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总结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存在的困难,并提出通过调整国际金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模式,提升国际金融教学中实训及实验课时,增强国际金融课教师实践能力的方式来进行国际金融课程的应用性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是研究国际间资金流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特点,而作为金融类本科生必修课的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需要体现课程的特点,适应时代的发展.采用模拟教学方法,对传统的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3.
在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身的课程,而且综合性、时代性极强,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在其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改革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形式,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入手.  相似文献   

4.
王桂丽 《中国外资》2012,(2):206+208
在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身的课程,而且综合性、时代性极强,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在其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改革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形式,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入手。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经济在十几年间迅猛发展以及继1978年改革开放后新一轮的对外开放,我国亟需专业化的国际金融人才。通过对《国际金融》课程的性质概括以及课程框架的梳理,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经历,对当前国际金融教学现状进行总结:教材更新慢,理论与实践结合性不高,教学缺少国际化视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新时期的国际金融创新性教学的思路,探索学科前沿,以人才培养为导向探索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课程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实现案例教学常规化、模拟教学情景化、实践教学多元化、网络教学互动化、双语教学规范化,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金融课程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实现案例教学常规化、模拟教学情景化、实践教学多元化、网络教学互动化、双语教学规范化,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也是对我国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已有许多院校在一些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独立学院开设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独立学院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更有效地完善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课程作为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特点,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又要熟练进行国际金融的相关业务操作。这就对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国际金融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就业培训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从而保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就其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来看,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国际金融课程内容理论性强、综合性强、与时俱进、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需采取比较法、"四位一体"、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及实践教学等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课程的涉外性决定了在该课程运用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分析了影响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认为提高国际金融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取决于双语教学师资水平,教师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控制,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中英文授课技巧以及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高职高专《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结算》是金融、国际金融专业的主干课,也是一门适应我国银行业务与世界银行业务接轨需要的课程。随着我国加入WTO,对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将愈加需要。《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势在必行。本分析了该课程实行“双误”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学的开放性和涉外性需要该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提高国际金融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双语教学师资水平、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中英文授课技巧以及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和深化,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金融》的课程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本文在阐述国际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趋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向。经过课程教学的改革,培养出适应新趋势、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综合性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在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我国高校《国际金融》课程在考核机制、教材选用、学生外语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制约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根本因素。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国际化视角,提出建立有效的双语教学激励、评价机制;立足本土、适应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强教材建设;成立双语试行班,规范国际金融双语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实训,创建双语教学实习基地;定期举办双语讲座,推进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国际化等措施探讨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也是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学生和教材三方面的诸多难点.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中英文授课比例,注重教学师资的培训,采用合适的国外原版教材,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改革考核方式等途径,来进行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17.
关于优化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际金融学科体系应根据国际金融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各高校培养国际金融人才的目标定位既要符合本校的综合实力和特点,又要符合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要求;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当前对国际金融人才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徐火军 《时代金融》2012,(17):165+168
国际金融特色课程建设能够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分析了国际金融课程现状,提出了国际金融课程特色设计总目标和要求,可从加强课程系统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强国际金融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19.
徐火军 《云南金融》2012,(6Z):165-165
国际金融特色课程建设能够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分析了国际金融课程现状,提出了国际金融课程特色设计总目标和要求,可从加强课程系统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强国际金融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项目化教学成为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的主题,但文科类高职教学和理工科类高职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在高职国际金融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与职业岗位衔接薄弱、教学方法和内容陈旧等问题。按照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提炼、根据职业工作岗位重新整合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的步骤,初步设计出国际金融实务项目化教学的整体框架。这种项目化教学设计打破了以往以国际金融课程按学科体系安排教学内容的范式,既体现了文科高职教学的特点,也能够更好地与相关职业岗位对接,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