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两则关于利息的故事,读来颇耐人寻味。一则:一个初中生语文考试得了59分,怕回家受到父母的责骂,就硬着头皮找到老师央求道: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多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  相似文献   

2.
经常有学生在问我问题时说:“老师我这道题答案虽然对了,可还是有点模糊,不知道为什么要选这个词或不知道我这句话用英语这样表达的准确吗…您能给我详细解释一下吗?”听了他们的话,我就忍不住问:“那你是当时是怎么选出正确答案的?”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刻     
《税收征纳》2012,(6):17+38-17
一同学晚自习睡觉,被班主任叫醒后一脸不爽,老师问他有什么不服的,答曰:“我正梦到这次模拟考试的题呢,刚看着卷子就被你弄醒了!”老师听罢一脸无辜:“要不我给你抱床被子来,你把今年的高考题给同学们弄来吧。”  相似文献   

4.
难记的密码     
都说,储户来银行,最尴尬的就是忘记了密码,那天,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您好,您办什么业务?”我面前坐着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颤颤巍巍地从手中掏出我行的存折:“闺女,我取钱,你先给我看看这本儿上有多少?”“好,老先生,您等等啊,我给您看看……一共是895.34元,您要取多少?”我回答道。“喔,这个月工资还不少呢,  相似文献   

5.
记得几年前,我给注册资产评估师后续教育讲授“如何提升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自身价值?”,课间,一位学员问我:老师,作为一名注册资产评估师,你是如何评估你的人生价值的?面对这样的提问,我有些茫然.不知所答。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各地做培训的时候,常会有学员问我:“于老师,我工作挺努力的,为什么就是得不到公司重用呢?”也有学员问:“于老师,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可公司总是不给我加薪呢?”我的回答往往让他们大吃一惊,我反问道:“你们知道努力和奴隶的区别吗?”我告诉大家,奴隶是世界上最努力的人,不过他的努力是被动的,不是心甘情愿的。而从内心深处生发出的努力,则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同事的认可、对手的敬畏、家人的自豪。这些收获的到来是来自于你主动,而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一种用心做事情的精神。这种精神带动了你工作的点点滴滴,这才是努力!”记得看过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位心理学家为了解人们对同一个工作在心理上所反应出来的个体差异,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采访。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天的工资工作。”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々”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从这三个人的回答可以让我们每一位一线销售人员领悟,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当然,可想而知,这三个人未来的命运和发展也会不同。第一种工人,是完全无可救药的人。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他可能不会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顾,甚至会成为生活的弃儿,完全丧失生命的尊严。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节,我与丈夫一起回老家过年.我给公公婆婆包了一个红包.他们非常高兴。后来丈夫问我:“你给爸妈包了多少钱?”我说:“2000元!”丈夫非常吃惊地说:“你哪来这么多钱?难怪爸妈直夸你孝顺.是3个媳妇中最会当家的.最有孝心的!”  相似文献   

8.
世象小品一束黄军各有所得“主任,函大给您寄来了大学文凭。”王秘书高兴地说。“文凭?啥文凭?我什么时候报名念函大了?”“是两年前您叫我给你报名的,寄来的教材您叫我收着,每次考试都是我替您答的卷……”“哦——我想起来了,是有这回事。这很好呀,你得知识,我...  相似文献   

9.
胡乃武 《金融博览》2013,(11):62-63
2010年9月30日下午,我与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丁凯专程去世纪城时雨园看望宋涛老师。他在客厅里坐着轮椅接见了我们。他虽然年过白寿.满头银发,但耳不聋.眼不花,精神很好,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聊天半个多小时。他颇有感慨地对我说:“当年我任系主任的时候,你还是个年轻小伙子.现在也两鬓斑白了。“我说“我也76岁了.您整整比我长20岁。”这次相见,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刻     
《税收征纳》2014,(6):19-19
我每下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孩子亲一口。今天我亲孩子的时候,感觉孩子身上有股味道,可能是天热吧,我就问他:“宝贝,为什么身上有股难闻的味道?”孩子答:“爸爸,我过期了!“星期天回家看见侄子在家写作业,我问他:“怎么太阳从西边出来啦,你居然不用催就写作业了。”侄子看着我说:“老师说下次考试,谁的分数提高了,就给他冲Q币。”  相似文献   

