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互联网技术不仅推动着我国传统金融业发展,而且对高校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高校的金融专业教学难以实现培养出高质量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梳理文献分析了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在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基于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从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校企合作等方面阐释了传统金融专业结合金融科技现实进行教学改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建议构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学科体系,合理设置金融学科的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提出金融科技背景下调整金融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优化课程设计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传统金融专业教学改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西藏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实践教学欠缺、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根据西藏金融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培养适应西藏金融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人才,迫切需要高校对金融课程结构加以优化,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改进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金融业缺乏熟悉国际金融业务并具有防范金融风险能力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此类金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等金融院校。本文从最新的金融业就业形式分析入手,联系国内外高校金融学专业的特点,对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高校专业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人才结构与金融教育发展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对各类金融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要求我国金融高等教育体系对此做出及时反应,加快改革步伐,为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各类急需人才。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推动我国二十一世纪金融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增多,金融从业者的竞争逐渐增强,用人单位对于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进行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建设,培养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需求的金融学专业人才。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现阶段金融业发展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要求,并就如何加强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活动内容不断丰富,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外资金融机构纷纷涌入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与改革,金融企业的用人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他们在引进人才时不仅考察毕业生的理论水平,更加注重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高校在培育金融人才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徐静 《金融与市场》2003,(11):9-9,11,40
金融业务电子化的快速发展,要求金融电子化监管与之相适应,以保持我国金融业的稳健、快速发展。本文论述了我国金融电子化的监管现状以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强化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金融业实施混业经营制度是21世纪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中国金融业将向混业经营制度变迁,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国金融业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拔尖人才,这对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金融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却制约了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金融拔尖人才,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更新金融拔尖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制订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金融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金融实践教学,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全面构建创新型金融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与金融机构合作,进行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培养面向基层、应用操作型人才正是适应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对应用型金融人才需求剧增的需要。基于此,在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中应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具体体现在专业方向定位、课程体系设置、以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行为是引发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主要的金融从业人员,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及风险意识教育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接受金融专业教育,到90年代初至今,一直从事金融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前后将近三十年。这三十年,正是国内金融业巨变的时期,也见证了国内现代金融教育与人才培养走向而立之年的路程。80年代金融教育的起步80年代初,国家提出银行是一门大学问,从此国内以银行体系发展带动的金融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元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金融业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在金融业快速触网的同时,互联网企业也借助第三方支付、网路借贷、众筹融资、网路金融产品销售等业务迅速进入金融业,互联网基金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融业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体现着金融创新的过程,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本身存续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方式,推动着金融业的发展。开放条件下,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正在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快速发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业的内生关系,即金融业内部各产业的相互关系,是决定金融业分业或混业经营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我国金融业现实基本格局出发,以新的视角考察了我国金融业的内生关系,推导出现行分业经营体制必然引致的金融抑制效应(包括金融效率抑制、金融结构优化抑制、金融风险分散抑制和金融创新抑制)。混业经营可以采取多种模式,本文从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金融控股公司(集团)解禁应是我国今后金融混业化的首选方案。根据我国金融业的现实和发展态势,结合欧美等国的金融发展实践,我们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所必然经历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业运行已离不开金融工程的思想和技术的运用。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的金融人才成为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高校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应该显现金融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构建结构合理的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造就符合金融发展需要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整合现象对我国金融体系之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剑 《新金融》2005,(1):41-43
近年来欧美等金融发达国家,金融业的整合发展极为快速。我国应积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和银行业重组改造以增强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对金融整合趋势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也应预先准备,以避免金融整合对我国金融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中国金融业尽快缩小与西方金融业的差距提供了契机,互联网金融是个发展迅速的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是迫在眉睫。文章通过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特点的差异比较,提出要建立高瞻远瞩的人才培养观,高校应从课程设置、培养方法、培养师资和开放式国际联合办学方式等方面构建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支票影像是影像技术在支付结算领域的应用,是支票突破空间限制,实现全国流通的基础,对经济金融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电子化杂志社举办这次论坛适应了票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不仅能使大家就影像技术在中国金融业的应用各抒己见,更有助于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专业厂商就票据影像业务的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票据影像业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对各类金融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要求我国金融高等教育体系对此做出及时反应,加快改革步伐,为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各类急需人才.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推动我国二十一世纪金融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