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博览》2011,(9):1
中国正在从全球的制造大国转变成全球的消费大国、资本大国,并拥有一个增长迅速的财富市场。很多机构预测,中国201 5年将会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国。中国证券交易所融资额过去两年都是全球第一。今年第一季度,中国IPO融资总额相当于全球同期的58%。中国向全球资本市场供应企业的能力,过去两年也都是全球  相似文献   

2.
大国的崛起过程就是逐步获得大规模使用和调控全球资本能力的过程,即成为全球性资本引力中心的过程。全球资本引力中心的地位保证了大国能够持续以低廉价格获得全球资本的支持,从而保证了其崛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3.
声音     
《黑龙江金融》2008,(7):6-6
国际上把当前全球粮价上涨归咎于发展中大国的发展极不负责任 胡锦涛驳发展中大国助涨粮价论。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服务贸易第二大国,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当前,全球疫情蔓延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较大影响。订单延后或取消、运输受阻、消费需求萎缩、国际产业供应链断裂……都使期盼复工已久、准备"大干一场"的众多外贸企业遭受冲击。  相似文献   

5.
巴西是全球燃料乙醇普及时间最长、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燃料乙醇的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2009年,巴西燃料乙醇产量2174万吨,占全球33%,仅次于美国;国内消费量1765万吨,仅次于美国,占车用液体燃料的53%,已超过汽油消费量;出口美国、欧洲、日本和印度409万吨,出口量全球第一。巴西燃料乙醇实现产业化发展得益于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梅新育 《新理财》2012,(1):26-27
作为全世界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大国,至少20年来,外贸数据总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走势;而作为占全世界贸易额10%以上的第一贸易大国、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中国外贸又对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施加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的中国外贸  相似文献   

7.
"芯片强国"梦圆何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了长达4年的周期性衰退之后,全球半导体市场全线飘红,蓬勃发展的“中国大制造”又使中国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火车头”,中国正在从一个芯片“消费大国”变为“生产大国”,2010年有希望迈入“芯片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8.
全球投资趋势在发生逆转。中国等新兴大国可通过能源、边缘市场空间、海外生产线及技术和品牌的收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全球贸易的风险在贸易以外。  相似文献   

9.
考察国际组织与部分国家应对数字经济税收挑战的实践发现,各国应对数字经济税收挑战、磋商新的征税规则,在个体层面表现出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在国家集团层面则呈现出以大国(强国)为中心的国家圈子特征。大国(强国)相互信任、大国(强国)在国家集团或国际组织中处于中心位置、大国(强国)超越国家集团或国际组织的小圈子,对于构建数字经济税收新秩序、形成全球税收治理新体系至关重要。未来构建数字经济全球税收治理新秩序,根本之道在于破除数字经济征税规则重塑中的差序格局现象,跨越国家圈子现象,超越国家利益考量,基于大共识完善包容性制度框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经济全球税收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王冉 《投资北京》2008,(5):51-52
能够影响中国成为全球娱乐大国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还有两条内容监管,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1.
能够影响中国成为全球娱乐大国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还有两条:内容监管,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2.
<正>提高全球税收透明度、消除双重征税、打击跨国逃避税行动、推进税收大数据应用……此次大会努力勾画全球税收合作的具体行动路线图,传递更积极的合作信号。大国税务,护航大国经济。首次在中国举行的全球最高级别税收征管大会——第十届税收征管论坛(FTA)大会5月13日在北京落幕。世界期待,此次会议将为金秋九月的二十国集团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粮食生产与出口大国,在全球粮食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022年突发的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价格、供给等产生了严重冲击,也干扰了我国粮食进口“量多价稳”的格局,并对CPI施加了较大上行压力,这暴露出我国现有粮食进口环节存在的脆弱性。展望未来,在全球极端干旱天气增多、粮食生产大国陷入战争泥潭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下,国际粮食贸易断链风险加剧,我国应加速粮食进口调整以应对国际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14.
刘磊  王宇 《银行家》2022,(1):64-67
从大国经济到大国金融 大国之概念,是从人口、土地、政治、经济、金融、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予以体现的,可以反映出社会分工多样化、全球影响力、国际地位等特征.大国经济主要是从经济规模角度进行衡量,大国经济也会产生溢出效应,相关的经济行为、政策安排都可能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应.在新中国成立70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年中...  相似文献   

15.
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视角看次贷危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因为是美国:大国经济强大的渗透力,次贷危机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前提下才会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幸亏是美国:大国经济强大的支撑力,次贷危机直到现在都还可能存在回旋余地,至少时至今日尚未直接演化成全球范围不可收拾的金融危机。但不管怎样,危机已然形成并且还可能继续,留给金融实践者的思考或许更多的是为什么和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市场在哪里,全球汽车产业的重心就在哪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而以电动汽车为标志的新能源汽车机遇的出现为本土汽车产业的奋起直追提供了“天赐良机”。  相似文献   

17.
周虎 《银行家》2002,(10):142-143
中国金融史上,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白银成为正式通货,意味着明朝纸币制度的瓦解.明中叶后,中国贸易出超,白银大量涌入,加之政府库藏和银矿开采所得,白银来源充裕,其货币地位得以确立.清承明制,白银为主要货币,辅以铜钱.纸币时代彻底结束了.至清嘉庆年间,白银大量流入,甚至引起"银贱铜贵".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白银时代,中国是当时经济产出的头号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居于全球之冠,达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约30%;同时,中国也是国际贸易的强国、顺差大国.当时,中国确确实实是全球金融活动的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全球金融大国.  相似文献   

18.
油价和食品价格高涨就像一套组合拳给全球经济以沉重打击。应该说,金融大国的金融危机及货币当局拯救市场的行动才是这次触发资源价格大涨的根本原因,但如果金融大国的形势久不好转,资源价格是支撑不住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发展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大国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中国金融家》2013,(6):144-144
@宏皓教授:最近几年来取得的成就正逐渐改写全球银行业版图。而从大国经济崛起的路径来看,中国在实现了工业和制造大国这个目标之后,正向产业和金融强国迈进,是中国整体经济结构升级和提高国际经济分工获益程度的内生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