11.
微博上有个热词叫做“正能量”,起源于一条被连续转发的微博所记载的真实故事:出租车司机马师傅没有收一名盲人乘客的车费,并说“我不收你钱是因为我比你挣钱容易”;而目睹马师傅行为的一位陌生乘客随后却替那位盲人付了车费,理由是:“我也不伟大,但挣钱比您也容易点,就希望您继续做好事吧!”  相似文献   

12.
曾洁 《理财》2005,(11):51-51
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头儿,他与惟一的儿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儿,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您的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儿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儿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儿想了又想,终于被儿子能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所打动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电脑》2020,(5):91-92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你好,我想要购买你们银行的理财产品,不知道怎么买。”“好的,请问您之前了解过本行相关的理财产品吗?没有的话我给您详细介绍一下,然后根据您的需求给您推荐几款比较适合的产品。”“不是很了解,你给我介绍一下吧。”……以上这段对话发生的场景不在银行的理财业务窗口,而是疫情期间客户在家中通过手机银行与“云柜员”进行的一场远程视频对话。  相似文献   

14.
停顿的艺术     
讲话并不是一气呵成,其中的停顿至关重要,可以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要想使别人佩服你讲话老练和悯熟,不妨使用“停顿”这个有用的工具。它不仅可以让你做到更沉着,还能使你增加威严感。习惯于临时抱佛脚的吴总打来电话:“戴老师,您一会儿有时间吗?我想现在和您见面,把讲稿过一遍。”吴总已有很大的改变,这次不但在会前完成了讲稿,还主动提出彩排,我当然要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阿林 《云南金融》2012,(6):70-71
“先生,您好!今天是您与您太太结婚四周年的结婚纪念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提醒您别忘了向您的太太表达自己的爱心,祝你们婚姻幸福、结婚四周年纪念日快乐!”靠给别人提个醒,就能年赚30万元,这种“神话”你可能不相信,但是,这种“神话”在赵红梅身上得到了成功的印证。她通过自己的创业故事向广大创业者说明: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只要你善于发现身边的需求,再巧妙地把这种需求转化为供应,你就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刻     
《税收征纳》2014,(12):21-21
◇和老婆吵架,我大声地说道:“别以为你长得漂亮,我就不敢骂你!”本以为她会高兴,不再吵了,谁知道,老婆说:“别以为你说得好像很有道理,我就不会打你了。”◇老公回家在楼下喊我的名字,叫我丢钥匙给他,回来瞧我不高兴的样子问:“又哪不对啦?”我说:“叫我名字子啥,叫老婆。”他说:“万一这么叫,整栋楼的媳妇们全把钥匙丢下来,把我砸伤了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记者:“金融从业三十年。您怎样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态?”许杰:“伴随改革开放一路走到今天,我觉得很知足。”记者:“我们都在谈中国梦.那么您的梦想是什么?”许杰:(指着窗外的雾霾)“早日把它给治下去!”记者:“工行河北分行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许杰:“加强创新,扎扎实实地走出一条内涵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时代金融》2014,(9):50-50
我已经不想再说他了 上初中时,开家长会老师总让我妈来。 我很纳闷儿地问老师:“我爸难道不行吗?” 老师慢慢地摘掉眼镜,说:“不行,你爸初中也是我教的,我已经不想再说他了。”  相似文献   

19.
6月1日上午,一位男客户带着家人来到我们老虎沟支行,拉着我的手说:“真是太谢谢你了,如果不是你的一句话,我辛辛苦苦积攒的20万元存款就给骗没了,你的细心为我识破骗局,使我免遭损失……”  相似文献   

20.
段白龙 《金融博览》2013,(12):13-13
近日,笔者回到农村老家。村支书李大叔问我:“侄子,你是干银行工作的,我现在手中的钱如何使用,你给指点指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