贷业务就集中到信贷部;凡上级银行一强调抓政治,搞“政治运动”,批“条条专政”,信贷业务就分散到办事处。1973年  相似文献   

18.
建立小额信贷批发基金,通过批发贷款或债务投资的方式引导资金流向优质小额信贷机构,可以扩大小额信贷业务的覆盖范围,提高小额信贷行业的资金效率。小额信贷概念及现实意义小额信贷,目前普遍被接受的定义是专门向中低收入阶层和微型企业提供的数额小、可持续的贷款服务。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科院和扶贫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合作,在易县创建扶贫金融机构,初次引入小额信贷概念。  相似文献   

19.
高度关注“曲线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 谓“曲线贷款” ,就是企业在银行取得贷款无望的情况下 ,由企业职工以申请个人消费信贷、个人创业信贷等方式取得贷款 ,转而将资金以职工入股的方式变为企业经营资金的现象。目前 ,基层银行“曲线贷款”呈现上升趋势。“曲线贷款”的发放表面上促进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快速上升 ,但由于其用途“名实不符” ,增加了贷款风险 ,也给上级行领导的业务决策提供了错误信息。因此 ,各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基层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检查 ,防止资金贷后改变用途。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等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曲线贷款”的检查力度 ,采取有力措施 ,杜绝此…  相似文献   

20.
从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发展开始,国际上小额信贷机构进入发展的快速期,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格莱珉、印度等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特点梳理,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经验。为我国小额信贷机构顺利发展提供了启示,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小额信贷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